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歐盟對華關稅 越改越迷惑

德國之聲
更新於 08月23日14:43 • 發布於 08月23日14:43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委員會本周再次修改了針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稅率,《商報》(Handelsblatt)注意到,這已經是布魯塞爾第三次公布新的稅率數字。

今年6月,歐盟決定向那些對反補貼調查程序采取配合態度的車企征收平均21%的附加關稅;到了7月,這一平均稅率降到了20.8%;如今又重新升到了21.3%。對於那些不配合的汽車制造商,歐盟所加征的關稅則逐步從38%降到37.6%以及現在的36.3%。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相關報道:布魯塞爾與北京之間的貿易爭端進一步升級

《商報》駐布魯塞爾記者Carsten Volkery在題為《圍繞汽車關稅的困惑》(Verwirrung um die E-Auto-Zölle)的評論文章中寫道,“一次次的調整顯示出,對於車企提出的異議,歐盟方面還是有所顧及的,並且保持了透明”。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是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主要推動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然而從外界視角來看,這些數字上的混亂只會令人困惑。比如為什麼一個月之前,寶馬在中國制造的電車還需要繳納37.6%的額外關稅,而現在突然就只需要交21.3%了?官方給出的理由是,現在寶馬已經被劃為配合調查的企業,而之前則是被視作不合作的。”

一改再改為那般?

“這種突然的逆轉強化了一種印象,那就是整個評估體系並不是基於客觀標准,而是或多或少隨意地拼湊而成。”作者指出,尤其是歐盟委員會沒有解釋清楚,針對每個制造商的關稅稅率究竟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官方只提供了兩個籠統的因素:一是從中國政府那裡獲得的補貼;二是企業方是否願意向布魯塞爾提供信息。

“其它的細節信息,歐盟委員會都拒絕透露,並且指出一些基本數據涉及到車企的商業機密。這固然是一個障礙,但仍然有人懷疑這其中的工作馬虎草率,數據基礎也根本經不起推敲。”

作為中國國產品牌的比亞迪,只需要額外繳納17%的反補貼關稅,而德國制造商卻被要求支付至少21.3%的附加關稅。美國電車制造商特斯拉成功說服歐委會把稅率降到了只有9%,比德國競爭對手低一半還多——這一切看起來都是有些荒唐的。

作者最後預測道:“由於產業界顯然還在對布魯塞爾施壓,所以如果歐盟委員會在最終拍板之前再次下調稅率也不令人意外。在10月底的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各路車企的游說大軍還有繼續采取行動的時間。”

羅馬向中國拋出橄欖枝

為了應對歐盟祭出的懲罰性關稅,有些中國汽車制造商已經尋求在歐洲開設生產基地。除了已經開始在匈牙利興建工廠的比亞迪之外,《法蘭克福匯報》(FAZ)注意到,意大利政府目前正在與中國汽車制造商就在阿爾卑斯山以南開設工廠進行談判。文章評論道:“從其支持者的角度來看,關稅不僅旨在提高進口產品的價格,還旨在激勵外國公司在受保護的經濟區內落戶。”

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集團通過與中國零跑汽車合作,可以繞開新的歐盟關稅。作者Christian Schubert分析指出,意大利的興趣是可以理解的,特別是考慮到菲亞特-克萊斯勒(Fiat-Chrysler)在Stellantis集團中僅存的生產線也正逐漸撤出意大利。

“與中國人的合作是否會成功,還有待觀察。意大利沒有從特斯拉和英特爾等公司的擴張計劃中得到任何好處,尤其是因為這個負債累累的國家沒有多少財力來為企業提供補貼。過去的財政政策失誤如今正在進行反噬。”文章強調,最終設廠計劃能否成功,主要取決於當地的基本條件,而不是補貼或關稅等短期干預措施。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洪振益
    跟中國打貿易戰,歐洲病夫恐怕會進ICU了,不看看自己經濟現在已經爛成甚麼鬼模樣了!
    08月24日06:2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