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膝蓋痛竟不是退化性關節炎? 這部位損傷增生治療能解

NOW健康
更新於 2023年03月15日09:38 • 發布於 2023年03月15日09:39 • 游庭語 報導
▲後十字韌帶受傷不易診斷,若發現膝蓋不適要盡速就醫檢查。(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游庭語/新北報導】住家沒有電梯,床鋪沒有床架而直接置於地板的緣故,57歲的邱女士每天都需要上下樓梯,頻繁地蹲下、站起來或跪地。日前,她總是覺得右腳膝蓋不穩定,不時有軟腳的情形,要是做蹲下、跪下或下樓梯等動作時,還會伴隨膝蓋後側、內側疼痛。初期,她以為是關節退化,不以為意,直到疼痛加劇,只能靠柺杖慢慢走才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檢查。吳柏陞醫師發現她是過度使用膝蓋,導致後十字韌帶受損,透過增生療法PRP注射治療,3個月左右的時間,邱女士已經能夠不靠拐杖正常行走,走路速度也回復正常。

後十字韌帶損傷不易察覺 患者多誤以為正常退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膝關節是由前後十字韌帶、內外側副韌帶共四條韌帶以及大小腿骨、膝蓋骨、肌肉所組成,其中,後十字韌帶最強韌,從大腿股骨前內側連結到脛骨的後外側,因為位處深處,所以受傷不易察覺,也不容易診斷。吳柏陞說明,後十字韌帶損傷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損傷如運動傷害、車禍等因小腿前側遭受向後的撞擊,致使斷裂;慢性損傷則是因過度使用導致韌帶磨損撕裂。

▲超音波下顯示後十字韌帶腫脹受損處。(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慢性受損初期,病人大多覺得膝蓋軟軟、卡卡的,卻無法具體說出不適的點,加上位置較深按壓不到,就醫也難以診斷,容易被誤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必須仰賴理學檢查檢視是否有外觀上、運動時的異常;透過超音波檢查韌帶有無受傷、腫脹,必要時則可配合核磁共振確認整個膝關節結構是否正常。

除保守治療及手術外 增生治療成趨勢

單純後十字韌帶急性損傷的治療以固定、冰敷、吃止痛藥、復健等保守為主,若是合併其他損傷,也需要評估是否以手術介入。而一般慢性損傷,則能用增生療法治療。吳柏陞指出,增生治療是透過超音波導引,將藥物注射到受傷部位,引起受傷的組織輕微發炎,促使其修復的技術。常見的注射藥劑如高濃度葡萄糖水、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羊膜等,療程則視藥物類型3-6週注射1次,約2至4次。

一般來說,PRP、羊膜的效果會優於高濃度葡萄糖水,因為藥劑本身便含有豐富的修復因子。大部分病人皆適用增生療法,只有少數有急性感染或凝血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宜接受此類治療。而除了後十字韌帶損傷外,增生治療亦可適用於各個關節、肌腱、韌帶的受損或退化,包括脊椎、髖關節、肩膀、足底筋膜、腳踝等部位。

▲吳柏陞以超音波導引執行增生治療示意圖。(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吳柏陞提醒,後十字韌帶的撕裂傷或斷裂若未適當處理,容易因膝蓋支撐力不足發生軟骨、半月板磨損而造成早發性的退化性關節炎,不可不謹慎;且膝蓋痛的原因諸多,不單只是退化性關節炎,因此民眾若膝蓋不適遲遲未有起色,建議及早至復健科、骨科找尋病因,由醫師評估最適切的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助行器、助步車種類多怎麼挑? 專家圖解分析1次搞懂
▸【全台護心大串聯】心絞痛、高血壓、高血脂講座報名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