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這零件GB200中使用量翻百倍!國巨(2327)迎來強勁復甦!

CMoney
發布於 09月27日12:07 • CMoney官方

文章架構:

  • 被動元件關鍵零組件「MLCC」迎來龐大商機!
  • GB200伺服器出貨在即,國巨下半年營運再攀升
  • 國巨(2327)積極轉型迎來蛻變!
  • 「AI高峰論壇」釋出最新AI消息
  • 挑戰超越2021年營運高峰,國巨未來成長之路可期!

被動元件關鍵零組件MLCC迎來龐大商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從產值來看被動元件,用來儲存電能、處裡電源電壓平滑化、濾波等工作的電容占比超過8成,而電容中的積層陶瓷電容(MLCC)則在電容中超過7成,可以說被動元件中超過一半的價值都是MLCC。根據研調報告,MLCC的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來到269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8.0%,憑藉著高頻可靠性與高耐壓等特性,MLCC逐漸成為當今先進應用設備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零件之一。其中未來兩大成長動能將來自AI伺服器與智能汽車的發展,這兩者對於MLCC的高品質和高可靠性的要求都相當高,進一步推升中高階MLCC市場的成長。國巨身為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製造商,目前MLCC營收占比約為20%,未來在AI應用擴大下將持續受惠!

圖片來源:CMoney研究團隊整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GB200伺服器出貨在即,國巨下半年營運再攀升!

有鑑於汽車市場相對疲軟,目前MLCC最火爆的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AI伺服器,就估算一台2023年下半年開始出貨的輝達HGX 8x H100伺服器需要使用2.5萬顆MLCC,對比傳統伺服器成長7~8倍。而年底將出貨的GB200 NVL72對比H100將再爆增超過19倍,內含的MLCC使用量上看45萬顆(對比傳統伺服器成長超過150倍)!其中AI伺服器最常用到的高階MLCC規格「X6S」,國巨在2021年早已佈局,目前市場預估首批GB200伺服器機櫃將在12月開始交貨,回推至供應鏈出貨時程,第三、四季營運將維持火熱,相關營收占比逐漸擴大!

圖片來源:籌碼K線APP

國巨(2327)積極轉型迎來蛻變!

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廠國巨昨(26)日舉辦「AI高峰論壇」聚焦於國巨的蛻變。回顧2018年,台灣被動元件產業迎來了前所未見的豐收,當時日本大廠Murata與TDK等企業將其產品重心轉向快速發展的汽車市場,台灣的被動元件廠商因此收穫不少轉單,加上全球市場供需失衡,推動了整體價格的上揚,尤其是積層陶瓷電容(MLCC)相關業者,更是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後續迎來的即是…

後續迎來的即是產能供給過剩,加上景氣循環的重擊,庫存暴增使得這些被動元件廠之後兩年相當沉寂。為避免這種大起大落再次發生,國巨也默默開始它的轉型之路。過去幾年國巨持續透過併購擴大產品組合,並透過通路整合進行交叉銷售,從而擴大其全球業務範圍,提供更全面的被動元件產品組合,從而減少對單一產品或市場的依賴。

「AI高峰論壇」釋出最新AI消息!

另外,面對國巨創辦人暨董事長認為近年興起的AI浪潮是長期且不可逆的趨勢。AI伺服器對於被動元件的要求不僅是數量的提升,對於品質的要求也相當高。由於需要24小時長年維持高效運作,所以同時具備穩定且高效等特性也至關重要。目前國巨在AI應用的營收佔比已來到約5%,市場預估隨著在AI伺服器與AI PC的需求推動下,未來幾年將往10%靠攏,顯著貢獻獲利優化整體產品組合!國巨也在論壇中強調:「國巨已經不是以前的國巨了」,目前包含Nvidia及各大AI伺服器代工廠都是國巨的客戶,國巨將在MLCC的帶領以及產業復甦下重回成長軌道!

圖片來源:經濟部統計處

挑戰超越2021年營運高峰,國巨未來成長之路可期!

受產業庫存調整影響,國巨2023年至2024出營運慘澹,但在AI領導半導體產業復甦下逐漸步回成長軌道。考量(1)國巨集團逐漸從過去的標準化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的商業模式,轉型為以高階和工業應用為導向的公司;(2)併購效應顯現,多樣化產品提供挹注營運;(3)AI浪潮帶動下,MLCC高階產品成為未來一大營運動能。我們認為2025年國巨EPS將超越2021年高峰,有別於2018年的一波浪,未來營運將長期穩步成長!

綜合上述,CMoney研究團隊預估,國巨2024年/2025年營收將達1210.5億/1335億;EPS來到42.60元/52.42元,目前以國巨的市場地位以及成長性,對比日本被動元件同業評價仍低,建議投資人視情況逢低買入!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台達電(2308)大同(2371)崇越(5434)華新科(2492)光洋科(1785)、台慶科(3357)

點開加入→CM財經日報 FB社團,解析第一手股票內幕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