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膝蓋韌帶受傷怎麼辦?認識膝蓋韌帶作用,教你3招預防韌帶拉傷

Hello醫師
更新於 07月31日05:04 • 發布於 08月01日03:30 • 文: 于承宇|資料查核: 賴建翰 醫師
膝蓋韌帶受傷怎麼辦?認識膝蓋韌帶作用,教你3招預防韌帶拉傷

打籃球時,許多精彩運球和假動作過人,都仰賴基本功的鍛鍊,而為了順利達成華麗的腳步切換,膝蓋與小腿之間的平衡與方位轉換,皆有賴將骨頭連結在一起的韌帶(Ligament)。

然而,若在運動過程中不小心發生碰撞或摔倒,亦可能傷害到脆弱的膝蓋韌帶,導致韌帶發炎或斷裂,若未妥善接受治療、照護及復健,甚至可能留下永久性的傷害,影響未來運動表現與關節活動度。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究竟膝蓋韌帶受傷該如何處理?又該如何預防運動傷害?本文將為您介紹常見膝部韌帶的分類與作用,並提供膝蓋韌帶受傷的治療,以及預防運動導致韌帶傷害的3個小技巧。

膝蓋韌帶有哪些?

膝關節(Knee joint)是幫助維持人體直立與移動的重要部位,一旦膝關節嚴重受損,我們不是得坐輪椅,就是只能拄著拐杖行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膝關節主要由股骨(Femur)、脛骨(Tibia)、髕骨(Patella)以及腓骨(Fibula)組成,而為了將這4根骨頭連在一起,我們需要4條強健又有彈性的韌帶,分別為外側副韌帶(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內側副韌帶(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前十字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以及後十字韌帶(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以下介紹它們各自的主要功用:

  • 外側、內側副韌帶:以右腿為例,外側側韌帶位於膝蓋右側,左側則為內側側韌帶,兩者共同維持關節的穩定以及橫向移動。
  • 前後十字韌帶:十字韌帶位於脛骨與股骨之間,兩者前後交錯呈現X形,與副韌帶相反,十字韌帶主要負責控制前後移動,肩負著連結股骨與脛骨的任務,少了它的幫忙,脛骨便會滑脫。此外,您可能也有耳聞過前十字韌帶撕裂這個鼎鼎大名的運動傷害,膝部劇烈且快速的扭轉是造成十字韌帶斷裂的主因。
膝蓋韌帶示意圖

為什麼韌帶會受傷、斷裂?

韌帶相較於肌腱(連接骨頭與肌肉的組織)的彈性較差,因此容易在遭受突如其來的劇烈撞擊或衝擊時發生受損,而其中又以前十字韌帶(ACL)斷裂或受損最為常見。

十字韌帶斷裂好發於球類運動過程,例如打籃球時爭搶籃板,落地後膝蓋遭受衝擊的同時,又迅速轉移方向移動,可能會過度扭轉膝蓋並造成韌帶撕裂。

此外,許多機車騎士發生車禍時,也可能因膝蓋側邊遭受車輛撞擊,造成內側副韌帶(MCL)斷裂。

膝蓋韌帶拉傷分3級!輕者發炎,重則斷裂

當膝蓋遭受側向撞擊,發生扭傷時,則韌帶可能會依受損程度分為以下3種情況:

  • 韌帶發炎或輕微受損:當韌帶發生輕微拉傷,或膝蓋長期承受過度壓力而發生退化,便可能出現疼痛及發炎症狀,好發於家庭主婦、清潔人員、搬家工人或年長者。(延伸閱讀:什麼是女僕膝?膝蓋滑囊腫脹發炎所致
  • 韌帶撕裂傷:韌帶組織有部分撕裂,患者可能會在當下聽到「啪」的斷裂聲,並伴隨劇烈疼痛,膝蓋處亦會出現血腫現象。
  • 韌帶斷裂:韌帶完全斷裂,患者需透過手術重建韌帶並搭配復健治療。

若你發現膝蓋有腫脹、疼痛或於活動時出現卡住的情形,請盡快就醫接受檢查及治療。

膝蓋韌帶受傷的治療方法

針對輕、中度韌帶損傷或韌帶發炎,通常可透過熱療或電療,減緩發炎反應,促進韌帶組織自行修復,或採用局部類固醇注射的方式,搭配消炎止痛藥,減輕患者的疼痛感。

另外,患者亦可與醫師討論,自費採用「增生療法」,透過將高濃度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注射至患部,以幫助韌帶修復,縮短傷後恢復期。

然而,若膝蓋韌帶已完全斷裂,則需接受膝關節韌帶重建手術,透過自體或異體移植的方式,截取其它部位的韌帶或肌腱,如髕骨韌帶、股四頭肌肌腱或後腿肌腱,以重建斷裂韌帶,或使用人工材料重建,但其穩定度則較差。

3招避免運動傷害,降低膝蓋韌帶拉傷風險

韌帶雖有一定的彈性,但還是屬於相對脆弱的部位,一旦韌帶發生斷裂等情形,除了需要透過手術重建之外,術後的復健過程相當漫長,不做治療雖然仍能維持行動,但是骨頭容易有脫臼與磨損的問題,需要透過護膝或強健的肌肉,來避免半月板(Meniscus)磨損。

除了韌帶以外,運動傷害可能影響的部位還有包括肌腱、肌肉甚至骨頭。因此最好在運動前中後做好以下3點,讓運動傷害的機率降到最低。

  • 運動前暖身:暖身可以喚醒身體的肌肉,讓它們準備好進入運動狀態,建議可以嘗試動態暖身來獲得更好的熱身效果。
  • 運動後伸展:在激烈的運動之後,肌肉會呈現膨脹緊繃的狀態,此時利用拉筋來幫助肌肉放鬆,可以避免隔日的肌肉痠痛等問題。
  • 循序漸進:除比賽情況外,運動時最好能夠先從緩和再進入激烈,例如重量訓練時,可以先選擇輕重量,待身體適應後,再加重到訓練重量。此外,運動時也應以安全為最高守則,以籃球為例:避免不必要肢體碰撞及負擔較大的腳步動作,可以減少發生運動傷害的風險。

---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 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 健康訊息不漏接!

🔷 按讚Hello醫師FB粉絲專頁更多健康精彩圖文!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