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深度報導】弱勢生學費反而更貴?5表看懂為何大學淪「貧窮陷阱」

太報
更新於 2023年07月05日13:10 • 發布於 2023年07月02日23:00 • 吳尚軒
目前弱勢學生大多只能受較差的教育,甚至領較低起薪的窘境,在補貼學費之外,要怎樣才能掙脫困境?圖為台灣大學5/27畢業典禮。廖瑞祥攝

6月底,大學停滯已久的學費議題突然間騷動萬分,副總統賴清德無預警宣布,將補助私立大學學生每年至少2.5萬元學費,而後行政院院會接著拍板,確認補助額度為3.5萬元,在大選選戰逐漸火熱的此刻,引來在野黨「大撒幣」、「政策買票」的激烈批評。

除了政治攻防以外,再看Dcard等青年網路社群也不乏:「錢為什麼不拿來補助X大?」、「不努力才念私校」等言語,一句「補貼學費」顯然踩中不少人的地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然而,多年來的學費與資源分配政策,其實讓台灣的高等教育默默成為「貧窮陷阱」,家境差的學生,更高機率會念到學費較貴的私校,並受品質較差的教育……公私立大學間到底有多少差異?可以從下列5張圖表來解讀。

圖表1:財源大不同 私校過半收入仰賴學費

公私校學費落差&佔收入比例。太報製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眾所皆知,公私立大學的學費存在落差,實際數字來說,根據2022年度資料,公立大學每學年平均為5.1萬元,私校則是9.3萬元,差距接近2倍,往往也影響不少學生對校系的選擇。

學費對學校而言則有不同意義,公立學校的學雜費收入,只佔每年總收入約2成左右,主要經費來源大多是倚靠政府補助;然而,私立學校則有超過半數收入仰賴學雜費,除少數宗教團體、企業集團主辦學校有其他財源支持外,學費可說是私校的主要命脈,也讓校長們不得不對生源增減格外敏感,尤其私校在少子化衝擊下可說是首當其衝。

圖表2:學生數差距縮短 但私校生仍佔6成

台灣大專學生人數變化。太報製表

回顧台灣高教發展,最初的大學多為公校,如日治時代設立的台北帝國大學,即是如今的台灣大學,總督府台南高工後來則是成功大學等;國民政府來台後,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政治大學等在台復校,高教階段始終由政府管控,直至1970年代才有終於輔仁、東海、逢甲等教會背景私校出現,此外私人辦學者,多以各地鄉紳、望族創辦的專科學校為主。

1982年時,台灣的大專學生約有35.7萬人,其中公立為11.7萬人,私立則為25.7萬人。

隨著本土化浪潮加上人口成長,1990年代起民間興起廣設大學的訴求,教育部從1995年起開放專科改制技術學院,再改名科技大學,改制浪潮於是絡繹不絕,也提供更多就學機會;2002年時,全台大專學生規模已飛漲為124萬名學生,相較20年前成長將近4倍,公立佔33.7萬人,私立則是90.7萬人。

這個數字持續雙雙成長,2012年時各為43.7萬人、91.83萬人,也就是約有3成學生讀公校,私校則佔接近7成。然而,隨著少子化影響逐漸發酵,2022年時全台大專生為114萬人,公校45.7萬人,私校68.4萬人,儘管私校人數減少幅度巨大,但仍呈現約為4成公校、6成私校的局面。

圖表3:私校每10人就有1名弱勢生 頂大僅有3%

台灣大專弱勢學生比例。太報製表

佔據大宗的私校學生,在組成上卻與公校生有不小差距。透過申請弱勢學雜費減免的學生人數來看,2022年時,全台有8.85%大專生具有中低收入、特殊境遇家庭等弱勢身份,又以私校比例較高,弱勢生佔全體私校生的10.17%,甚至進一步聚焦私立科大與技專,比例則高達12.98%。

而公立學校裡,弱勢生比例為6.77%,低於全國平均,甚至在台大、成大、清華、陽明交大4所每年領取超過10億元高教深耕經費的「頂大」裡,弱勢生人數都僅有約3%。

圖表4:私大每師負擔更多學生 「免洗筷」教師比例卻高2倍

台灣大專教育品質比較。太報製表

學生組成有所差異,受教品質也有落差。全國超過140所大專、2000多個科系,該怎麼衡量教學品質呢?教育部除了實體訪視、評鑑外,最常依據的數據就是生師比,也就是每位老師平均需要負責指導多少位學生。

這個數字上,全體大專是21.08。公校生師比稍低,為20.08,然而台大是15.16,頂大平均則是16.72。

然而私立大專,在剔除被教育部列入專案輔導名單的學校(註)後,整體為22.79,私立技專更達23.26;不少知名私校,如世新大學、東吳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校的生師比更在30以上,也就是說,這些學校的教師,平均要負擔比頂大更多2倍的學生。

(註:被教育部列入專輔名單的學校,大多是因學生減少而使財務受到衝擊,因此受到特殊管制,這類學校容易出現極低生師比,如每位教師只要教5個學生的情況,因此計算時剔除此類特殊情況。)

當然,指導較多學生未必影響教學品質,因此民間教育團體還會側重專案教師比例。所謂專案教師,是指編制外專任教師,聘期一年一聘,且工作權缺乏相關法令保障,被批評為教育界的「免洗筷」,朝不保夕的工作型態,也讓教師難以投注心力維持教學。

根據教育部統計,2022年時全體大專有11.51%的專案教師,公校專案教師的比例為7.18%,頂大更都在5%以內,然而私校則高達13.38%,尤其私立技專更高達16.26%。

圖表5:不分普大、技職 公立起薪都多出2K

新鮮人首份正職工作起薪。太報製表

種種結構性差異下,儘管畢業後的起薪相去不遠,但仍存在差異。根據104人力銀行資料,2022年大學新鮮人第一份正職工作的月薪中位數,國立大學學歷者為3.3萬元,私立大學則是3.1萬元;國立科大是3.2萬元,私立科大僅有3萬元,不管在普通大學還是技職領域,公立都比私立高出約2000元的月薪。

貧窮陷阱困住青年 學者嘆:有些文憑根本沒幫助

家境較差的學生,可能要繳更貴的學費,但只能受品質較差的教育,甚至領取較低的起薪,如此形成了反向分配現象,教育界亦稱之為「貧窮陷阱」,學生為了要就業而念大學,卻因此先背上學貸,又未必能找得到好工作。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所長、高教工會理事劉梅君更直言,尤其以後段學校來說,「那張文憑對就業市場沒太大幫助。」

該要如何解決貧窮陷阱的困境?對此,劉梅君反問:「應該先釐清3.5萬元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對這些學生來說,真正重要的,究竟是眼前的學費,還是長期低薪、學歷貶值的情況?如果是要減輕學貸壓力,不妨考慮美國、澳洲做法,接受大學教育畢業後,若所得低於一定額度就不必還學貸,甚至一定年限以上都沒到達還款門檻時,貸款就一筆勾銷。

但對於低薪、學歷貶值,劉梅君認為比起補助學費,更該思考首先是讓教育分流,儘管聯合國人權兩公約裡,主張高等教育公共化,但公共化不該被解釋成每個人都要念大學,尤其後段學校,學生從高中、高職時就已經不想念書,為何還要讓他念大學?不如將這筆經費用於媒合企業合作,透過職訓機制培育他們就業能力,或也可以考慮仿效歐洲,在學生高中或大學畢業時,給予經費讓他們去海外遊學一段時間,有機會打開眼界。

補助學費幫不了「路邊攤大學」 工會籲建立「準公共化大學」

「補學費只是補助學生,但這對私校辦學沒有幫助。」全國私校工會理事尤榮輝則形容,台灣的大學經費長期不足,只能做「路邊攤」生意,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能念大學,但預算讓每個人只能吃夜市牛排,都吃得飽,但享受不到有品質的教育服務。

尤榮輝指出,台灣就讀公私校的學生比例是4比6,政府投注經費卻是7比3,此外捐款給公校能夠完全抵稅,捐款私校最多只能抵20%,大大影響民間捐款意願,不管是過去社會觀感、政府政經費還是稅制政策,長期以來都造成種種不公平,也一步步拉大公私校之間的差距。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尤榮輝主張捐款公私校稅制修法,並拋出「準公共化大學」概念。翻攝自尤榮輝臉書

除了主張稅制修法以外,尤榮輝還拋出「準公共化大學」概念,參考準公共化幼兒園構想,補助私校師資、設備,讓私立變成準公立,同時也加速劣質私校退場,如此才能更集中資源。

尤榮輝認為,有人認為大學不是義務教育,是個人對未來就業能力的投資,政府不應為此負責,但若政府希望的是高教公共化,國家就有義務提供國民高等教育機會,更該要有實際做為,而所謂公共化不是把私校收歸國有,是讓每個人有機會就讀,且是有品質的受教環境,而非把私校消滅。

私校維持生計都嫌難 資深校長:鬆綁學費才能打國際盃

「這是2023年的大覺醒,確實公私立學校都是在替國家培育人才。」陳振貴曾擔任實踐、靜宜、嶺東3所私校校長,他贊同補助學費,但呼籲也要反思調整學費,才能讓學校有競爭力。

陳振貴指出,大學在台灣已經普及化,幾乎高中職畢業後都要念大學或科大,政府挹注經費也不曾停過,但事實上跟其他主要國家相比,每位學生能獲得的教育經費差距仍然很大,「從第一線來說,要打國際盃非常辛苦。」

他強調,在目前的情況下,私校學費幾乎主要用途都是維持生計,然而一旦面臨少子化,就可以看到學校收入減少、出現赤字下,越來越難維持教學品質,甚至出現積欠教職員薪資、扣減研究費等情況,同時私校教師也要背負招生壓力,加上待遇與公校有所落差,不僅是學生,就連公私校教師之間都不平等。

「我們去看很多學校,連維持開支都有問題了,又怎麼有辦法維持競爭力?」對此他也呼籲,應真正落實大學自主精神,有限度解除私立大學須同時受《大學法》及《私校法》的雙重管制,尤其在學費方面,能思考像比照私立中、小學的做法,由學校制定後,再報經縣市政府核定或備查即可。

根據預估,少子化效應將在2028年達到最嚴重,私校將逐步面對最嚴重的衝擊。陳振貴表示,現在的種種建言,目標都是在2028年之後,希望能留下體質健康、強壯的學校。

從政府緊抓辦學,到解嚴後百花齊放,台灣如今18歲的少年少女裡,有超過9成的人選擇繼續升學;大學的存在給了不少人翻身機會,但經年累月的結構性問題,如果不能大刀闊斧地重新盤整,不要說翻身,光要縮短差距恐怕都是艱苦萬分。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