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香港先後有多個重要展覽開幕。早前大館舉行了概念藝術家BRUCE NAUMAN回顧展,故宮文化博物館即將舉行「法國百年時尚」展,而M+亦將於周六開幕建築大師貝聿銘(1917–2019)首個回顧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 」。
維港每夜閃爍的中銀大廈三角形線條、從前位於銅鑼灣的新寧大廈…… 香港應該無人不識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時裝人則會記得LOUIS VUITTON 2018年早春系列在京都美秀美術館舉行,以上都是貝氏的設計。NICOLAS GHESQUIÈRE說道:「我對貝聿銘建築與自然和諧共融的概念很著迷。」貝聿銘職業生涯縱橫七十載,成就遠遠不只將幾何圖形加入設計,其建築項目橫跨多個大洲,在不同領域皆赫赫有名,對建築與周遭環境互動的見解影響深遠。貝聿銘認為建築可以彰顯跨時空和文化的地域歷史和全球運動,其設計亦體現了他對共同協作和跨文化交流的想法,反映建築物和空間與周遭環境息息相關的信念 ── 即建築與生活密不可分。
我對貝聿銘建築與自然和諧共融的概念很著迷。
現代主義最後一位大師
貝聿銘被稱為「現代主義最後一位大師」。現代主義建築提倡實用至上,以簡單的線條及統一的物料如玻璃、鋼鐵和混凝土建造建築物,拒絕任何裝飾。誠然,貝氏設計的美學及物料可被歸類為現代主義,然而他的思想及關注的問題更為深刻、超越時代。他1917年出生上海的顯赫家庭,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在世界各地遷移,及後到美國麻省理工研讀建築時接觸現代主義理念,使他對不同城市的文化和面貌都有所關注,重視建築與周遭環境及風土民情的連繫,將之融匯到當代建築設計中。
建築空間融入環境
大眾固然對他設計的巴黎羅浮宮印象最深。當年貝聿銘受法國總統密特朗邀請參與「大羅浮宮計劃」( LE GRAND LOUVRE),他首先在巴黎逗留數月研究博物館及城市規劃,後來,他提出在羅浮宮中央加設入口,將天窗設計成玻璃金字塔,地底則向下挖掘,把羅浮宮不同分館連接起來。縱然設計當時受到法國人唾罵,但他耐心向法國人解釋,又建造1:1模型作示範,解決問題手腕高明。最後羅浮宮因設計而團結起來,蜚聲國際,展覽展出了一份法國報章,上面寫著「由壞人成為英雄,貝聿銘的羅浮宮冒險之旅」(FROM VILLAIN TO HERO, I. M. PEI’S LOUVRE ODYSSEY)。
除了將建築空間融入環境,貝聿銘亦一直鑽研新建築物料,早於1961年建造的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已可見一斑。動手設計前,他同樣於當地居住數月,期後創作出一種新的物料,將當地的石頭磨粉加入混凝土中,變成荔枝色,融入沙漠的景色之中。此外,蘇州博物館、多哈伊斯蘭藝術館秀美術館、京都美秀美術,甚至銅鑼灣新寧大廈前方空出的公共空間,都是他的建築思想的體現。
正是這個專案(NCAR),讓我第一次有機會將建築視為一種藝術形式。
展覽籌備歷時八年,獲貝氏本人首肯
是次展覽籌備歷時八年之久,M+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表示,2013年M+於太古ARTISTREE舉行的展覽上接觸到貝氏兒子貝禮中,直至2016年獲貝聿銘本人首肯,開始著手策劃展覽,向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館借出其手稿,並邀請中大建築系學生製作建築模型。是次展覽獲貝聿銘遺產管理委員會和貝考弗及合夥人事務所支持,由王蕾及荷蘭鹿特丹NIEUWE INSTITUUT館長兼藝術總監陳伯康共同策展,共分作六個主題:「貝聿銘的跨文化底蘊」、「房地產和都市重建」、「藝術與公共建築」、「權力、政治與賞識青睞」、「物料改良與結構創新」、「以設計重新解讀歷史」,並設有一系列公眾活動,勾勒了他的人生軌跡及建築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