親子

會考後,如何因應「不考課本,一個字都沒有」的新趨勢?國文老師王政忠透露6個訣竅

翻轉教育
更新於 06月14日06:17 • 發布於 06月14日06:17 • 王政忠
會考後,如何因應「不考課本,一個字都沒有」的新趨勢?國文老師王政忠透露6個訣竅

113會考國文科選擇題一如往例,沒有任何一個題目的文本來自國中國文課本,一個字都沒有,事實上,從103學年度第一次會考開始,國文科就不再考課內文本了。而今年題本總字數落在8500字左右,對多數學生而言都不會是輕鬆的閱讀負擔。

在語文常識及國學常識考題部份,幾乎都與閱讀理解有關;閱讀題層次緩步持續提升,中高層次的題目愈來愈多,比如統整訊息以判讀主旨、觀點、敘述、想法等等,甚或推論、比較及分析。 文本主題多元、閱讀理解為王,都是老生常談的議題,對於教學稍有用心的國文老師應該在課堂上早已耳提面命無數回,最後就只剩下如何教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文課堂閱讀理解教學我建議:透過有層次、有脈絡的提問設計,激發學生高層次的閱讀理解能力,思辨和詮釋能力,避免僅停留在文字理解表層,並持續訓練學生進行內化、綜合和轉化。

舉例來說,由「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名作改編成的課文「項鍊」,在「暖身題」的提問單就問到:「就你的經驗或想像,一條昂貴的項鍊對於一個女生而言,她可能會在什麼場合穿戴?穿戴這樣一條項鍊又象徵著什麼呢?」,學生完成暖身題之後,可以進入「基礎題」:問的是「故事的結尾最令人驚訝,原來項鍊是假的!但其實作者在全文安排了許多伏筆,暗示這個項鍊有可能不是真的,你可以找出這些伏筆嗎?你如何解釋這些伏筆呢?」

到了最高層次的「挑戰題」:我會問學生「女主角其實有很多機會避免小說最後的結局發生,你可以找出有哪些機會點,只要她做出哪些不一樣的選擇,她的人生就可以避免類似故事結尾這樣的悲劇發生?」

所謂的「高層次提問引導」:鼓勵學生從文本中歸納出作者的中心思想或主旨,分析人物的行為動機和作者的寫作目的,引導學生比較不同文本的觀點、論證方式或價值觀,提出合理的批判或質疑; 接著,鼓勵學生設身處地思考人物的處境與感受,了解同一文本可能有多種合理詮釋,並提出自己的理解、說明觀點;最後,讓學生以改寫、續寫或重構的方式重新詮釋文本,將所理解的內涵擴充應用於平日的實作練習。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王政忠老師的課堂讀寫tips

  • 使用同步線上協作工具,學生即時分享閱讀心得,互相回應、補充意見, 教師可把握學生理解盲點,及時調整教學方向。

  • 應用線上共編心智繪圖等圖像工具,協力建構對文本的理解架構,再互相補充詮釋。

  • 運用線上投票或問卷系統,閱讀前了解學生對文本的初步印象,課中即時根據統計結果,引導對相同或分歧觀點進行辯論。

  • 錄製課堂討論過程,作為後續回顧參考,既可重溫同儕的觀點論述,亦可提供教師檢視補充或調整後續教學設計。

  • 應用AI語意分析和知識庫,教師可以連結出文本隱含的知識點和概念關聯,豐富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啟發跨領域的觀念延伸和想像。

  • 運用AI創意寫作和內容生成,增加課程內容的多樣性和吸引力,例如根據特定主題產生故事、對話或詩歌,並加以結合課程提問設計,讓閱讀理解深化與擴散。

(記者王韻齡 / 整理)

作者簡介|王政忠

南投縣爽文國中教導主任,夢N教師社群發起人

加入翻轉教育LINE好友看好文

延伸閱讀:

國中會考結束後到畢業前的日子,師生一樣好難熬?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
  • Gine
    無言以對 你自己有沒有孩子要會考 不要老是站在外面放狗屁
    06月14日11:41
  • Yang 靜 芳(Yang檸輕)
    亂講!最好教的都沒考。 基本文法結構、文意分析、修辭手法都是有教的,素養導向就是能將所學應用,而不是死背。 高層次的價值批判,也是在課堂學習內容,只是現在要學生思考好像要他們的命。
    06月15日06:11
  • 中二呱
    以後都AI幫你寫好,不需要自己想了
    06月14日15:4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