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菁芳(作家)
《歷史的草稿》是一本讀來興味盎然,也令人掩卷深思的傑出作品,因為它鼓勵我們思考歷史的「如果 」。如果英國的愛德華八世沒有放棄江山愛美人,二次大戰的歐洲政局會如何不同?如果美國甘迺迪總統決定以軍事行動摧毀古巴核彈基地,核戰浩劫是否難以避免?當然,重要的演說不只是由皇室與政治家獨有—如果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典禮沒有出錯,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的導演貝瑞.詹金斯 (Barry Jenkins)可以有完整的時間發表得獎感言,他會說什麼?
作者傑夫.納思邦是專業撰稿人,專門為政治人物撰寫公開演說的講稿。出於職業與興趣,納思邦多年來收集未曾被發表的重大演說草稿,從中推敲、思索歷史可能如何轉向。在序言當中,他談及自己曾參與西元兩千年那場劃世紀的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高爾曾經差點入主白宮,但他的那場勝選演說卻從未被發表—納思邦說:「我陷入了一種執迷,我要找出那些沒能發表的講稿,將它們公諸於世。」他為此書下的副標,「那些從沒被人聽見過,卻可能改變歷史的演說 」,總結了多年心血之成果。
閱讀本書,或許是以一種相當刺激的方式來學習歷史—演說標誌的重大事件,是歷史發展的高潮。如果讀者跟我一樣,對於二十世紀的關鍵歷史潮流只知梗要,那麼這本書所分享的演說將會是非常合適的入口。例如,我對英國溫莎王朝一直都很有興趣,但我的認識主要來自影集《王冠》(The Crown)以及電影 《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實在不敢說瞭解太多。閱讀本書中愛德華八世拒絕遜位的演說,對於這位風格強烈的英國國王認識更多。其親密關係彰顯了王室中個人與家族之間的永恆拉扯—不管是現任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黛安娜王妃與卡蜜拉長達數十年的三角關係,或者是哈利王子與梅根長期面臨的輿論壓力,其實都是皇室家族的長期課題。但是,愛德華八世在一九三○年代末期的處境,以及他所牽動的國際政局,險峻非常。這篇演說帶來一系列平行宇宙的猜想:如果他訴諸民意來決定遜位與否?如果英國人民選擇接受他,以及他選擇的配偶?如果,是由愛德華八世帶領英國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是否將由不同國家組成,全球局勢又將如何變化?
閱讀本書的另一項驚喜 (或者驚嚇 ),也來自於:歷史似乎總是反覆再現。你以為你在讀二十世紀的講稿,但讀著讀著,彷彿在讀上個禮拜的新聞。海倫.凱勒作為知名聾啞人士,應該是許多人從小就讀過的勵志故事。但是,凱勒成年之後的政治思想,卻完全沒有獲得相對應的知名度,遑論影響力。本書也收錄了凱勒於一九一三年參加倡議女性選舉權之大型集會的講稿—或者說,她沒有機會公開演說的講稿:
我雖失聰,但我聽到了婦女解放的喜悅潮聲。我雖失明,但我看到了新時代的曙光,屆時婦女將不再被奴役,孩子將不再為糊口而被剝奪甜美快樂的童年。
這樣清楚而立場堅定的政治言論,為何沒有被聽見?這個面向的凱勒,難道不值得被認識與傳送?本書作者寫道: 「凱勒發現,她談自己的殘疾時,輿論會讚美她聰慧;但當她談論自己的政治信仰時,報紙的報導會把她當成小孩,說她被 『利用』。」此語如何不令人驚嚇—身障人士的政治行動被詮釋為「被利用 」,倡議被視為作秀,這才剛發生在二○二四年的臺灣政壇!閱讀過去與他人的故事,不也是認識我們自己?連沒有發表的演講,沒有發生的歷史,都能展現人的集體偏見,警惕我們。
全書讀罷,我不禁思考,什麼時候臺灣也會有像本書一樣專心討論 「重大演講 」的本土專著?這樣一本有趣書籍的誕生,其實是立基於相當不同的公民社群與思辨傳統—作者納思邦出身於重視辯論、說理的政治環境。把話說清楚,是公眾人物的基本功;用演講說服他人,更是公僕賴以維生的技能。撰稿人這個職業應運而生,而演講講稿成為重要的歷史文件。換句話說,那樣一種重視論證的思辨傳統,為人類文明留下了無數閃閃發光的講稿。那麼,臺灣的思辨傳統,將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紀念?我們的意見領袖,將在哪裡、以何種形式,展現其觀點,思想如何交鋒,而最後又會在什麼介面上標誌我們的選擇?
我想,這將是二○二四年春天,我們身為臺灣讀者,可以審慎思考的問題。
朱炎銘 這在佛法很容易解釋:一切都因為緣起。緣起就是因果交互影響的結果。
在歷史性一刻,為什麼某人做了這個決定?如果當時有另外一個人的言論被聽見,此人會不會更改決定?佛法說:這是受到此人現天的資質、後天的教育、所處的環境及此人迄今的歷練所影響;會不會受到另一人言論所影響?那要看是否機緣巧合。
歷史是不斷重複的,但每次重複的樣貌都略有不同。台灣社會為什麼不能理性思考、論辯、進而做出慎重的決定?為什麼永遠是二分法,不是愛台就是買賣,不是求名就是求利,人性不是為善就是為惡……,這都是因果在後面控制,所以沒有〔可能改變的歷史〕。
03月24日07:5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