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游灝提案修法欲將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從 6 年下修為 4 年,立法院17日院會,國民黨會中提案,將包括縮短中配入籍年限在內的所有報告事項,全部退回程序委員會,朝野攻防雖暫歇,但爭論仍是暗潮洶湧。由於兩岸目前仍是敵對關係,特別是在中國長期對台灣不友善的情況下,該提案修法增加了國安及滲透疑慮。學者受訪時表示,修法必須兼顧人權與國家安全,但仍必須考量到國安與社會穩定,強化審核機制,避免政策被不當利用。
國民黨立委游灝欲提案修法將中國籍配偶取得身分證年限從 6 年下修為 4 年,並排入立法院會議程,但因兩岸目前仍是敵對關係,特別是在中國長期對台灣不友善情況下,縮短年限引發國安及滲透疑慮,不過第11會期已接近尾聲,立法院加緊腳步審議預算,17日院會國民黨將包括縮短中配入籍年限在內的所有報告事項,全部退回程序委員會,朝野攻防暫歇,該項提案修法預計也將於下會期再戰。
對於中配入籍年限欲與外籍配偶歸化年限劃一,各方仍是爭論不斷。實際上中配與外配入籍規範也源自不同法源依據,外配入籍依據《國籍法》,而中配則是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外配想要拿到身分證,中間流程還有申請歸化、申請台灣地區居留證、放棄原國籍,以及申請台灣地區定居證等程序,4年說法並未計入行政程序時間,因兩岸互不承認的政治現狀,以致對待中配與外配所引用法源不同,才導致入籍年限有別。
中配縮短歸化年限 學者分析無法解決結構性問題
對於中配擬修法縮短歸化入籍的年限,陸委會公開表示,雖然外配歸化入籍台灣法規明訂4年,但4年屬於最小值,事實上外配需經過繁複的行政程序,而中配入籍不需要經過歸化考試,也不需要放棄國籍,基本上,保障6年一定拿得到,此外,還能將在中國的父母以依親的名義帶來台灣住,外配也沒有這個待遇,陸委會也提到,若中配歸化年限縮短,那中配特殊優惠措施可能都要隨之取消。
台灣戰略模擬學會副研究員黃柏叡指出,縮短中配在歸化台灣年限,法律上與外籍配偶看似「劃一」,但實際執行卻存在結構性差異,尤其涉及「放棄原國籍」的程序,由於兩岸關係特殊,相關規範在制度設計上常有灰色地帶;黃柏叡也提到,台灣主管機關很難直接向中國核實中配的真實身分背景,這類「資訊不對等」的情形,可能造成台灣民主體制的脆弱性,當尤其涉及到投票權、參政權時,台灣更需審慎面對,黃柏叡說:『(原音)我們討論是說我們沒有辦法完全去掌握,在目前現有的狀況下,無論是已經取得台灣國籍或是未取得台灣國籍的這些人,國籍上的數量到底有多少,因為畢竟在台灣的主管機關是沒有辦法到中國那邊去做查證,或是我們沒辦法取得相關資料,但是這些人取得國籍開始有投票權,影響力多少,我覺得這可請內政部去評估。』
兩岸關係仍緊張 學者籲涉國安與忠誠度應避免過度鬆綁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洪耀南表示,現行制度下,新住民與台灣人結婚後,在工作權、醫療保障等面向,已幾乎與本國人無異,但在公民投票權及能否報考公務員或參政權等層面,仍存在差異,且因兩岸政治現實與國安考量不同,在參政跟選舉權上仍使各界疑慮,縮短歸化年限必須格外謹慎。
洪耀南指出,中配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後,無法向中國政府主動放棄原國籍,可能形成「雙重國籍」狀況,進而在參政權運用上受到限制。他強調,對中國來講,台灣被視為其一部分,因此不會輕易讓取得台灣戶籍的人,消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換言之,若政府考量調整中配歸化年限,就須審慎評估並設定相應的安全審查與制度規範。
洪耀南建議,政府在歸化政策上除保有基本觀察機制,也應同步加強對中配的生活扶助與文化融入,並設計更完善的國籍審查規定,洪耀南說:『(原音) 國安上,安全上當然是有必然的,但是你說會不會洗人口以目前的比例,當然還沒有到這麼嚴重,但畢竟涉及到國家安全跟對國家忠誠度的問題,這個是有威脅到台灣生存,所以(中配)對於對台灣國家忠誠,勢必要有一段時間觀察。』
討論國家安全同時 恐怕也將挑戰社會信任與撕裂對立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曲兆祥則認為,中配歸化年限不論4年或6年,社會上真正應該憂慮是,中國長期對台不友善的前提下,讓兩岸對立時常在「敵對」與「統戰」間擺盪,造成台灣人對「中國籍」存在疑慮,甚至對於中配、中配二代等產生了「不信任」與政治上相互操作的結果。
曲兆祥進一步指出,中配就算取得身分證,也常因中國方面不承認台灣國籍,無法真正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導致在參政權或擔任公職上受限,卻更凸顯了兩岸間互不承認的結構性問題,曲兆祥說:『(原音)我們現在我們的確有一種對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是限制越少越好,這個確實台灣做到,但對於中國大陸我們卻是越做(限制)越緊,你前面有跟我們討論過說不能當民進黨,不能當立法委員,現在都來了都不可以,而且曾是越南籍可以做立法委員,但曾經是大陸籍的不可以,因為我們要求人家放棄國籍,可是你聽他怎麼放棄,他根本無從放棄,從對岸的角度來講,他根本不承認中華民國國籍。』
曲兆祥提醒,從年限爭論可見,台灣社會在面對兩岸關係時,往往聚焦於政治、國安等層次衝突,卻可能造成社會上對於中國籍的不信任或歧視,或許想要真正消弭歧視,如何找到在國防安全安全與平等人權間的平衡,採取更開放、平等的做法處理中國籍配偶歸化入籍後的權益,才能找到更符合人權價值的解方。
Sarah 鑒於中國在台灣內部日益猖狂的顛覆行動,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應該立法:
“所有入籍台灣的中國人, 不具有投票權。 “
不是要歧視任何人,或不尊重人權。 畢竟中國是我們的敵對國, 只有中國有上萬飛彈對準我們, 而且中國人始終口口聲聲說要留島不留人!
美國移民法也禁止有犯罪記錄者,
不得成為美國公民。
即使已經有多年的綠卡居留證,
也一概都會被拒絕!
01月20日18:16
九份 國冥黨與冥眾黨 挾地方與國會之在野多數,確做亂台賣台舔共之事,誰才是實質完全在那執政當家呢?,一直亂台當家鬧事搞毀台灣....,白爛兩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永無寧日,毒害台灣要多花6億來罷免剿匪這些舔共塔白爛紅畜班垃圾渣
01月20日15:2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