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想善終 該怎麼預立醫療決定?醫院能諮詢!家屬意見不一時「他」有權說話

健康2.0
更新於 01月30日16:00 • 發布於 01月30日16:00

隨著不少名人公開對身後事表態,國人對「善終權」的意識也逐漸提升,生命終期及身後事能自己做主嗎,該如何規劃?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程劭儀表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可以保障你未來的權利,而且也是一份法定正式書面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過去醫療是以治癒為主,然而當疾病到了末期,如何維持有尊嚴的生活品質、如何如願的善終,成了許多人關切的重點,越來越多民眾希望「我的生命我做主」,身後事也不再是人們避談的隱諱話題。身後事該何時規畫?程劭儀認為越早越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看更多:瓊瑤晚年倡導「善終」 醫:真正的善終要做這3件事 人生無遺憾

及早規劃身後事 生命終站自己做主

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沒有人能預測。程劭儀指出,臨床上常遇到,有些長輩也許因知識不足,或萬一意識不清無法清楚表達想法時,在面對不可治癒的狀況時,該放手還是該搶救?進退兩難的情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所幸的是,2019年1/6正式施行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也是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使國人的尊嚴善終權利又向前邁進一大步。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 AD)就是根據該法所誕生的制度,藉由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民眾可預先表達,當自己到了生命末期,是否願意接受「維生醫療」、「人工營養或流體餵養」。

安寧緩和醫療適用對象

程劭儀表示,從《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到《 病主法》,適用對象已不僅限於末期病人, 而是擴大到5項特定臨床條件,包括:

  • 末期病人。
  • 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
  • 永久植物人狀態。
  • 極重度失智。
  •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疾病。

看更多:百歲人瑞追求斷食善終!他斷食一個月才走 生命最後旅程完整紀錄

家屬意見不一聽誰的?醫療代理人意見優先

當親愛的家人到了生命末期,萬一患者已意識不清或無法表達意願,家屬又意見不一致,該聽誰的?程劭儀說明,當事人可以預先簽署文件,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一般來說,醫療代理人的順序是以配偶優先,或建議召開家庭會議產生共識。

社區安寧療護有待加強 讓病人安心返家

據統計,截至今(2024)年9月止,我國預立安寧緩和意願累計人數超過100萬人次、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超過63萬人次。不過,生命末期想要回到自己熟悉的家裡,可行嗎?程劭儀表示,居家安寧療護是未來5到10年內重要的國家政策之一,未來末期患者除了在醫院,也可望回歸家庭與社區終老。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提前表達醫療意願

如何將善終權的想法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又如何凝聚家屬共識?程劭儀建議,目前全台各大醫院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ACP)門診,醫護人員會與家屬討論未來面對生命末期的處理方式,了解病人的意願,並將簽署的預立醫療決定在健保卡上註記,未來全台灣的醫護人員都能藉此了解病人的意願。
看更多:搶救或放手?急診醫揭內心煎熬!預立醫療預約善終 健保給付4類人免費諮商

◎ 攝影/許宏超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程劭儀醫師

→最新資訊!快點【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k
    右腳兩腳趾走路會麻痛,去部屏神經外科吳×勳看診!術前哄開刀,術後變失智嘲笑凶惡,命也被糟蹋掉了!自費上百萬開了五次刀,近二十次先進止痛手術,還裝了脊椎止滑夾及三根支架!術後腰背臀腿腳骨頭時刻都極度酸麻痛冰冷無力,超強止痛藥安眠藥吃到腎臟都壞了還是得繼續吞,身心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醫就只丟了一句你多保重!一生勞碌,沒想到人生才六十就要跟妻女永別!過年過節妻小也只能在家守著癱瘓的我,真心不想拖累她們想早點走但又捨不得,只怪我太容易相信人害了全家!
    01月31日06:2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