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台灣拍得出《黑白大廚》嗎? 關鍵在「自信」

換日線
更新於 11月19日07:35 • 發布於 11月06日10:21 • 樓俊廷/影視初心者
台灣拍得出《黑白大廚》嗎? 關鍵在「自信」

上圖《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榮登台灣非英語節目第 1 名長達三週。Photo Credit:Netflix 提供

Netflix 原創韓綜《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已完結,集結百名韓國各路菁英廚師同台競技,不只拚廚藝,更將已頗負盛名的主廚、民間隱藏高手們分為「白湯匙」與「黑湯匙」兩種身分,嘗試透過多樣化的賽制,創造以料理打破根深蒂固社會階級的可能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黑白大廚》播出後首週便登上 Netflix Global Top10 非英語電視節目類冠軍,並蟬聯 3 週寶座,已經創下 Netflix 原創韓綜史上最佳成績,到 10 月中仍維持第四名的佳績。流量之外,節目也為參賽者帶來高知名度,不但餐廳爆滿,各式電視、網路、廣播節目訪問,甚至雜誌畫報拍攝、服飾品牌代言都邀約不斷。

不僅如此,影響力更脫離個人範疇,擴及整個韓式料理與文化,成功打破韓國娛樂內容同溫層,讓一般觀眾也對韓國美食產生興趣,甚至慕名前往韓國朝聖,創造超級「出圈」的現象級風潮。

一般觀眾對於韓式料理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辛奇(Kimchi,舊譯韓國泡菜)、辣炒年糕、部隊鍋、石鍋拌飯等在台灣也很常見的菜色。而喜歡韓國文化(無論影視或 K-POP)則或多或少透過娛樂內容,認識到烤腸、馬鈴薯排骨湯、血腸、湯飯等更多特色菜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然而《黑白大廚》最令人驚豔的,便是節目對於韓式與各國料理的介紹和挖掘,連入坑韓樂、收看韓劇長達 13 年的我都大開眼界。

以「拌飯」為例,除了常見的蔬菜拌飯,節目中還有參賽者展示了韓國海港城市一帶,不加辣醬而改以熬煮海鮮醬提味的海鮮拌飯。大家熟悉的韓式烤五花肉,也隨各流派主廚的技藝變化,展現出截然不同、卻都保有韓式風味的料理方式。在百人陣容中,更有一位白湯匙主廚以北韓式料理聞名,儘管食材選用大同小異,調理方式與風格卻獨具「冷靜」氛圍。

傳統韓食大師、學餐阿姨以最樸實卻直擊人心的味道取勝,另一邊則有美籍韓裔的白宮名廚、精通精緻餐飲的西式名廚們,發揮創意、重新詮釋韓式料理正面迎戰。光是「韓式」一種派別,便展現出無限可能性。

韓式料理外,專精歐美餐飲的肉類烹調、義大利麵與燉飯,及中華料理的大師們也都將專業發揮得淋漓盡致,就算是台灣人相對了解的中式料理,也可以發現韓式中華料理配合當地口味產生的演變。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每位廚師都為成品展現的美學,和背後十年磨一劍的技藝感到自豪,更在人生料理的環節道出他們愛上料理的初心,觀眾不僅會被菜餚勾動食慾,更會被參賽者們的職人精神和料理背後的故事感動。

當大家都在問:《黑白大廚》能有台灣版嗎?

節目播出至今口碑延燒,網路上各式心得文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節目企劃點評、參賽者科普介紹、衍生訪問解析,亦不乏從行銷面、策略面和文化面分別切入,分析《黑白大廚》的觀點,顯示其向一般台灣觀眾展示出的強大影響力。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正式宣佈第 2 季。圖/Netflix 提供

不免俗地,向來以在地美食為傲的台灣人肯定會丟出一題大哉問:《黑白大廚》能有台灣版嗎?有人已經開始構思夢幻名單,有人則提出疑慮,認為台灣的製作條件仍相差甚遠,還有的人對節目製作與商業模式一知半解,卻仍一味唱衰。

一連串討論中,比起斬釘截鐵斷定《黑白大廚》台灣版的成與不成,我更想跟大家分享性別議題作家周芷萱在個人臉書粉專上對《黑白大廚》的心得與看法。

面對「台灣是否做得到」的命題,周芷萱直接點出大多數人的盲點:在影視製作環境、條件、社會文化與創作者教育都截然不同的狀況下,探討一個文化特色強烈的節目是否能做出「台灣版」,本就是不適當也不甚公平的比較。

她也在文中提及,《黑白大廚》的企劃奠基於韓國嚴格的前後輩與階級文化,並利用此特色達成階級反轉的激昂感。在職場與各種場合都相對平等的台灣社會,《黑白大廚》從企劃的初始概念就無法適用。比起硬去創造類似的節目,觀察他人如何以影視、娛樂內容行銷本國文化,或許更值得關注。

對照《尹食堂》與《艾嘉食堂》的操作

在此我想暫時跳脫《黑白大廚》的框架,回到上篇專欄文章的焦點──《艾嘉食堂》。文中我曾提及,原版節目《尹食堂》看似是餐廳經營實境秀,實則卻帶著推廣韓式料理到全球的使命,因此從選定販售菜色、料理的食譜、到食材選用與製程細節,鏡頭通通都沒放過,節目中更充滿大量美食佳餚的特寫,並以字卡輔助,不斷幫助觀眾回憶該道料理的作法與背後祕辛。小至泡菜,大至主食,可以說「韓式料理」才是《尹食堂》真正的主角。

尤其在因疫情無法出國拍攝,而改變形式的第三季節目《尹 STAY》中,更能看見製作人羅 PD 企圖推廣韓國文化的野心:移師郊區的韓屋村,將形式從經營餐廳改為民宿,從住在有地塹的傳統韓屋、提供有歷史淵源的韓式宮廷料理,到在庭院中玩投壺、風箏等古早韓式遊戲,提供全套的道地文化體驗。

針對料理部分,《尹 STAY》更不斷強調年糕排骨等宮廷菜色極為費工的做法,在與客人介紹菜餚時,也會簡單講解食用方式與文化意涵。這跟《黑白大廚》最後達成的效果,其實不謀而合也極其類似,一檔實境秀成功後的贏家不只是節目組、出演者或平台,更是整個韓國的影視與飲食文化。

《艾嘉食堂》還正在播出,我們無法確定節目的最終發展,只能針對現有內容進行推斷,但光就美食與料理的部分,節目對其做工與文化意涵的著墨,深度與魅力確實相形見絀。對飲食文化的重視,不僅是精美的特寫、華麗的菜餚,更展現在美食背後的苦工、技術,甚至是一路發展的流變與文化故事。

撇開節目中料理定位的爭議,不管要推廣的是「華人美食」、「台式料理」還是「中式料理」,重點仍在於「食物」本身如何被發揚光大;餐廳本身的營運固然重要,在比例上卻必須拿捏得當,並且把握住食物仍是主角的節目本質。

唯有對自身文化的「自信」能帶來質變

從《尹食堂》到《黑白大廚》,甚至無數節目形式類似,或略有不同的韓國美食綜藝節目、實境秀,我們都能看見韓國的內容創作者,小至日常飲食,大至輸出海外的各式作品,他們對於自己的文化是多麼有自信。除了娛樂效果,也把推廣韓國文化視為同等重要的使命。

白種元為《黑白大廚》評審之一。圖/Netflix 提供

《黑白大廚》中獲得第二名的參賽者愛德華李,其實是從小於美國成長的美籍韓裔,韓語程度與國小生相去不遠,錄製節目期間也都需要依賴翻譯理解流程。在美國已奪得《鐵人料理》冠軍、曾於《廚神當道》等著名節目以嘉賓身分亮相,甚至曾任國宴主廚的他,為何還要回到韓國參賽?

原因正在於他骨子裡,仍對韓國人的身分與文化有深刻的認同感──在美國,愛德華李擅長的是南方燒烤,然而在《黑白大廚》中,他卻沒有任何一道料理是與韓料元素脫鉤的,無論是餐廳團體戰使用的傳統醬料們(大醬、辣醬、醬油)、人生料理環節端出與個人身分認同完美呼應的拌飯,還是冠軍戰以辣炒年糕食材改造的冰淇淋甜點,都一再顯示他對韓國文化的歸屬感。

而《黑白大廚》的好看正在於此,不論參賽者背景如何,共同點都是對韓國、韓式飲食文化的強烈認同,韓國的美食節目能從「好看」,昇華到讓外國人對文化產生好奇、甚至喜愛,關鍵正是這股對於文化的自負心,而帶著這樣的自信去重新觀看自身國家的歷史、文化脈絡,進而融入節目企劃,才有可能帶來真正的質變。

台灣的機會在哪?

比起《黑白大廚》是否能有「台灣版」,我更好奇台灣有沒有機會做出「屬於自己」的《黑白大廚》。

相比韓國,台灣在飲食文化上的底蘊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既有的台式和中式料理,殖民史與地理位置之便所致的豐富文化交流,也讓各國美食都能在台灣落地生根,並隨當地民情演化出新的口味與樣貌。

相比韓國,台灣在飲食文化上的底蘊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圖/Food Shop@Shutterstock

正如周芷萱貼文中所言:「食物有沒有文化跟歷史跟能不能對外國有效宣傳,和這些食物本體是小吃還是精緻大菜毫無關係。」我們引以為傲的小吃,也可能成為文化行銷最重要的資本。

過去十幾年來,台灣的美食節目其實都有自己的客群,從帶領大家挖掘全台美食的《食尚玩家》、主打做菜教學的《型男大主廚》、餐廳/餐車經營實境秀《嗨!營業中》、《阮三个》,甚至是與《黑白大廚》類似的料理競技節目《料理之王》,台灣飲食所迸發的能量絕對是相當可觀的。

然而稍嫌可惜的是,在大部分節目中,我們較少看見參賽者、評審到觀眾,對於美食本身的自信心,及對背後文化意義的探索。假如有機會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切入台灣的美食,結合任務導向、或是競技類型等商業化的節目形式,相信屬於台灣的「黑白大廚」有朝一日也能問世。

【延伸閱讀】

●把「階級」搬上料理檯:現象級韓綜《黑白大廚》為何能「一人救全村」?
●《黑白大廚》參賽者「學餐名家」李美英與她的同業們,值得你更了解的幾件事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換日線 的文章

出國追夢的代價是什麼?
換日線
留言 9
  • Michelle Wang
    台灣拍不出來…… 因為看拍連續劇的幕後就知道,拍得非常粗糙,還能省則省。 而且跟自信沒關係,跟有強大的幕後+金援有關係。
    11月07日07:36
  • Adrian Chao
    也太普信了吧
    11月07日07:25
  • John
    那作者有辦法得諾貝爾文學獎嗎?
    11月07日04:53
  • 徐 里毆 🎃
    關鍵不是自信,而是預算
    11月07日03:25
  • Adrian Chao
    有巨資打造才行吧,且上過綜藝的廚師……
    11月07日00:5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