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西鄉隆盛 敗軍之將反受景仰

中時新聞網
更新於 2018年06月30日20:10 • 發布於 2018年06月30日20:10 • 黃菁菁/東京報導

「幾曆辛酸志始堅,丈夫玉碎愧磚全。一家遺事人知否,不為兒孫買美田」,這是日本「維新三傑」之一西鄉隆盛留下的名詩《偶感》(或名《偶成》)。從這首七言絕句中,不難看出西鄉的為人,他雖死於西南戰爭,在歷史上算是個失敗者,但卻一直受後世的景仰、推崇。

明治維新出了不少英雄,最具代表性的是薩摩藩士、明治時代政治家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別名桂小五郎),這3人被後世稱為「維新三傑」,西鄉更被譽為明治維新最大的功勞者,東京上野恩賜公園和鹿兒島都豎立著西鄉的銅像。

西鄉原是九州薩摩藩(現在的鹿兒島)出身的下級武士,因獲得當代名君島津齊彬的賞識與栽培,在齊彬過世後,掌握了薩摩藩的實權,但也被後來的當主島津久光排斥,兩度被流放到離島。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薩摩藩士小松清廉(別名小松帶刀)和大久保利通的擁護下,西鄉重回薩摩藩,經歷禁門之變、長州征伐、薩長同盟、王政復古、戊辰戰爭、江戶城無血開城等重要歷史事件。

西鄉在明治維新後一度返鄉隱居,但在明治政府的強烈邀請下重返政壇,1871年(明治4年)就任參議,推動各項改革,實行廢藩置縣,並擔任軍隊最高統將,後因提倡「征韓論」而與曾經的盟友大久保利通對立,被迫下野。

西鄉1873年返鄉後致力私校教育,弘揚武士道精神。1877年(明治10年)追隨西鄉的士族因不滿明治政府的施政而群起暴動,演變成「西南戰爭」,這是日本史上至今最後一場內戰,也象徵著武士時代的結束。內戰爆發時,西鄉原本不在鹿兒島,但他仍趕回鄉領軍作戰,最後不敵政府軍而身陷城山,中彈後在藏身的山洞中自殺身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西鄉號南洲,後世將他的名言集結成《南洲翁遺訓》。《偶感》的大意是,經歷無數辛酸苦難,終於堅定了信念,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家有遺訓,不管世人知道與否,不留良田等遺產給子孫。

西鄉隆盛自始至終堅持武士道精神,2004年的電影《末代武士》中,渡邊謙主演的勝元盛次一角,即以西鄉為原型。後世對西鄉也有反面的評價,有歷史學家認為,西鄉積極為武士爭取權益,即使進入明治時代也不顧慮當時的國際情勢,他在朝中提出的「征韓論」,正是日後日本軍國主義的起點。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