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風挾帶境外汙染物的影響範圍,從北部延伸到整個西半部,空氣品質為橘色提醒等級,甚至雲嘉南已達到紅色,對所有族群都是不健康等級。西半部大氣擴散條件差,中南部的空品預計到明天都會不太好,這幾天看到霧氣瀰漫,真的要注意了,因為正值冬天和春季的交界,本來就是濃霧好發期,但霧 其實並不乾淨,裡頭可能有煙塵、固體的汙染顆粒、氣膠微粒,對於呼吸道脆弱等敏感族群,容易造成健康上的危害。
車窗前白茫茫一片,視野幾乎被霧氣遮蔽。就在這時候。後方車輛反應不急,隨即撞上,公路上危機四伏,因為台灣正處於氣候變化的時期,這段時間霧氣猖獗。
氣象署預報員 張竣堯:「霧的一個產生 好發的季節, 會比較是在冬末, 以及到春天的這段期間, 主要在水氣來講的話, 都會開始影響台灣,那加上台灣附近,還是比較屬於偏冷的一個情形, 所以都有還是有導致一個,霧的機制發生。」
隨著霧季的到來,尤其是台灣西部地區,因為獨特的地形與季風特性,更要小心。
氣象署預報員 張竣堯:「我們的西半部地區通常是在一些,高壓迴流的一個環境來講的話, 西半部地區容易屬於一個,背風側的一個環境, 風比較弱的情形, 比較容易導致有一些, 輻射冷卻作用的影響, 那有可能進一步造成輻射霧的情況。」
專家也提醒,台灣的霧氣會夾帶空氣中的微小顆粒,空氣品質進一步惡化,對呼吸道較為敏感的人群尤其不利。
氣象專家 吳聖宇:「不管是人為排放, 或者是一些大自然產生的,像是沙塵之類的這種汙染物質,也會造成就是,能見度比較低的這個情況, 所以台灣的話 霧跟霾混在一起, 其實還滿常見的 。」
因此,無論是行車還是日常生活,霧氣的影響都不容忽視。提醒用路人,在霧氣中行駛時,盡量減速行駛、開啟霧燈或大燈,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也建議民眾在霧氣中盡量佩戴口罩避免霧霾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