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再生能源崛起,傳統電網將無法應對風能與太陽能供應的不穩定性,而「智慧電網」便成為解方。
工業通訊大廠Moxa泛亞暨台灣區總經理林世偉強調,智慧電網與儲能設備對再生能源穩定供電有不可或缺性, 電網在導入資通訊技術後,將能夠預測供需、即時調配能源,讓供電更加穩定。
「智慧電網必須透過通訊來管理所有的電力使用,讓發電、儲能設備、用電設備彼此連網管理。」林世偉說。
為什麼需要智慧電網?跟傳統電網差在哪?
在2050年淨零目標下,台灣綠能發電占比持續提升,優化電力調度與用電效率是首第一要求,同時也要確保提供穩定的用電環境,而「智慧電網(Smart grid)」,便是綠能發電的轉型重點。
智慧電網利用資訊及通訊技術,實現電力和資訊的雙向流動,它可以整合分散式電源,例如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甚至電動車,並根據用戶端的電量需求進行配電,將電力過剩與短缺的區域進行電力交換,減少電力浪費 。
智慧電網的基礎是先進的計量基礎建設(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簡稱AMI),它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抄表,透過智慧電表、通訊系統和電表資料管理系統,實現了用電數據的自動化採集和管理。
簡單來說,傳統電網雖然具有運轉與分析用電的功能,但難以因應不穩定的綠電間歇性的供應模式。因此,當智慧電網導入資通訊技術之後,最大優勢是擁有預測電力需求的能力。
台灣25%變電所已應用Moxa設備
在智慧電網建設方面,Moxa積極推動變電所IEC 61850(變電站通訊國際標準)的升級與1,400多個饋線站點的自動化,提高電網穩定性與即時監控能力。
目前,Moxa設備已經應用於台灣四分之一的變電所,並在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中,超過50%的儲能建置量採用Moxa設備。
林世偉舉例,像是太陽能發電與儲能案場中間的串接、對儲能裝機的數量掌控,以及如何併入整體電網,都需要仰賴不同領域的專業技術,而這其中相關的通訊整合,已經不是傳統通訊技術所能掌握,需要有對電力產業與通訊有足夠了解的專家業者參與其中。
林世偉表示,Moxa將協助各個產業夥伴建構穩定、高效的網通基礎架構,以應對在雲端與地端共同運作下,AI分析、通訊技術與能源管理系統(EMS)相互配合,確保電網訊息即時、安全傳遞。
儲能成應用成商機
「淨零趨勢推升再生能源需求,也帶來電網調度挑戰,使儲能與需量反應等彈性資源需求提升。」Moxa合作夥伴泓德能源研發長蔡知達表示。
林世偉表示,全球儲能容量就從不到90GW到2024年底成長至170GW,短短一年內儲能需求翻倍成長,根據數據資料顯示,全球儲能容量未來將從目前的170GW激增至2030年的1500GW,成長幅度超過8倍。
傳統能源多為燃煤發電、燃氣發電屬於基載集中式電力機組,隨著太陽能、風力等間歇性、不易預測的再生能源進場,面臨極大的供電波動問題,加上電動車的普及,發電與用電習慣逐漸改變,確保電力穩定供應,已成為產業界高度關注的議題。
林世偉表示,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當新能源滲透率提升時,穩定電網的關鍵就在於高效的「儲能技術」。
因此,儲能技術為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柱。林世偉表示,Moxa也積極投入儲能應用領域,宣布澳洲Waratah超級電池(Waratah Super Battery)計畫於2025年第二季度啟用,容量達1680MWh,這項儲能計畫將成為未來電網運作的重要基礎。
Moxa預期工業網通市場需求將持續成長,特別是在智慧電網、儲能系統及多元再生能源併網等關鍵領域,將持續投入高可靠度、符合國際資安標準的網通設備,以爭取更多想實現淨零碳排的企業客戶,進軍「國際盃」。
延伸閱讀:2025零售霸主換人當?亞馬遜單季營收首度擊敗沃爾瑪,關鍵原因有哪些?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Meta宣布海底電纜計畫!全長「5萬公里」比地球周長還長:為何祖克柏不惜砸重本?
舊振南也投資!智食良果獲1,200萬元募資,讓農夫用LINE也能管農田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