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太過善良,有時會讓自己很累!中年後培養「鈍感力」,不把他人的負面情緒背在自己身上

50+好好
更新於 04月15日11:09 • 發布於 04月15日11:09

文/齋藤孝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吳丹華、陳莞欣

編按:當一個善良、心思細膩又敏感的好人,其實很累。有時鈍化自己的感覺,其實可以過得比較輕鬆,無須一味忍耐。人際關係該如何自處,可以讓自己過得不勉強、也不過度在意?就從察覺到別人不開心時,自己可做的反應開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心地愈善良,愈容易累積壓力。自殺身亡的人中,很多都是「大家心目中的好人」。

過度敏感的人往往會努力想要配合他人,讓自己變得愈來愈疲累。而好人通常就是如此。這種能夠配合他人、老是配合他人的作法,如果剛好適合個人的天性,確實比較能推進事情進展。

太想當好人其實很累 「差不多就好」才是最佳狀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但是在正常情況下,過度配合他人相當累人。有些人是因為太想當一個好人,不希望和對方發生爭執,所以才裝出好人的樣子,但這反而會招致危險。

「差不多就好」才是最佳狀態,也就是不過度勉強自己。就像煮菜的時候加鹽,有一個剛剛好的量。人際關係的相處上也是一樣,應該要維持一定的距離。

例如,不喜歡參加飯局的人,3次裡頭參加一次勉強還能接受。但如果連續參加3次,就會累積壓力,明顯感覺到疲累。

在人際關係上,每個人都必須清楚自己的忍受能力,才能維持最佳距離

若看電視節目《日本祕境有房好吃驚》(ポツンと一軒家),會發現有些人把房子蓋在深山裡,獨自(或與家人)離群索居。當人際關係與都市生活讓他們感到疲累,深山獨居反而比較輕鬆。於是他們在深山裡建立起只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而且不需要什麼朋友。

不強求莫逆之交 也無須對人有偏見

就連福澤諭吉也說過,自己並沒有「莫逆之交」(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並沒有能夠一起暢談心事的莫逆之友。不僅在世間沒有,在親戚裡頭也沒有。但這不是因為我個性孤僻,不擅與人往來。~《福澤諭吉自傳》'''''

過去,書生之間經常進行討論,但從未產生過激烈的爭執。福澤諭吉回想當時,認為沒有造成衝突的原因,就是因為彼此能夠很好的保持適當距離,沒有意氣用事,並以合適的方式進行交流。他也回顧自己,發現正是自己秉持著差不多就好的態度,所以在可能需要勉強自己的場合,也不會刻意去做讓人覺得自己是好人的事情。

另一方面,在他的《勸學》中也提到「人勿厭人」,也就是「不要討厭人,不要對人有所偏見」,並倡導仍需與人交往。

福澤諭吉與他人往來的分寸拿捏得非常好,這種不過度干涉、保持一定距離的往來方式,很值得我們參考。

鈍化自己的敏感 不被多數人喜歡也沒關係

當敏感的天線收訊太過靈敏時,就有必要鈍化天線的收訊能力。基本原則就是,不要過度努力當一個好人,也不要過於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在社群網路上,人們上傳自己的照片之前,都傾向先用濾鏡「美化」一番。當然,「美化」的行為本身,是一種有趣又可以消除壓力的行為,但如果在這種「想要呈現出自己最好一面」的心態上耗費太多能量,最後可能會精疲力竭,反而變得討厭自己。

因此,建議將朋友做個區分。

「這2、3個人應該會懂我才對,不會有什麼問題。」

「其他的人就算不太喜歡我,也沒什麼大不了。」

只要像這樣子區分清楚,就不用逼自己一定要在所有人面前表現得八面玲瓏,有謹守基本禮節就行了。

當原因不明時 別人的不開心不一定要關心

身邊的人不開心,不見得是自己的錯。遇到這種情況,最明智的作法就是置之不理。對著一個不開心的人持續追問「你還好嗎」,只會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最後甚至可能讓自己討厭起對方。

不要過度干涉他人的不開心

尤其是不知道原因的時候,我們應該把這件事視為對方自己的問題,暫時不予理會。但如果原因很明顯在自己身上(例如:相約見面卻放對方鴿子),那就要老實道歉。

如果相處久了,你發現對方「常常說出莫名其妙的話」,基本上這種人就不用去特別關切,因為你沒有辦法改變他。在遵守社會禮節的前提下,甚至應該盡量和對方拉開距離。

如果對方很容易生氣,又會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千萬別對他的言行有過度的反應。只談正事,其他的部分全部當作沒看見、沒聽見。習慣置之不理之後,就再也不會在意那些過去讓你掛心不已的事情

就像佛教「放下執著」的教誨。如果一直堅持要把心思放在某個人身上,肯定會感到疲憊不已,所以一定要學會關掉開關。這麼一來,你就會發現「心情輕鬆不少」「原來打從一開始就不必那麼在意那個人」

只談正事 磨練「當作不知道」的鈍感力

當我們看見某個人悶悶不樂時,反應太大的問了一句:「你還好嗎?遇上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了嗎?」接下來的話題就會圍繞在他的不愉快上。因此,遇上這樣的狀況,基本的原則就是裝作不知道。

雖然這裡介紹的是「讓內心變得鈍感的練習」,但如果真的沒辦法做到鈍感,至少要嘗試做到「就算察覺到了,也要假裝沒有察覺」

既然已經察覺到了,能做的就是當作沒有察覺,完全只談正事。就算對方說了什麼奇怪的話,也要左耳進、右耳出。只要在人際關係上奉行這個原則,就能夠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應對。而且,即使出現任何負面因素,也不至於持續擴大。

「你今天氣色不太好,是不是太累了?」

「咦?不會吧?我看起來氣色很差嗎?」

像這種單純因身體狀況不佳所產生的負面對話,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假設你和某個女性友人很久沒見面,某天一碰面,你發現對方胖了很多。這時你絕對不會說「妳變胖了」,對吧?就算察覺到了,也絕對不會說出口。

只要不斷進行這樣的練習,你就能獲得「當作不知道」的鈍感力

(本文摘自齋藤孝著,《高敏感天賦的鈍感練習:停止心很累的腦內小劇場,擺脫操控牢籠,刻意強化自我防護盾,贏回平靜又自信》,樂金文化出版)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