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世界巡迴展近日登台,並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展覽由攝影展覽基金會、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北美館共同製作,美國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Douglas Fogle)策劃。德曼曾參與「2002台北雙年展」,本次睽違20餘年重登,匯集從1990年代至今近70件作品,呈現其30年融合雕塑與攝影的創作實踐。
從工具到藝術媒材的轉變
起初,德曼僅以紙張和硬紙板為素材創作雕塑,攝影原本是紀錄作品的工具。在拍攝過程中,發現物件實體與相機鏡頭所呈現平面影像之間的差異,而後發展出以攝影為目的建構物體的創作方法,成為創作的主要媒材。
德曼的創作題材多取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重現影響西方、全球局勢轉折的關鍵時刻。早期觸及未曾親身經歷、透過圖像認識的德國歷史,如1944年希特勒險遭暗殺、被炸毀的房間(《專室》,1994);納粹所支持電影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的電影資料庫(《檔案》,1995)等。
重現歷史與文化場景
此外,德曼重建多起世界重大新聞事件的場景,例如:唐納.川普2017 年就任美國總統前召開記者會中,為證明已交出名下企業經營權而堆疊於現場的文件 (《文件夾》,2017);美國國家安全局洩密者艾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逃亡至俄羅斯時曾落腳的飯店房間(《避難所》系列,2021)。
警方查獲30件失蹤數十年名畫與雕塑的威登斯坦研究中心(Wildenstein Institute)密室(《保險庫》,2012);311大地震後福島核電廠廢棄的控制室 (《控制室》,2011)等。
人類文化如何詮釋與再現「自然」,以及人造和自然世界的分野,一直是德曼感興趣的創作主題。《石窟》的場景由36噸的硬紙板製作而成,藝術家收集並研究數百張世界各地禮品店銷售的石窟明信片,建造出仿真石窟及經過數千年累積而成的鐘乳石。
橫跨此次展間出入口牆面的壁紙攝影作品《花見》則為觀者打造沉浸式環境體驗,利用紙製出無數櫻花,以稍縱即逝的花期,冥想生命短暫與周而復始的本質。
資料及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閱讀全文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