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於28日(三)假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行第2場「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影像暨刊物發表會」,為民眾介紹雕塑家李再鈐、舞蹈家賴秀峰、書畫家陶晴山三位資深優秀藝術家。此次活動邀請多位貴賓及各界藝文人士參與,共同見證這一場璀璨藝彩的文化盛事,現場出席的貴賓有藝術家霍剛老師及夫人、黃志超老師及夫人、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前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黃光男、朱陳敏紅女士(朱為白師母)、資深舞蹈家江明珠老師、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理事長鍾經新、廟繪人間國寶莊武男老師、國寶燈藝師蕭在淦、資深攝影家陳次雄老師、陪伴委員鄭飄、卿敏良、葉敏芳、舞蹈界先進與多位藝術家等人蒞臨。
「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計畫自110年啟動迄今已完成紀錄:鄭瓊娟、鍾桂英、黎蘭、蕭在淦、莊武男、施春茂…等30位藝壇前輩,藉以保存前輩藝術家創作精神與生活軌跡。此次採訪記錄的三位在雕塑界、舞蹈界及書畫界聲名顯赫,分別是李再鈐、賴秀峰及陶晴山。居住在新北市金山的李再鈐,高齡97歲,自號「大屯山民」,常在海邊寫生、畫石頭,記錄心境,積極參與社區藝術活動,對社區文化生活及在地文化發展貢獻良多。臺灣舞蹈界的核心推手賴秀峰,所到之處皆為舞台,始終以生命致力於推廣舞蹈,她的生活與舞蹈已融為一體。久居基隆市、文人世家出身的陶晴山,觀察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與趣味點,無論是小到日本車站標誌的清潔與否,都充滿好奇心。他們三位的故事,正是藝術創作深厚且多樣的最佳寫照與證明。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表示:「『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計畫』旨在保存資深藝術家的創作精神和生活軌跡,透過『覺↔知↔行↔思』歷程,分享他們交會、對話與共譜的文化生活故事。帶大家認識這些大師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獲得多項殊榮,仍然勤奮創作,樂於教授提攜後輩,為人所景仰的精神。然隨著社會不斷變遷,許多珍貴的技術與技藝因種種原因逐漸湮沒失傳,幸而,文化科技的進步和文化數位內容的普及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文化自主性與多樣性的保存、傳承、維護及宣揚之機會,能夠將這些即將消失的藝術技藝透過影像保存下來,成為共同文化遺產」。
竹美館期待這一計畫能引領更多人走入藝術殿堂,提升美學素養,弘揚在地文化藝術精神,共創美好未來。這是對資深藝術家創作深遠影響的敬意,也是促進文化多樣發展的重要一步。藝術家影片將於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官網影音平台公開https://s.yam.com/1HJJ7,民眾可上網點閱瀏覽及關注,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