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被動元件龍頭廠國巨(2327),宣布合併電感大廠奇力新(2456),以一股奇力新普通股,換發○.二○○二股國巨普通股、溢價一○.○一%,取得奇力新百分之百股份。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表示,合併後,奇力新將占新公司營收一五%,並可望每年於高端市場、高階應用板塊營收,成長至少一○%至一五%增幅,新公司EPS仍將保持成長動能。
由於奇力新早已加入國巨集團,因此有信心合併效益可於一年內即顯現。持續壯大與質變的新國巨,經營高層認為,目前於全球市場的競爭對手,只有四家;若以MLCC市場而言,與全球目前市占率第一的龍頭廠村田(Murata),約為一年半期間技術差距,國巨已有應對競爭之道。另外,於併購奇力新後,短期內並無進一步併購凱美(2375)計劃。
持續於國內外進行併購的國巨集團,不僅集團規模隨之擴大,董事長陳泰銘表示,可以二○一七年為分水嶺。二○一七年以前的國巨,約有七○%營收生意,都屬於標準品(commodity)市場(毛利率約低於三○%),三○%營收來自歐美日高端市場或車用、工規、醫療高階應用等特殊品(specialty)市場(毛利率約高於三五%);經過二○一八至二○二○年轉移後,期間合併普思(Pulse)、基美(Kemet),國巨於此二至三年階段,營運範圍出現相當大質變,自先前的常規標準品與特殊品,營收占比七比三,主要市場都位處大中華區(佔六五%)的型態,大幅轉變成為普通品、特殊品,出貨營收各半的新局。
由於普思、基美,涵蓋全世界Tier 1、Tier 2客戶,基美併入Nec Tokin後,進入日本市場,幾乎高達九○%營收貢獻,皆來自於特殊產品市場,常規型產品線大約僅占一○%比重;普思則特殊品、常規品營收占比,約為八五%:一五%。
陳泰銘指出,奇力新於二○一七年時,主要營收貢獻來源,約九○%來自價格高度競爭的大中華市場,一○%來自海外市場;幾乎八○%產品,屬於共用性產品業務,僅一五%至二○%為特殊型產品,因而影響其毛利率表現,與國巨二○一七年以前的型態相似。奇力新成功與質變後的國巨結合後,對於奇力新進入高端市場、高階應用板塊,預料可帶來相當好的成果,同時也期待奇力新可以延續國巨先前的趨勢,提高特殊品出貨比重,提升毛利率水準。
與大中華區被動元件產品採「逐季議價」方式不同,陳泰銘指出,國巨所往來的汽車客戶,合約簽定期間皆為一至三年,航太相關廠合約更長達三至五年;在大幅往特規品靠攏的出貨政策質變下,不僅有助減少景氣波動所造成影響,也將會比市場同業更具優勢、營運更為穩定,對客戶而言,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保障。
國巨目前於全球四二國,共計設立四八個工廠、銷售據點;陳泰銘推估,奇力新如果透過國巨全球通路供貨,預估於歐、美、日等高端市場,以及汽車、工規、醫療、航太等高階應用板塊,每年營收將至少可成長一○%至一五%左右,新公司EPS也將會持續成長走升。
國巨原本於電阻、鉭質電容市場已位居全球第一位、MLCC居第三位,另外尚有薄膜、電解電容等其他電容,而基美旗下Nec Tokin,除了鉭質電容外,尚有磁性材料,在加進奇力新的電感產品線後,新國巨集團可以提供客戶更完整的「被動元件解決方案」,提供「一站購買式」服務,對雙方客戶、股東、員工,可說是「三贏」局面。
由於優化供應鏈已成為全球重要營運趨勢,陳泰銘表示,與鴻海(2317)合資設立的國瀚半導體,也基於同樣策略思維,只是進一步將零組件供應領域,自原本的被動元件擴大延伸至主動元件,包含更為完整的產品供應體系,而這些服務,包括Littelfuse、VISHAY等業者,目前都已經在著手進行。
由於國巨於過去二○、三○年間,持續併購、累積了許多相關心得,尤其過去二年間,整併普思與基美的成功效益,陳泰銘因此對此次合併奇力新一事,具有高度效益信心。何況,奇力新原本即為國巨集團關聯公司,無論技術、產品、通路,乃至於公司營運狀況,相較普思、基美二家美國公司而言,國巨對其了解度更高,因此相信合併之後,營運會更為順利,預估整體合併綜效,應該一年內即可見到不錯成績。
對於市場人士所聚焦,雙方於汽車應用相關市場的合作效益,陳泰銘表示,基美、普思的公司歷史,長達一○○年、七五年,早已於汽車、工業、醫療等市場部署重兵、成功建立競爭者進入障礙,國巨在順利整併二家公司後,等於在此類高階領域獲有長足進步。電動車領域中,應該已是全世界一階被動元件廠中,跑最快、也最深入者;目前車用產品線營收占比約一八%,預估二○二二年有機會持續提高;奇力新於成為百分百子公司後,也將可透過國巨既有全球通路,將旗下產品強勢搶進車用市場。
文章來源 : 理財周刊1090期
股市精準詳細資訊,訂閱理財周刊>> https://pse.is/3jw3a5
理財周刊PPA免費試閱中>> https://www.pressplay.cc/link/6F774B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