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學歷不如人、外表不如人、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與自卑和平共處的 3 個練習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12小時前 • 發布於 16小時前 • 尤韻蓉

「人的一輩子,都在跟自卑感奮鬥」,這是奧地利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之父阿爾弗雷德 · 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看法,你同意嗎?

想一想這些情境:跟朋友聊天,發現對方升上公司總經理,自己還是中階主管時,有沒有一絲絲自我懷疑?或者忙於工作,總在孩子睡著後才回家,讓你覺得自己不是好爸爸、好媽媽?這種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完美、自我價值感較低的感覺,其實都算是種自卑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種讓人不舒服的感受一定不好嗎?其實未必,《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解釋,如果人們足夠理解自己,能夠克服自卑,自卑感反而會成為驅動進步的動力,這種因為自卑產生的正向反應被稱為「補償反應」(compensation)。比方說,有人來自經濟弱勢的家庭,長大後他可能會努力賺錢,改善自己的環境,提供家人更好的經濟條件;又或者有人從小被說長得不夠好看,也會努力改變自己的外表,藉此增加自信。

反之,當人們不夠理解自己,卡在自卑情節裡,可能會變得畏縮、害怕與人互動,又或者會「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為了彌補自卑感,採取極端或誇張的行為,像是貶低他人來強調自己的優越。《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作者李家雯認為,要運用自卑感讓自己進步,避免負面效果,自我覺察、接納自卑等步驟是關鍵。

1. 自我覺察,辨識自卑的原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要療癒自己的第一步,是找出令自己不舒服的原因,《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強調,克服自卑的重點在於不抗拒、不逃避,而是與它和平共處。要找出自己會自卑的痛點,可以從表面上與自己無關,但會讓你產生情緒的事件開始練習,比如看到電視劇裡,主角面對上司欺壓卻默不吭聲,你感到很生氣,卻又可以體諒他的做法,反而產生委屈難過的情緒,這種時候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受?我的反應跟其他人不同嗎?過去我是否發生過類似的事?透過這樣的自我提問,可能會找出過往某個事件,或是家庭影響,讓自己產生自卑感的原因。

2. 接納自卑,從中找到進步的契機

理解自卑的原因後,試著接受自卑帶來的感受。當「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想法出現時,先別急著自我批判或逃避,嘗試接納不舒服的感覺,可以想像自己正在照顧傷心的小孩,你會怎麼對他?可能是允許他哭泣、休息一下等,拿這些方法來照顧自己。接納情緒、不逃避,就有機會調整心態,讓自卑變成前進動力。

下一步可以學習調整心態,有些人陷入自卑情節,會認為自己無力改變現狀,比如進到職場後,看到周遭都是來自名校畢業的菁英,認為自己起跑點就不如人,怎麼樣都無法超越其他人。但對阿德勒而言,雖然先天條件會對個人產生影響,但他認為後天的行動,也能夠翻轉一個人的生命。《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指出,要調整無能為力的心態,可以練習分辨事件中「可控」與「不可控」的部分,思考哪些事是可以調整,而哪些事是無法改變的,以學歷比不上他人是事實,但可以透過進修加強技能,找出可控的部分,不只能讓人找出進步的機會點,也能讓自卑的感受稍微緩解。

3. 自我提問破解扭曲的想法,走出過度自卑

陷入自卑時,人們容易忽略自己能夠改變,甚至放大負面想法,讓自己受困在情緒風暴中,《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提供幾種自我提問的方法,有助於調節情緒、看見自己的優點,擺脫自卑的負面影響。假設某次會議時,主管質疑你的提案,你覺得對方在針對自己,因而感覺自己很糟糕,是一個很差的工作者。這時你可以用幾種提問方法,提醒自己,有機會能夠進步,以及做得好的地方。其中一種問法是問自己:是否遺漏哪些正面影響與機會、當中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可以讓我成長?比如說「其他同事的意見中,有哪些是讚賞自己的?」從中看到自己的優勢。

另外一種問法可以還原被扭曲的想法,向自己提問:我的想法是不是被過度扭曲?如果從第三人的角度來看,他會怎麼說? 例如「如果我把這件事告訴同事,他會怎麼看呢?」或許同事會認為主管只是在給建議,無需扭曲成對方在批評你,藉由這種思考方式,就可以稍微冷靜下來。再來是解構「過度概括」(把事件過度放大)的狀況,問法是問自己:是不是把一個小挫折看作整體的失敗?能否找出這次挫折的具體原因,並在未來改善?這有助於自己聚焦具體情況,理解這件事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不代表自己就是很差的工作者,並且能思考改善方案。透過不同的問題,能讓自己的想法更客觀,走出自卑的情緒泥沼。

(本文取材自《生活裡,遇見阿德勒的溫柔》,大好書屋)

核稿編輯:張玉琦

延伸閱讀

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才能成就自己!「脆弱」帶給我的力量
83% 的 Z 世代渴望得到主管的讚美!為何年輕員工較難感到工作能力被認可?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