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你帶人是出一張嘴,還是以身作則?成為出色領導者、發揮影響力的 3 個行為準則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23年03月14日05:28 • 發布於 2023年03月14日05:20 • 史蒂芬.柯維

多年來我演講時,都會問聽眾這個揭露訊息的問題:

各位當中,有多少人原本對自己沒信心,主要是因為別人相信你,才達到目前的成就水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每次都有約三分之二現場聽眾會舉手,無一例外。接下來我問:

是誰相信你?他如何表達?對你產生什麼影響?

然後我四下走動,請聽眾分享經驗。他們在講自己的故事時,常常變得很激動。最後我提出最重要的問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你是否打算對別人做同樣的事?

領導力首先是相信他人

我給領導工作下的最佳定義是:清楚明確傳達他人的價值與潛力,直到對方受啟發,也看出自身潛力的程度。大多數人都受過啟迪、鼓勵,及真正對我們有信心的人加以指導,使人生變得截然不同。我們或許不明白,我們對他人能產生多大的影響,而這影響可能傳給下一代,甚至更久。

我很幸運,人生中有許多相信我的貴人,激勵我提升自己,達到他們在我身上看到的潛能。首先是我的雙親。有一次我半夜醒來,發現母親站在床前,輕聲說著肯定的話語,說明天早上的重要考試,我會考得很好。我承認當時確實覺得有點奇怪,不過我毫不懷疑母親相信我,並盡一切努力,肯定我做任何事的表現,父親也是一樣。他倆對我如此有信心,使我的人生大為不同。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到某個時間,內在火花就會燃起。然後結識另一個人,使火花暴發成火焰。我們全都應該感謝那重新燃起你我內在精神的人。——史懷哲

我 20 歲時,有機會到英國當志工,此行影響我的人生十分深遠。在當地主持志工服務的成年人是萊塞(A. Heimer Reiser),幾個月後他請我到英國某些主要城市,去訓練當地的領導志工,其中有些人的年齡是我的 2、3 倍。我不敢相信,他居然要我去做這件事,因為我嚴重懷疑自己有能力,去做離舒適圈那麼遠的事。可是他對我說:「我對你非常有信心,你辦得到。」他在我身上看到比我自知多出許多的潛質。

我意外發現,我擁有某些天賦能力,可以用啟發人心的方式來傳達思想,於是我對教學產生熱情。萊塞先生成為值得信任的導師,他看出我有教導及訓練領導者的潛力,而我基於對他的尊敬,做到了他相信及期待的水準。我成長,我也看到別人成長,我則找到自己的願望。這次體驗改變了我整個思維,改變我如何看待自己,最終並指引我終身的職業方向。教學後來引導我寫作,而寫作成為影響更多人的媒介,人數多到超乎我的想像。

我相信真正的領導是一種刻意的選擇。我發現有 3 種發揮影響力的方法,真正的導師應該做到。

1. 以身作則

受指導者看得到導師的言行。當我們實踐愛的法則,就等於鼓勵遵從生命定律。人的內心極為柔軟,尤其是行為看似強硬、不假外求的人。我們必須用「第三隻耳」:心,去聆聽他們。表達關愛可以獲得更大的影響力,特別是無條件的愛,愛給人一種真切的價值感與安全感,不要求什麼行為或與他人做比較。想要別人變成如何,卻不以身作則,那導師說的只是空話。品格所傳達的,遠比言教甚至身教更具說理力及說服力。

2. 以真心待人

受指導者感覺得到導師的言行。人類喜歡分級分類、評斷衡量,往往是為了因應複雜、不斷變化的現實,產生不安全感及挫折感,才會出現這些行為。每個人都有許多層次。有些人的潛質一望即知,可是有很多人的潛質卻在休眠。一般人傾向於回應別人如何對待他,及相信他是什麼樣的人。

有些人令人失望,或是占別人信任的便宜,以為別人天真好騙。好在大部分人只因我們相信他,就會顯露真心。不要因為擔心少數而堵住多數。每當我們認定別人是心存善念,是出於良好動機與內在安全感,就是在訴求對方的良善。心懷善意就會結出善果。

3. 以正確方式教導

受指導者聽得見導師的話語。若確實想要發揮影響力,在準備要說什麼之前,請先調整好心理及態度,這一點永遠很重要。說話內容可能不及表達方式來得重要。對欽佩你、追隨你的人,尤其是親近的家人,你會有機會做他們的導師。

以下是為人父母可參考的實務。在子女放學回家,有各種需要待滿足前,或是在你下班回家時,請花點時間做準備。也就是在進入某個狀況前,先暫停,先控制好自己,並決定你要如何回應子女丟過來的任何問題。

  • 彙整資源
  • 定下心來,穩定情緒
  • 選擇愉悅和開心
  • 選擇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子女的需要上
  • 準備傾聽孩子說些什麼(以及未說什麼),不要在他們講話時準備你的大道理
  • 選擇表現你最好的一面,那會抑制疲勞,恢復最佳果斷力

請訓練你指導的對象,懂得我稱為「收成律」(Law of the Harvest)的法則:「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大多數有價值的東西都無捷徑可走,無權宜之計可施。你在土地裡種什麼,怎麼照顧它,最後將決定你會有什麼收成。做農事無法抄小路,不能揠苗助長,不能拖延耽擱,也騙不過大自然,讓你無需先付出代價,就能豐收果實。

歸根結柢,人際相處也是如此。請教給指導對象由古至今的「農業原則」:整地、播種、耕耘、澆水、除草、收成,這是人生成功之道。記得我們隨時都導,因為我們不斷展現自身言行。

(本文出自《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天下文化)

延伸閱讀

卸任友達執行長!回顧彭双浪的 CEO 之路:再辛苦,也要我的主管們吃好睡好
職場專家:老闆有 7 種類型,只有其中 1 種最值得為他工作!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
    垃圾出嘴還損人照樣當上烏龜頭小學校長
    2023年03月15日02:57
  • lesane
    願意沒有實質只有框架的才是可憐人。 當老板要提供prestige給員工。 是發自本工司的prestige(升譽),不是別人給的prestige(聲譽). 文化工作也是。升譽不是靠引進的,是研究創造去得到的。
    2023年03月14日11:4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