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日本國民民主黨眾議員前原誠司在拜會台灣民眾黨時,用日語的「颱風眼」形容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字面上的意涵是「動盪社會中的風雲人物」。
無論前原誠司的這番評價是否隱含弦外之音,柯文哲近期的聲勢確實有如一股不斷增強的熱帶氣旋。自5月底開始,他在各家機構發表的總統大選民調中躍居第2名,與領先者賴清德之間的差距持續拉近,後勁不容小覷。
民調竄升,迅速在網路上引發連鎖反應。
在訂閱數71萬人的柯文哲YouTube頻道上,今年僅有的2支點閱數破百萬影片,都是6月後才上架,其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與中國留學生對談的片段,更累積高達167萬次觀看。即使一向是柯文哲最堅定支持者的年輕世代,對YouTube的黏著度較高,這樣的熱度也非常態。
柯P變阿北,找到新粉絲
台北市議員黃瀞瑩指出,民調攀上第2名與柯文哲影片突然「爆發」的時間點相近,她推測這股熱潮,來自於一大群對執政黨或社會現況不滿,但過去不熟悉柯文哲的民眾,開始想要認識他、關注他。
在這之前,柯文哲與他一手創建的台灣民眾黨,經歷了一段難以突破同溫層的艱困時期。黃瀞瑩回憶,有段時間柯文哲的社群貼文或YouTube影片,雖然有穩定的按讚數,但仔細分析會發現訪客重疊性太高,無法有效擴散、達成與「非柯粉」溝通的目標。
但這一切在5月底民調超越侯友宜後,出現戲劇性變化。「現在的柯文哲不是沒有可能勝選,而且機率正在上升,」前台北市政府顧問張益贍說得篤定,臉上卻滿是憂愁。
這位早已和民眾黨徹底決裂、以阻止柯文哲當選總統為目標的政治幕僚,之所以不敢輕估前東家的爆發力,是因為他曾見證「白色力量」首次崛起的過程。
2013年,出身台大醫院的柯文哲,憑醫學專業剖析洪仲丘事件真相,成為白衫軍運動象徵之一。這股非政黨所驅動的社會力不斷集結,在太陽花學運中達到巔峰;一路聲援公民運動的柯文哲,更抓準選民對執政的國民黨失去信任、卻厭倦藍綠惡鬥的心態,打出「在野大聯盟」旗號,加上民進黨刻意禮讓,一舉攻下台北市長。
當年民進黨禮讓的柯文哲,如今是大勁敵。(黃明堂攝)
當年的政治素人,對於「柯文哲旋風」的由來,有個很務實的自我解讀:「選民抓狂了,需要一個出口。」
十年後,台灣社會又隱隱浮現期望改變的氛圍。
表面上看來,柯文哲的支持者結構依舊由年輕、高教育程度、政黨意識不強的選民組成,只不過再度異軍突起的他,除了與綠營反目成仇以外,在個人形象與選戰策略上,都與太陽花年代出現顯著差異。
在與民進黨漸行漸遠後,市府團隊籌劃了一系列重塑「人設」計劃,「希望讓他自由發揮本身特性,做一個在鏡頭前後都一模一樣的人,」黃瀞瑩說。
發言不設限的柯文哲,雖然創黨初期因接連爆發的言語歧視,在臉書上大量掉粉,但也吸引一批欣賞他有話直說的網友,經過一番汰舊換新之後,臉書粉絲數和創黨時不相上下。
在使用者年齡層更輕的YouTube與IG,柯文哲的人設則從帶點菁英色彩的「柯P」,轉為更加平易近人的「阿北」,訂閱追蹤數遙遙領先總統蔡英文在內的所有國內政治人物。
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就認為,說話直白不拐彎抹角,再配合認真學習年輕人使用的語言工具,是柯文哲能年復一年吸引新世代選民、在年輕族群始終擁有壓倒性優勢的關鍵。
務實選票導向,理工選民青睞
與民進黨脫鉤的柯文哲,也比過去更加「務實」。一位前民眾黨幕僚分析,對重大政策表態時,柯文哲考慮的永遠是「能不能贏得選票」,因此不會花太多心力鑽研議題。
例如研究司法改革的結論是「直接找黃國昌當法務部長最快」;態度上當然也不會鐵板一塊,而是做出對當下最有利的選擇。一旦輿論反應不利,他會火速拋出新議題轉移戰線,「你可以稱讚他有彈性,也可以批評他缺乏核心價值,」前幕僚說。
這位幕僚分析,柯文哲在兩岸論述、婚姻平權等議題上的發言,讓他大量流失太陽花世代支持者;但不受特定意識形態侷限、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務實姿態,也博得許多理工背景、平時較少接觸政治的選民青睞,此消彼長,支持率大致維持不變。
2014年柯文哲首次當選台北市長(王建棟攝)
柯文哲的另一項特色是從政以來沒有涉入明顯弊案,台北市議員王世堅指出,這點讓柯受到重視廉能的選民肯定;至於長期被質疑缺乏中心思想,也有部份務實導向選民,正面解讀為「不墨守成規」,反而成為優勢。
對兩黨失望,寄託第三勢力
帶著重新建立的基本盤,柯文哲的選戰策略是鎖定對政治環境與社會現狀不滿,並將期望投射在非典型政治人物身上的選民,例如他曾以「猴子的紅屁股坐在地上看不到,上樹以後缺點被發現,又馬上被換掉,」形容藍綠兩黨在中央、地方選舉輪流遭遇慘敗,希望台灣能跳脫藍綠泥淖,做出不同選擇。
前民眾黨幕僚觀察,「藍綠都做過,換別人做做看」的論述,隨柯文哲民調竄升與網路聲量暴漲,開始逐漸往無關政治的領域擴散,除了幾位知名電競直播主公開挺柯,連改裝車頻道也跟風做起總統選舉街訪民調,「支持阿北」儼然成為流行現象。
王世堅不諱言,這兩年有相當部份民眾既對國民黨絕望,也對民進黨有些失望,第三勢力代表人物柯文哲,反而成為不滿現狀選民的情感寄託,再次躍上檯面,「我一直提醒黨內,最該注意的對手是柯文哲,他不但還在局內,後勢還可能看漲。」
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佑宗分析,相對於民進黨支持者展現的凝聚力,藍軍或期待政黨輪替的選民,投票行為較有彈性,因此若能在三強鼎立的選戰中卡住第2名,意味著將成為兩股「非綠勢力」中擁有較高勝算的一方,不論對柯文哲或侯友宜,都具有鞏固既有支持者,進而吸引觀望選票的高度戰略意義。
2022地方選舉期間,柯文哲與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車掃拜票(謝佩穎攝)
凱道遊行測試動員力
但這波網路風潮能否轉化為選票,沒人說得準。「不滿執政黨的力量,有沒有辦法化為實體群眾,要從現在開始慢慢觀察,」黃瀞瑩說。
從網路到現實世界的「轉換率」,正是柯文哲陣營最難掌控的變數,畢竟缺乏地方組織和社團系統支持,是年輕的民眾黨在全國選戰中的最明顯劣勢,現階段只能透過演唱會這類虛實整合活動,或透過「館長」陳之漢與黃國昌主辦,7月中旬即將登場的凱道遊行,測試動員能力。
找回聲量的柯文哲,不再只是機會渺茫的攪局者,但想在總統大選層級締造奇蹟,勢必還得通過更高規的試煉。
【延伸閱讀】
●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777期《兩千億減碳升級戰》
Chen 開放哥布林底下留言集合
2023年07月24日05:33
黃陽輝 市長的工作有查弊嗎?
要市府公務員查8年來的自己嗎?
柯市府八年來做不到
高市府也不可能做到
看清民眾黨的爛招嗎? 顆顆
2023年08月28日05:52
Joe Hsieh 台北市政評比全國年年墊底,叫做旋風再起?別鬧了!
2023年08月21日09:10
lity0920 原來是踩著別人上位
2023年08月21日14:28
蕭國成 113柯痞黨如喪考妣日!
🤪🤪🤪😜😜🤡🤡👺👺
2023年08月16日02:1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