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是那些看似無用的細節,讓我成為熱愛生活的浪漫主義者!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2024年08月01日06:43 • 發布於 2024年07月22日01:0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文/*小野

幾年前,韓國拍過一支廣告短片,名為《三十天的約定》。短片的情節很簡單,一對夫妻被婚後瑣碎的生活消磨了激情,不再像婚前那般熱烈而頻繁地表達對對方的愛。丈夫不堪忍受,提出了離婚。面對丈夫的提議,妻子沒有立刻答應,她想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對丈夫提出了一些要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妻子希望丈夫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完成她要求做到的一些事情,如果做到了就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丈夫雖然不理解妻子的意圖,但還是答應了。他想:「反正三十天後,一切就結束了。」

接下來的三十天,妻子每天都對丈夫提出了相同的要求:抱她、親她、和她牽手、對她說「我愛你」。第一天,丈夫表現得有些扭捏,他去牽妻子的手時就像是觸了電,一碰到就縮了回來。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兩個人之間的親暱互動越來越自然。

期限到了,兩個人已經找回了之前忽略的關心。他們這才發現,原來不是沒有愛了,而是缺少了生活的儀式感。當人對生活中的一切都習以為常之後,就容易失去感知珍貴的能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和在英國旅居的朋友聊天,她笑言:「大概沒有比英國人更注重儀式感的了。來這裡幾年,學了一身慶祝的本領。」

她告訴我,如果兒子哪一天在幼兒園得到了老師的獎勵,即使是一個口頭稱讚,她也會花心思做一些兒子愛吃的東西,在圓盤上擺出漂亮的形狀,並且在圓盤中間放一根彩色蠟燭。她會像舉辦生日派對一樣,關上燈,點上蠟燭,隆重地慶祝兒子取得的小成績,而這些美好的時刻也會用攝影機記錄下來。

我問她:「那你喜歡這種儀式感嗎?」她說:「剛開始有點不習慣,但是慢慢就接受了。我現在覺得,正是那些看似無用的細節,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趣味,成了熱愛生活的浪漫主義者。」

什麼是儀式感?小王子問過狐狸這個問題。狐狸是這樣回答他的:「它會使某一天與其他的日子有區別,使某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對於「儀式」,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心理學教授達契爾.克特納給出了這樣的解釋:「透過有意義的方式與他人相處,找到能整理生活的儀式。研究表示,這會增加一個人的幸福感,帶來更多的快樂,甚至能讓人的壽命延長十年。深刻的連結以及融入社群的感覺,能夠降低與壓力相關的皮質醇指數。這種連結的感覺能活化大腦中有關獎勵和安全的迴路;它們能活化神經系統中某個被稱為迷走神經的區域,該區域會減慢我們的心血管系統衰老並讓我們向他人敞開心扉;它們還能導致催產素的釋放,催產素是一種促進合作、信任和慷慨的神經化學物質……」

如此看來,小小的儀式中的確蘊藏著不可忽視的力量。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智利詩人聶魯達發表了精彩的演說:「……我們能夠笨拙地跳舞,憂傷地唱歌──這舞或這歌,完美地展現了人類有意識以來最古老的儀式,表達了人類的良知和對共同命運的信念……」

作為一種象徵手段,儀式讓過去與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建立了連結。不論是婚禮、生日派對、擁抱,還是買一束小花、睡前互道一聲「晚安」,或大或小的儀式,使看不見的浪漫與愛變成了可見的行為或物品,讓瑣碎的日常變成了充滿感動的細水長流,為平淡的生活賦予了不平凡的意義。置身這樣的氛圍,自然就能擁有鬆弛感。

把生活過成詩是無數人的理想。然而大多數人認為,只有賺夠了錢,才有底氣去追求這種理想的生活。可是,錢能影響生活,卻不能決定生活的樣子。

認真地準備早餐、化個精緻的妝容、臨睡前讀一則童話給孩子聽、在結婚紀念日送一束綻放的玫瑰給愛人、逢年過節為親人和朋友用心地準備一封祝福簡訊或者打個電話……一個小小的儀式,就能閃爍出如詩般美好的光芒,照亮我們的人生。

別嫌麻煩,試著在生活或工作中增加一些儀式感吧。

※ 本文摘自 《鬆弛感,就是怎麼舒服怎麼活》,原篇名為〈4. 儀式感:學會慶祝平凡日子裡的美好〉,立即前往試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