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實測】Kobo Forma:略大一點螢幕、翻頁鈕與轉向功能,有換來更好的體驗嗎?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18年11月14日12:51 • 發布於 2018年11月13日23:56

在樂天引進所謂「國際版」的 Aura ONE 後,在價格跟國外比較起來算是優惠下,也引起眾人笑說難不成 Kobo 在「清庫存」,不料一語成讖 Kobo 真的推出新版的 Kobo Forma 來取代 Aura ONE,不免讓 Aura ONE 使用者不是滋味,不過 Forma 到底加了什新功能,與 Aura ONE 又有哪些異同呢?重要的是就讓我們來瞧瞧這款新一代的旗艦機是否能讓使用者心動到想迫切升級。

新一代非對稱結構旗艦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Kobo Forma 甫發表時,第一眼看到時直覺的印象應是這款與 Kindle Oasis 根本有八成像,一樣的的偏向正方型的外觀並在一側加上實體翻頁按鈕,也採用了不平整的背設計以方便抓握,看似看同在設計上仍有不少的差異。

光是尺寸 Kobo Forma 就大上了一級,採用 8 吋的 E Ink Carta 面板,解析度達到了 1440 × 1920,比 Kindle Oasis 一代的 6 吋,二代的 7 吋都大上不少,也比自家的原旗艦機 Aura ONE 的 7.8 吋大上一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在顯示同樣的內容下, Kobo Forma(右)的顯示內容真的只有多 Aura ONE(左)那麼一點。

從日本官方網來看,Kobo Forma 一上架 Aura ONE 就下架的態勢,Forma 應是取代 Aura ONE 的最高階旗艦機種了(在美國 Aura ONE 則未下架仍持續販售),除了造型外兩代旗艦機型在規格上有以下幾點差異。

▲ Forma 與 Aura ONE 的規格升級其實有限但價格高了不少

很明顯的 Forma 在價位上是有許提昇,主因可能在於那個動作感測器與額外的按鈕結構成本吧。有趣的是查詢了一下,Forma 與 Aura ONE 在電池容量上都是 1200 mAh,但 Forma 尺寸略增下重量居然還變輕了。

日規版的 Forma 容量為 32GB,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版本,由於漫畫書與語系的關係,日版 Kobo 在先前已推出過 32GB 版的 Limited 限量機型,此次不再區分兩版,不過售價卻升了一級,雖然如此開賣後 Forma 的市場反應似意外的熱烈,開賣不到一週就斷貨,直到目前網頁仍掛著預約販售的字樣,看來有大尺寸、有實體翻頁鈕看來打中了許多消費者心中的需求。

▲ 不知是供貨量小還是市場反應極佳,Kobo Forma 至完稿前都處於斷貨的狀況。(更新:才剛上完稿幾小時,Forma 居然恢復供貨了!)

質感等級稍弱於 Aura ONE

可能是拿慣了 Aura ONE,拿到 Forma 拆箱手持時第一個感覺真的是「變輕了」,雖然只少了 33 公克但還是可以明顯感受其瘦身有成,陸續把帳號登入開始實測看書的感覺後手持的問題開始浮現。

Forma 採用非對稱式的左右結構,在配有按鈕的一邊加厚重心側挪,以利於單手持握,可能長期習慣了握持長方型結構的機型(如手機、平板都是長方型結構),重心與力矩是由上面往下壓,而 Forma 這個偏正方型結構的重心力矩向側邊下壓的力道會比以往明顯,加上 Foma 後方止滑的壓紋淺於 Aura ONE,使用者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並找出稱手的持握方法。

▲ 置於側邊的電源/喚醒鈕並整合了充電指示燈(完全是 Kindle Oasis 的樣式)。

不若 Aura ONE 把電源鈕置於後方,並以大大以藍色橡膠方便辦識,Forma 把電源改放在翻頁鈕旁的側邊,並同時在按鈕暗藏小小的白色 LED 指示燈來顯示充電狀況(這根本與 Kindle Oasis 有 99% 相像吧),指示燈在這也表示 Froma 沒了如 Aura ONE 正面隱藏示的紅藍雙色指示燈。

▲ 不得不說,Aura ONE 的隱藏式指示燈質感甚佳,Forma 沒有延續這個造型很可惜。

這個配置於側邊主按鈕不得不說其按壓的回饋感「若有似無」,讓人常搞不清楚到底按下了沒,加上 Forma 也拿掉了光源偵測自動調整背光的功能,這些縮減都讓人不禁懷疑起這台真的是用來取代 Aura ONE 的旗艦機型。

▲ 可能置於側邊的電源/喚醒按鈕容易誤觸,Forma 喚醒時多加上了滑動解鎖後才能使用,這個機制目前是 Forma 獨有。

翻頁鈕與頁面翻轉

Forma 最大的賣點莫過於實體翻頁鈕了,翻頁鈕主要是為了增添閱讀的便利性,除了預設直立模式(Portrait)上方按鍵為上一頁與下方鍵為下一頁外,也可以視個人持握習慣設定為反向,無論是左翻書(橫排書)或右翻書(直排書)都不會有問題。若為橫置模式(Landscape)就更為明確,全視看是左翻書(橫排書)或右翻書(直排書)來決定左右鍵為上一下或下一頁。

至於翻頁鈕的按壓感由於是實體按鈕,至使用上自然比較明確,不過個人覺得鍵程過淺不夠明快,算是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範圍內。至於 Kobo 先前新版韌體添加的長按可快速翻頁的功能也可以在實體翻頁鈕上使用無礙。

為了配合左手或右手持握,也首次在閱讀器加上了動態感測器,用以偵測閱讀的方向,會隨著轉動閱讀器而變換,呈現內容也會重新排版來調整,除了長寬變化的段落調整外,不同格式的內容也不有著不同的轉換呈現,以文字為主的書藉來說就是段落長度的變換,但如果是圖書式的 ePub 書(如漫畫、圖片書),以及漫畫壓縮檔 CBZ、CBR,在橫置模式則會變成雙頁模式,漫畫的跨頁效果不錯,但那種重視編排,把紙本書藉原封不動轉成圖檔搬上來的書,就是一種另類的折磨,在直立模式已很慘了,在橫置模式更是完全無法閱讀。

▲ Kepub 格式文字電子書翻頁與頁面翻轉速度較佳。

▲ Kepub 格式的漫書書在翻頁與頁面翻轉速度明顯受限於處理器與儲存記憶體的速度拖累,表現不明顯變慢。

▲ 橫置模式下漫畫電子書會自動以雙頁呈現

至於 PDF 檔在橫置模式則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直拉是單頁顯示,橫置則會變換成半頁顯示,按壓下一下則是跳轉下半頁,算是有考量到 PDF 無法調整字級而做的最佳化。

螢幕翻轉的功能可透過螢幕中的設定功能來開啟螢幕轉動的相關設定,除了自動轉動(Auto rotate),還有限定直立與限定橫置模式共三種,這樣的鎖定模式可以避免當你側身在沙發或橫躺在床上看書時,應把頁面翻轉到橫置模式上,算是有考慮到需求。不過鎖定只能限定直立與橫置二選一,不能單一選擇鎖定在單一特定的方向上。

▲ Forma 可針對使用狀況來鎖定螢幕方向。

實測這個感測器會發現它會如同一般手機或平板的反應那麼快速,由於 E-INK 面板的載具本就不是強調反應速度,而是強調省電與閱讀的舒適性,我想使用者也會不得不接受這點。這個一方面也是受限於閱讀器的處理器效能與讀取速度並沒那麼快的限制,從下方文字書與漫畫書的翻頁與旋轉速度就可以看出來。

而翻轉的內容版面的與考量上似乎有點不夠週全,像是首頁(Home)或其他各個設定、My Books、Kobo Stoe 等頁面中只限定在直立模式的顯示,是沒有橫置的顯示頁面,總覺這個功能似乎只做了一半,如果你在橫置模式下看書,跳出來換書就要把閱讀器翻成直立,選完再翻回橫置模式。

有趣的是,在橫置模式下直接點按 Reading settings 卻是可出現橫式的閱讀設定,但透過左上角選單來選擇,則會變成直式的。嗯⋯⋯這些考慮不完全的機制應會讓使用者不斷地轉動閱讀器吧。

▲ Kobo Forma 與 Kobo Aura ONE 的翻頁速度基本是相同的

特別的韌體版本

Kobo 一系列的電子閱讀器大多享有共同的版號與軟體功能(除非是硬體限制,如光源偵測需要額外感測器),而 Forma 到目前為止的韌體版本卻有於其他閱讀器(4.11.11982;為 2018 年 11 月 06 日的版本,同時間其他閱讀器則停留在 4.10.1165),這個版本也有一些功能有所變化,除了實體翻頁鈕的設定與前面提到的滑動解鎖外,還加了顯示或隱藏頁首(Show title)與頁尾(Show footer)的設定功能。

雖然以前也可透過一些修改叫出此一功能,不過由官方加入,並可分開設定還是省了不少事,況且可分開設定可是靈活多了。透過隱藏頁首頁尾的功能,將可以視需求做調整設定,釋放出更多顯示內容的空間,推測這些修改之後應也會在其他閱讀器的版本上見到。

Aura ONE 的使用者有必要升級嗎?

其實除了面版尺寸微升,拿掉了光源感測器,增加了實體翻頁鈕與動作感測器外,其實 Forma 骨子裡根本就跟 Aura ONE 差不多,就連處理器都是同一顆,因此處理速度與翻面速度基本上完全相同(多了那 0.2 吋並沒拖累多少),顯示效果也差不了多少,電池容量相同、也一樣全機防水。

在使用過後,若撇除按鍵的因素,個人覺得 Aura ONE 在手感與質感上還是優於 Forma 的,現有的 Aura ONE 使用者除為了追求實體翻頁鈕,其實沒有非常必要換機。不過 Forma 還是在部分細節做了改善,沒了 Aura ONE 觸控偏移的問題,觸控點選的反應與畫線的反應變快精準,從側邊滑動調整光源亮度也不會亂跳,先前網傳 Aura ONE 這偏移問題來自硬體可能無法以軟體修正,從 Aura ONE 遲遲沒解決這問題,Forma 使用至今沒有發生這狀況來看,或許真是如此。

▲ 不知是不是為了增加反應改變了運算方式,Forma 螢幕殘留的發生頻率似乎變高,特別在閱讀時開啟設定選單後,右上角「X」符號的殘留率幾乎百分之百。

由於手中有兩台相近規格主機,若只能留下一台會選擇哪一台?或是說會帶哪一台出門呢?我的選擇可能會是 Forma 吧,畢竟輕了點、多了按鍵還是有它的便利性。最後不得不說 Forma 的獨特造型還是頗吸睛,可以滿足一部分的虛榮(笑)。

同廠加映:原廠皮套

由於個人在使用電子閱讀器一向是隨手丟進出門的背包中,加上閱讀時總是信手擺隨手放,若是不加上保護總是擔心不小心就把螢幕表面給刮花,或不小心給砸了,因此買個保護套早是習慣了。

▲ 看看 Aura ONE 皮套上滿滿的傷痕,使用習慣不良的人能不加上一層保護嗎?

另外,會使用保護殻的另一個理由是,Kobo 的閱讀器基本上都支援磁力啟用與關閉,透過翻開啟用闔上中止的機制更有書藉閱讀的感覺,使用上也更為便利。而個人手上的剛好都是原廠的皮套,也順便比較一下。

Forma 加入新的橫置模式,Forma 的原廠皮套也加入新的模式以方便橫置與直立擺放,而以直立的角度來說,其角度低於 Aure ONE,這個角度比起 Aura ONE 更利於閱讀。

▲ Forma 皮套在直立模式下傾斜角度較低,個人覺得較利於閱讀

不過就質感來說,如同主機一般,Aura ONE 的皮套質感也略勝於 Forma 的原廠皮套,特別是表皮的質感與花紋 Aura ONE 皮套的觸感真的是好多了。

另外,由於 Forma 利用電源鈕喚醒主機時,多加了一個滑動解鎖的機制,如果是用磁力喚醒則是會省略這個過程,使用流程會更順暢,可能會有使用者因為這部分機制而購入相關的保護套吧。

附錄:字型的選擇

Kobo Forma 如同全系列產品,尚未有中文界面與完整的中文字型,要完整閱讀不缺字很簡單,只要把,把 TTF 或 OTF 格式的字型檔放進去就行了。作法很簡單,在 Kobo 閱讀器根目錄下新增一個名為「fonts」的資料夾後,再把字型檔丟進入即可以在選單中使用新字型閱讀即可。

不過 Kobo 對 OTF 字型的支援度不盡理想(以思源字體來說要下載 SubsetOTF 才不會造成當機),TTF 則相對單純許多,建議用的話多用 TTF 格式的字體可以避免一些麻煩事。

相對於新增字體,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且沒有版權問題字型反而是件更麻煩的事情,特別是在閱讀中文特有的直排書上。若是不合用就會出標點符號沒跟著轉直排與下方字體被裁切的問題。

在 Kobo 使用沒有問題最好符合以下幾個要件。

1.開源的免費字型(避免版權問題)

2.TTF 格式

3.最好是等寛字(中文直排出錯率低)

4.標點符號直排不錯亂、不被切字

在反覆交叉許多字型後,個人有幾個字體還算符合,列表於下:

  • 懷源黑體等寬字的 HW 字型-這套是基於思源黑體所修改的 TTF 版,由由於是等寬字所以在版面上基本上完美對應系統原生字體,基本上完全沒有問題,大概目前適用度最佳的。

  • 華明秀月系列「居中標點的秀月」-明體字型,雖然不是等寬字,不過直排不會有被切字的問題,標點符號也正確顯示。最大的問題是部分字體的寫法不符合我們慣用格式(如那個「再」字)

  • 源樣黑體-同樣基於思源黑體,不過部分字體採用教育部標準字體,而採用傳統印刷體的樣式。

  • 源樣明體-以思源明體為基礎,同樣部分字體為美觀選用非標準字體。

黑體與明體之外,很多人可能會想詢問那有沒有可用楷體呢?目前個人還沒找到合用的開源字體,若是找到更合用的字型也歡迎大家補遺。

以上的字體是用於內容中,至於選單中的缺漏字問題,也有網友找出解決的方式,並提供相關的字型下載,在這就不贅述,可至該網友的部落格觀看。

玩家限定: 字體粗細微調

雖然上述字體大多有提供多種字體粗細可供調整,不過應有人覺得粗的太粗,細的太細,若是你龜毛如此,那麼可透過利用修改主機中的設定來打開內建字體才有的字型進階設定(Advanced)來調整精細。不過這中牽涉到許多較進階的修改,若是本身不擅長軟體修改的話最好就不要嘗試。(此時就很羨慕 Readmoo  mooInk 中的對比調整功能了,除了字體外還能增圖片的對比

注意:以下涉及軔體修改,可能會造成主機無法開機或保固失效

在國外電子書一直都有特定的討論群組來討論各種使用方式,在 Mobileread 中也一個專屬 Kobo 的討論群組 ,最多人觀看的就屬「Index to the Metazoa firmware patches」這個條目,這是基於一位名叫 Metazoa 的網友最先釋出的軔體修改所延伸的一系列微調。

其微調的項目多著重一些字型、版面的微調等,有些真的是非常細微的變化,對版面不敏感的搞不好還感受不出來差異。其運作方式是透過修改設定值再包入原本的軔體重刷來修改,因此軔體版本要完全對應目前使用的版本,不然可能會產生問題。也因此打算刷軔體的人最有排除問題的能力,不然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流程概述如下:

  • 下載與你現今 Kobo eReader 相符的 kobopatch 版本,並解壓縮

  • 下載相同版本的系統軔體,不要解壓縮直接丟入 kobopatch 解壓縮後的「src」資料夾下

  • 用文字編輯器編輯「src」下的 ..YAML 檔(建議不要使用 Windows 內建的記事本)來編修啟用要開啟的功能。

  • 視需求編修要啟用的機制

  • 執行 kobopatch.bat(Windows)或 kobopatch.sh(Mac)來封裝修改檔案

  • 成功後再把封裝好的檔案丟到閱讀器中來啟用覆蓋

故意不寫得太詳細原因在於,希望要執行有基本的問題解決能力,也能自行找出需要應用的方法。若是成功打開「Freedom to advanced fonts control」(開啟字型進階控制功能)後,原本限定內建在裡面的英文字型才有的調整功能就被釋放出了,所有字型後面見到「 Advanced」的字樣,點進去就可以來微調字型顯示的粗細了(Weight)

這系列除了字體的粗細調整外,還有許多版面調整的機制,如調整頁首頁尾的高度等,這些就留給玩家們自己去挖掘了。

▲ 左側為原始粗細的字體,右則為為加粗過的字體,加粗過後更利於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