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長期失眠不只是小毛病!忽視治療恐步入失智高風險! 醫師建議失眠者接受完整睡眠醫療評估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更新於 8小時前 • 發布於 8小時前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失眠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共病的現象已成為醫學界關注的焦點。

知名英語集團顧問侯先生自前年疫情確診後出現失眠,開始服用安眠藥,但仍因睡眠品質不佳出現白天精神不濟、心律不整及帶狀皰疹等健康問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侯先生表示改善身體缺氧狀態後白天倦怠感消失,夜晚頻尿和心律不整狀況也明顯改善

在歷經多次就診後,侯先生最終於今年透過睡眠檢測確診為失眠合併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COMISA)患者,呼吸中止次數高達42次,最低血氧降至82%。開始使用正壓呼吸器治療後,侯先生的呼吸中止指標(AHI)降至0,夜晚頻尿和心律不整等症狀明顯改善。侯先生以自身經驗呼籲,積極治療可改善健康並降低中風與失智風險,對於延長壽命的現代人,重視健康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

失眠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共病率高 醫師建議失眠者接受專業睡眠醫療評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估計,台灣約80萬人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對國人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將「健康睡眠」列入2023年降低失智風險的重要因素,並指出睡眠障礙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常人高出60%。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周昆達醫師指出,多數民眾對於慢性疾病已有主動就醫的認知,但在睡眠品質不佳的情況下,仍缺乏積極就醫的意願。周醫師提醒,若在四、五十歲便出現失智症狀,應高度警覺並儘早求診。良好的睡眠品質對健康至關重要,民眾若有睡眠困擾應主動接受專業診療,以有效降低失智風險。

林口長庚肺感染及免疫科主任莊立邦醫師分享專業見解

林口長庚醫院肺感染及免疫科主任莊立邦醫師指出,失眠與睡眠呼吸中止症之間存在互為因果的關聯,這類共病現象稱為COMISA,患有此症的失智風險較常人高三倍。臨床研究顯示,約30%至40%的失眠患者同時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莊醫師建議失眠患者應接受專業的睡眠醫療評估,而非僅靠安眠藥來舒緩失眠症狀,確保能夠全面改善健康狀況。

超過七成民眾不知睡眠障礙與失智症風險相關

統計顯示,每三秒就新增一例失智症病例,其高發病率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更對照顧者造成重大壓力,例如防止患者走失、協助日常生活等,使家庭在經濟和情感上承受巨大挑戰。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張慈映指出,根據《2024台灣睡眠與失智調查》,超過八成的民眾不滿意自己的睡眠品質,但僅六成會尋求改善。僅有三成的民眾知道睡眠障礙可能增加失智風險,顯示出國人對睡眠健康與認知風險的認知度仍有不足。張副所長呼籲,睡眠品質是影響認知功能的重要因素,應高度重視。

良好睡眠與健康作息有助降低失智風險

科林睡得美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表示,台灣的睡眠醫學發展已使許多醫療機構能提供專業的睡眠服務,居家睡眠檢測已成為方便又精確的評估方式。民眾透過居家檢測,即可輕鬆獲得睡眠呼吸中止指標(AHI)及血氧濃度數據,讓睡眠醫學專業醫師針對結果提供適當的醫療建議。洪技師建議民眾養成規律運動、參與社交活動及多攝取蔬菜水果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提升整體健康,降低失智及其他共病風險。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