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矽光子商機近了!一文解密台廠優勢:台積電、日月光、上詮⋯進度到哪了?

數位時代
更新於 02月14日08:40 • 發布於 02月14日08:40

「矽光子」被視為晶片製程微縮走向盡頭後的突破口,具有高速傳輸、高頻寬、低能耗等優勢,也是台積電、輝達(NVIDIA)近年押注的關鍵技術。

國際矽光子異質整合聯盟(HiSPA)聯盟會長、台科大講座教授李三良於矽光子與光電元件領域深耕數十年,研究專長涵蓋光電元件、光纖網路、積體光學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李三良近期接受《數位時代》專訪,分享矽光子技術難點、國內外發展與人才培育趨勢。

矽光子晶片封裝難!佔成本逾7成,待發展出共同標準

業界普遍認為,「矽光子元年」預期最快落在2026年,目前積極發展的CPO(共同封裝光學元件)正在小量試產與出貨階段。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今年1月中的台積電法說會上,表示CPO已有不錯的初步成果,但貢獻營收仍需1年~1年半以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月訪台時,亦談及和台積電一同研發矽光子技術,預期還要幾年時間發展成熟。

李三良觀察,在矽光子技術上,晶片設計與製造可說是相對好解決,其中在後段的封裝則有較多困難,並且佔的成本更高,「一個模組最後出來,PIC(光子積體電路)的晶片成本可能只有2、3成,反而6、7成是封裝的成本。」

英特爾具光收發器的伺服器產品,圖中下方的藍色插頭即為光收發器,後端連接著光纖,將電訊號轉換成光訊號後傳送出

李三良舉例,像是將光纖接上矽光子晶片,牽涉到精密的對準、材料及機械等各種問題,而業界在封裝也還未有共同標準,預期生產規模放大後會更加明朗。

而在應用方面,李三良指出,矽光子晶片目前市場需求最大的是AI伺服器的資料傳輸,另外還包括運用於無人機、無人駕駛等領域的光感測、生醫檢測的光學電腦斷層掃描(OCT)、量子運算,以及AR/VR亦有望發展出更輕便的智慧眼鏡。

歐美中積極發展矽光子,台灣擁IC製造封裝優勢但不可輕忽

綜觀國內業者在矽光子進展, 李三良指出,發展腳步較快的,主要可看到晶圓代工及封測龍頭的台積電、日月光,其他還有光纖組裝廠商如上詮、波若威,以及一些量測設備業者等。 在IC設計,則涵蓋PIC與EIC(電子積體電路)設計及整合,目前各公司的團隊規模都還不大。

對於國際間矽光子發展趨勢,李三良分析,AI高效能運算系統由美國主導,歐洲在生醫、量子方面應用有較多著墨;受到美國晶片禁令影響的中國,則因矽光子不需太高端的製程,部分運用成熟製程約45奈米便足夠,因此將其當作力拚彎道超車的技術,「投入的資源相對比歐美都還多。」

面對國外群雄並起,台灣政府也日漸看重矽光子發展,例如產業政策「晶創計畫」亦將其作為重點之一。 李三良指出,發展矽光子不只PIC要好,EIC也要非常好,兩者要共同封裝在一起,對此擅長IC製造及封裝的台灣仍有一些優勢,「雖然我們比較慢才開始,主要的製造還是會到台灣來。」

但李三良也提到,目前台積電的矽光子晶片相關產能,多由其大型客戶所包辦,因此其他小公司或研究單位多是下線至國外公司製造,不像一般IC晶片,有更多國內晶圓代工廠可供選擇。

學研助攻加速研發!年產逾百名矽光子人才

儘管矽光子的廣泛普及還不會這麼快,不過許多業者已積極投身研發,並透過結盟方式,力求強化產業鏈合作、加快技術突破、制定出發展標準。

2024年4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異質整合矽光電晶片研發中心、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宣布成立「國際矽光子異質整合聯盟」(Heterogeneously Integrated Silicon Photonics Alliance,簡稱「HiSPA」),成員包括日月光、環球晶、上詮、日商駿河精機等近40多家廠商。

談到由學界及產業公會創立聯盟的起心動念,李三良表示,是因為發現許多企業有興趣發展矽光子,但不知從何開始。而學界起步較早,具有較多學理知識及設備等資源,因此盼以聯盟形式整合國內的矽光子產業,串連起學研界與上下游廠商,提供量測服務、產學合作機會,並舉辦論壇及技術講座等。

2024年4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異質整合矽光電晶片研發中心、財團法人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宣布成立「國際矽光子異質整合聯盟(HiSPA)」,目標更好地整合產學研資源。

以李三良任教的台科大為例,台科大自2011年左右便開始投入矽光子研發,橫跨IC設計、下線製造(tape-out)、封測等環節,除了開設「光電積體電路」等課程,台科大產學創新學院去年底新設「先進半導體科技研究所」,以矽光子與異質整合為發展重點。

李三良進一步說道,台科大擅長的包括PIC設計及下線等部分,10多年來設計了數10片的光電晶片。而隨著發展到CPO,封裝的重要性日趨提升,因此有化工系、材料系、機械系的老師也一同參與研發,一些業界合作案也和CPO相關。

在國內矽光子的人才培育方面,李三良提到,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SRI)扮演關鍵角色,建立相關基礎設施之外,並提供軟體授權、教育訓練、量測教學、協助下線等資源。

此外,許多大學近年亦投入矽光子研究,也發現新生選擇此研究領域的興趣顯著提升,包括台大、清大、交大、成大、中山、中正的光電等系所,皆積極培育矽光子人才,每年約有逾百位相關領域畢業生。

可觀察到的是,學研及業界對矽光子的關注正持續升溫。例如去年9月,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及工研院亦號召成立「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至今約有80多家業者加入,包括台積電、日月光、鴻海等。如何讓國內矽光子生態系更完整,拓展產業能量,將是產官學界需長期努力的目標。

延伸閱讀:
白話科技|CPO是什麼?概念股有哪些?圖解CPO共同封裝光學技術
矽光子台灣隊誓師大會,大立光、鴻海、穩懋都來了!矽光子台灣隊要做什麼?為何超受關注?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群創加入矽光子聯盟!矽光子為何重要?矽光子聯盟企業名單一次看
矽光子概念股新兵!光焱科技估3月上櫃,它是做什麼的?核心技術、客戶一次看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Jerrome
    矽光子都吹到天上去了..需求真出來也是往下崩(歐美.日.中國也都做出來了)🤭🤭
    02月14日11:41
  • 優質🍵緩解壓力🆔529tw
    看我名字我妹超多
    02月14日09:0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