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成本低、績效連動市場,買進免煩惱...財富自由就靠「ETF」來打造!

Smart智富月刊
更新於 2019年03月18日15:53 • 發布於 2019年03月18日14:53 • PG財經筆記 更新時間:2019-01-30


這篇文章我會以自身經驗來分享為何會在多種投資工具當中選擇ETF,投資ETF的利與弊。

人生就是在安裝App
選擇理財工具就跟選擇安裝什麼App一樣,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台智慧型手機,有著不同的作業系統,有的人是Android,有的人是iOS;每個人的系統版本、容量也不一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選擇投資工具就像是幫手機安裝App,雖然我們可以下載多數App,但不是每個都可以安裝,也不是每個都適合,有些安裝了會發生系統不相容,限時免費的App即使安裝了,但用不到就是用不到。

因此我們該思考的是:哪些是必裝App?接著是哪些App是選擇性的?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我們的限制在哪邊?

我們就像是一台手機,App就是各種理財工具,我們要思考什麼時候需要什麼理財工具,而人生就在一連串的選擇中開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必裝類型,一定要安裝的理財商品類別
現金
俗話說:「錢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現金這種高流動性的資產總是多多益善,我們一定不要鐵齒認為自己不會遇到緊急需要錢的時候,生病、車禍、事故等等,一定要有可以馬上提款的額度準備。

股票
股票代表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權,買股票能讓你坐擁事業:機器、建築、土地、專利、勞工等等,讓你隨著時間而賺錢,只要企業持續成長,投資人自然能享受到成長的紅利。

債券
債券是把金額借給發行單位,換取到期日前還息的承諾,其功用是替我們遮風避雨,當市場黑暗期來臨時,提供安慰與援助,甚至是滅火。

投資債券首重安全,而非報酬,正如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在《投資金律》中寫道:「在投資組合中,我們該承受風險的部位是股票,而不是債券,投資債券的目的是希望能夠保護投資組合不受市場低迷影響,同時獲得一定的現金流動性。」

至於選擇性類型例如期貨、選擇權由於操作模式過於複雜、風險也過高,我認為對於剛接觸投資理財的人屬於未必要安裝的理財商品。

剛開始投資面臨的抉擇
現金只要把錢存到銀行即可,算是最簡單、最容易上手的理財方式,因此可以輕易完成初級關卡。

接下來是股票以及債券,面臨到要自行選股還是交給經理人管理,自行選股需要時間研究,還記得我剛開始的時候居然是靠聽同學買什麼來投資,當時我首次接觸的個股是某興櫃銀行股,但我發現要預測市場的漲跌高低不容易,整顆心懸在那邊,也會想:萬一沒跟上大盤漲幅不就慘了?

同一時間也有研究怎麼購買共同基金,記得當時手續費最划算的便是土地銀行,連土地銀行的帳戶都開好了,但看來看去,基金琳瑯滿目卻遲遲下不了手,我發現雖然共同基金是非常方便的工具,能幫我們買進一籃子的證券,幫我們管理、篩選,而我們只需要付出「一些」的費用。

奇妙的點就來了,這看似「一些」的費用,長期來講可能會毀了我們的理財系統,投資人的平均淨報酬等於市場報酬減去積極選股的成本,每月存1萬,光是每年0.9%的費用差距,足足會讓退休金少掉上千萬。

況且,幾乎沒有任何經理人有能力持續打敗市場,也幾乎沒有經理人可以長期維持高於市場1%到2%的績效,同時還要支付必要的開銷,簡直是買貴不會退差價。

自行選股、交由經理人選股本質上就是Smart Beta策略(希望打敗大盤),但長久以來共同基金卻和大盤的成績相差無幾,很多Smart Beta策略也沒辦法穩健地賺得超額報酬,說到底,Smart Beta策略其實就是不完全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

閱讀《漫步華爾街》、《投資金律》等等經典書籍後,慢慢對於成本、指數型基金有了點概念,學到了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以及行為經濟學等等知識,發現持有追蹤全市場、市值加權模式的指數型基金才能夠長期、穩健地確保未來幾十年內應該得到的報酬,而只要持續的存錢、定期定額投入平衡,就可以累積好幾筆非常可觀的資產,完全夠用。

但台灣彷彿是指數型基金的沙漠,基金名單中根本難以找到低成本、追蹤大盤的基金,多虧了ETF,能讓我們在股票交易所快速買入指數型基金,並享有比主動型共同基金更低的成本,也能避免基金經理人策略不當落後指數,獲得長期更貼近指數報酬,拿到長期應得的報酬。

只要我們不誤用ETF交易方便的特點短線進出(Trading ETF),ETF就有著跟指數型基金相同的優點:

1.投資很輕鬆,幾乎不用管理,一樣可以建構自己被動投資的投資組合。
2.低成本,總開銷費用低、有效率地分散投資。

擁有多元化的資產,可以買進股票型ETF加上債券型ETF,依據年齡就可以控制整體風險。
追蹤大盤指數,市場指數會做得比80%的散戶還好,甚至做得比大多數股市專家還要好。

透過低成本追蹤指數的基金,即使市場幾年表現不如預期,總開銷費用(Gross Expense Ratio)低廉的工具也不會損害我們投資組合的價值太多,能讓我們透過合理價錢拿到長期合理的報酬。

因此,ETF讓我們只裝3個App,就簡單完成能長期穩健、自動運行的「股債現金」理財系統,達到富足、美滿的投資人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PG財經筆記
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小檔案_PG財經筆記

PG是土生土長的北漂年輕人,礙於工作不便曝光,喜歡閱讀財經書籍以及運動,大學畢業後接觸到ETF,如獲至寶。投資ETF沒有穩定報酬,只有一步一腳印穩定儲蓄與累積資產。

延伸閱讀
用「存債券」取代「存股」好嗎?看你注重的是安全性還是成長性!
定存、退休族穩穩賺,金融特別股利率高達4.8%!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Smart智富月刊 的文章

生技醫療類股成資金避風港
Smart智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