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UBA》雕琢後場指揮官的雛型 湯沛晨菜鳥年無生澀感無縫銜接大專球風

LINE TODAY 運動|UBA 大專籃球聯賽
更新於 01月12日13:40 • 發布於 01月13日01:00 • 洪偵源
(圖:大專體總,下同)

湯沛晨和古寶瑩是北市大學本季唯二的大二新生,並沒有因此受到忽略,反而被重點栽培,湯沛晨不但轉型為攻擊手,還可能一步步往後場指揮官之路邁進。

湯沛晨接觸籃球之前,曾是田徑短跑選手,國中出身自JHBL乙級的龍岡國中,還跟古寶瑩是隊友,兩人高中分道揚鑣,湯沛晨就讀永平高中,古寶瑩則追隨姐姐腳步,前往苗栗高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且當初湯沛晨也非永平高中的目標人選,但她融入球隊的能力,以及場上任務的執行效率,讓永平高中教頭陳佩欣在看完她試練後,就決定收入麾下。

高中歷練3年後,湯沛晨在北市大學與古寶瑩重聚,「雖然我們很久沒有一起打球,同時上場的機會也不固定,但默契還是有。」

北市大學教頭錢薇娟對兩人也有計劃地培養,湯沛晨甚至會在比賽最後關頭,戰況緊張時,還被留在場上吸取經驗,磨練比賽的解讀能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大學轉學攻擊手居多,我希望能在比賽中發揮練球的成果,在場上幫助到學姐。」湯沛晨說,大一就是盡量吸取經驗,她在高中銜接大學球風的轉變,沒經歷到什麼阻礙。

而且大一賽季湯佩晨還開始支援起控球後衛的任務,「我以前從來沒打過,很緊張有壓力,但目前還好,我控球的主要任務,就是把球快速推進到前場而已。」

不過讓湯沛晨較感壓力的是,現在是「偶而支援」,但有開始往後場指揮官方向發展的勢頭,「有,教練有跟我提過,可能有機會未來朝這個位置發展。」

控球後衛是場上5個位置中,養成難度最高的一個位置,如果不是從一開始啟蒙就練控球,幾乎每個轉型控球後衛的球員,不論未來發展如何,但在這過程吃足苦頭。

湯沛晨也深知這一點,畢竟國高中時代,根本沒有接觸過控球後衛,「但是我如果能轉型打控球,會偏攻擊型控衛,這樣我可以擁有更多的機會。」

若論身高體型,湯沛晨確實頗適合往控球後衛發展,且目前才大一,還有時間慢慢習慣、磨練。

昔日戰友古寶瑩從高中起就是控球後衛,也是北市大學要培養接棒的人選,兩位在大學重逢的老隊友,將有機會被訓練成球隊未來的後場核心。

且雖然北市大學陣中資深球員居多,只有兩名大一菜鳥,湯沛晨坦言都是姐姐的環境有點壓力,但學姐們對學妹都是鼓勵居多,也不吝於分享與指點。

「我覺得到目前為止,狀況還蠻OK的,但還是有很多細節要注意調整。」

湯沛晨現今未展現過菜鳥的生澀感,未來能再發展、進化到什麼地步,也是北市大學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

掌握UBA最新動態:https://u.lin.ee/DcBxFrw

直播賽程表:https://u.lin.ee/iqchhq8

馬上加入「LINE TODAY 運動」官方帳號,UBA 賽事開打即時通知,刺激賽事隨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