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別再說「單親家庭專出問題兒童」!這些人都來自單親家庭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20年07月17日05:52 • 發布於 2020年07月17日05:52 • 黎詩彥
別再說「單親家庭專出問題兒童」!這些人都來自單親家庭

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產生哪些問題呢?根據1980年代的學者研究,單親教養出現以下狀況的機率較高:

1.對失去的那方(爸爸或媽媽)缺乏認同,或產生偏頗的成見。
2.爸爸或媽媽僅顧三餐溫飽,缺乏生活上的照顧。
3.心理發展不健全,較壓抑,或容易受同儕影響。
4.母親為了養育孩子,從事不正當的工作。
5.父兼母職者,以工作為重,忽略子女的教養。
6.爸爸或媽媽習慣用金錢補償自身的虧欠,造成孩子錯誤的金錢觀。
7.隔代教養,祖父、祖母無法善盡教育的責任。
8.孩子沒人管,容易結交壞朋友,走偏的機率較大。
9.有些單親家庭經濟狀況不佳,孩子易出現偷竊等不良行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看這份年代久遠的研究報告時,我好幾次都為自己捏一把冷汗,深怕這些狀況發生在我們家的孩子身上。

關鍵是提供孩子穩定、安全的環境

事實證明,來自單親家庭的問題兒童,比率真的比雙親家庭要高得多。但是也有學者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美國學者麥克.拉納漢(McLanahan)在1990年代做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查,他認為單親家庭多半社經地位較低,而形成這結果的原因,除了少部分是因為單親家庭的收入較低,絕大部分是因為,貧窮的家庭離婚率較高。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般人的刻板印象,總是把單親和低收入劃上等號,倒果為因認為單親是造成低收入的理由,殊不知有更多夫妻是因為經濟狀況不好,貧賤夫妻百事哀,因此沒辦法共同經營家庭;或是貧窮的家庭,從事「耗損性」工作的比例也較高,父親因此傷亡,造成母親獨自扶養孩子的狀況也較常發生。

拉納漢還提出了一項見解:若撇除社經地位、家庭收入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單親家庭的兒童和雙親家庭的兒童,在行為表現上並沒有差異。他認為低社經地位、家庭經濟條件不良,才是養出問題兒童的主要原因,偏偏經濟弱勢的家庭大多是單親,因此才造成一般人對單親家庭的誤解。

隨著我們家老三的成長,我也愈來愈擔憂單親對孩子的影響。若一個孩子從小對自己的父親沒印象,成長過程中缺少其陪伴,對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正巧我在電視台工作的朋友,邀請我們去參與拍攝一個家庭醫學節目,這節目由台灣當紅的小兒科醫師黃瑽寧主持。

我乘機把自己的憂慮告訴黃醫師,他是這麼回答我:「美國曾針對罹難軍人的孩子做過研究,這些孩子的爸爸,都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為國捐驅了,他們對爸爸沒有印象,只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個英雄。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成就發展和在完整家庭長大的孩子沒有差別。」

黃醫師的說法呼應了拉納漢的研究,雖然單親媽媽要承擔雙倍的責任,付出雙倍的精力,是我們教養出來的孩子,和在完整家庭長大的孩子沒有什麼差別。

因此,我們大可以放下心中的憂慮,鬆開對孩子的不捨與內疚,只要盡力給予孩子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單親的孩子不見得會變壞。

古聖先賢孔子與孟子,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歐巴馬,他們都來自單親家庭,不完整的家庭,一樣可以造就出完整、優秀的孩子。

我們當媽媽的,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成為孩子的頭號粉絲。就算單親家庭的孩子有99%會成為問題兒童,我們仍然要相信,我的孩子就是那例外的1%!

*本文摘錄自親子天下出版《我那不完美卻幸福的單親旅程》,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單親是「人生失敗組」?不,我們是「人生進階組」 

單親教養難題:該如何向孩子提起「缺席的父親」?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