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凱米颱風看問題》漁業保險上路七年,全國保單僅 33 張,部分漁民甚至無天災救助資格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9月12日20:35 • 發布於 07月28日15:55 • 上下游News&Market

根據農業部 28 日最新統計資料,凱米颱風帶來近 22 億元的災損中,漁產部分將近 5 億元,包括牡蠣、文蛤、吳郭魚等都是受害者。雖然政府已啟動全品項天災救助,但救助金額至多只有兩成。如果能有保險理賠來協助,是否能協助漁民減少損失?

漁業保險推行多年,目前僅有 33 張保單,且高產值的牡蠣、文蛤等都未納入保險,另外,許多沒有漁業權的地區,養殖漁民既無法申請天災救助,又缺少保險機制,讓他們的處境更加困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先進國家紛紛採用保險來穩定農漁業永續生產之際,台灣的漁業保險政策該怎麼走?以下是產地分析。(農業保險全系列閱讀請見文末)

凱米颱風造成牡蠣漁民極大損失,卻缺少保險甚至天災救助金(攝影/林吉洋)

漁業保險:近年無颱風,漁民投保意願低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目前台灣漁業保險有「溫度參數」及「降水量」兩型,前者提供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及屏東六大區的石斑魚、虱目魚、鱸魚跟吳郭魚保單,理賠依據是氣溫,只要漁民保單上約定氣象站氣溫連續低於 10°C 達 10 小時以上,即可啟動理賠,理賠作業簡單快速。

另有「養殖水產」保單,它是以「降水量」參數來設計,承保高雄、屏東縣養殖地區不同的養殖物種,例如午仔魚、龍虎斑、青斑、白蝦等,只要連續 48 小時累計降水量達到 520 毫米,即啟動保險理賠,此時賠付比例為 1%,後續賠付比例則依保單設計而有異。

兩種保單每公頃保險費自 5 千餘元到 31 萬餘元不等,漁民可自行選擇投保,中央政府補助 1/3 保費,另有部分地方政府會加碼補助。

不過養殖水產品眾多,保險品項卻有限,漁業署主任秘書繆自昌指出,這是因為養殖池面下的狀況不像農作物容易目睹,因此才會與保險公司商議,以科學數據為理賠依據,降水量與溫度都有氣象站資料,相對具有參考性。不過自 2017 年開辦以來,只有 33 張保單、涵蓋 39.93 公頃魚塭。

繆自昌表示,漁民會基於災害理賠機率來投保,如果前一年有理賠,後續投保意願就會提高。「不過近幾年較無颱風,所以漁民投保意願不高」,他認為保險政策還需持續宣導及推廣。

牡蠣養殖變數多,保單難設計

繆自昌也坦言,目前只能以氣溫和降雨量來設計保單,其他難以提供科學數據的養殖品項,保險公司就不願意承保,牡蠣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牡蠣養殖在海上,「光是輪船經過、浪高就會差很大」,因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雖然漁業署曾經跟保險公司商議,但沒有公司願意承保。國外是因為牡蠣採取「單體養殖」,一顆顆牡蠣都養在箱籠裡,可控因素多,所以保險公司才願意。

繆自昌指出,稻米之所以有政策型保險,是出於糧食安全的考量,牡蠣的產值雖高,但影響民生的程度不是很高,較難用政策來支持。

同時,不論是政策型或商業型保單,都需要有保險公司願意承接,兩者的差別只是政策型保險有強制性,以及政府補助保費的多寡差別。目前既然沒有保險公司有意願,漁業署只能繼續努力溝通與說服。

牡蠣遭遇颳風時蚵棚極易受損,蚵棚是他們重要的生財工具,如有保險將助益良多。(攝影/林吉洋)

漁業權孤兒,連天災救助都無權申請

漁業保險推行困難,部分漁民還可透過天災救助提供些微保障,不過也有部分漁民淪為「漁業權孤兒」,連天災救助都無權申請。

雲林台西因為建設離島工業區,當時漁民領取補助後讓渡出漁業權;台南安平、南區、安南區則因為安平商港開發,蚵民喪失漁業權。沒有漁業權就不能合法雇用移工、災損也無法獲得補助。

雖然前農業部長陳吉仲認為可以用「養殖事實」來參加保險,不過繆自昌表示,確實曾有這樣的案例,但保險公司發現會違反《保險法》,之後就未再受理類似案件。

地方政府看衰漁業保險,台灣漁業三十年原地踏步

面對少得可憐的漁業保單,西部某縣市的農業首長指出,其管轄縣市的漁產投保率只有 1.8 %,他並且直言,「未來十年漁業保險都作不起來」。

該位首長表示,「農業政策都被選票玩死了!」他認同保險的重要性,但因為長期實施天災救助,讓漁民都沒有風險概念、遑論計畫性生產,「一切都是賭博」,賭輸了就跟政府伸手。「但賭贏了其實也沒賺什麼錢」,他感慨,供需失衡早讓漁業市場變得極端不穩定。

依賴政府,讓整個產業變得沒有競爭力。該處長提到,中國參訪團曾驚訝於台灣的「原地踏步」,奠基在廿、三十年前台灣帶去中國的技術基礎上,他們已經日行千里,但我國卻還在用同樣的養殖技術,產業完全沒有進步。

2016 年寒害重創養殖漁業,突顯台灣進行漁業保險的重要,可惜保單不受漁民青睞。(上下游資料照)

漁會:應推行收入型保險

「我們漁會有三萬多名會員,大概只有十幾、廿人投保而已」,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指出,漁會曾經賣力宣傳保險,但低於 1% 的投保率是政策失敗最好的證明。

林鈺昕表示,漁民不願意投保,是因為他們錯將保險當成賭博,「覺得押不贏啊」,自然不會想賭。例如溫度型的保單就比較適合學甲、麻豆,因為地形的關係,冷幅射不易擴散,因此低溫時間會比較長;但台南市區只要太陽一出來,溫度就拉高,較難維持十小時低溫的理賠條件,台南市的漁民自然沒有意願。

林鈺昕認為,政府若希望透過漁業保險來取代天災救助,保單種類很重要。林鈺昕從消費市場的角度分析,因為食魚習慣的改變,台灣餐桌愈來愈沒有小魚的空間,魚排、魚片需要從大魚身上取肉,但漁民養殖時間愈長,風險愈高,他們需要的是收入型而非災害型保險,「要替長時間的投資買保障」。

林鈺昕也指出,漁業產值高,保險公司開辦意願低,必須由農業部出面承保,收入型保單才可能推行。她提到台灣多年沒有颱風,災害型保險推不動,政策應該隨時調整、貼合漁民的需求,才可能成功。

漁民:理賠金看得到、吃不到

高屏某漁青聯誼會會長分享了自己投保漁業保險的經驗:「保費高、難達標、理賠金不夠塞牙縫!」

會長提到漁業保險剛出爐時,站在政策推廣的立場,他想要起帶頭作用,自己投保之餘,也拉了同為漁民的親友們來投保。他自己一年的保費就超過 50 萬元,雖然漁業署和地方政府各出了 1/3,但他還是得從口袋中掏出 17 萬元。多年下來,只拿過一次 40 萬元的理賠金,甚至無法抵銷他繳交的保費。被他「牽連」的親友狀況也是如此,害他成為眾矢之的,再也不敢幫政府推廣了。

為什麼理賠如此困難?會長分析,保單規定氣溫低於 10°C 達 10 小時以上,即可啟動理賠,這是保單的規定,但他遇到好幾次都是九個多小時低溫後,一度上升到 10.1 或 10.5°C,隨即又掉到 10°C 以下,不過「計時」已經歸零重來,保險公司自然不會理賠。「我的魚都死光了,還在那邊『重來』」,他憤憤提到,「理賠金根本看得到吃不到」。

延伸閱讀:
農業保險系列──
凱米颱風看問題》別讓農民成為氣候難民,台灣農業保險內容、利弊一次看
凱米颱風看問題》農業保險為何推不動?除水稻之外,產地:理賠難、爭議多
凱米颱風看問題》漁業保險上路七年,全國保單僅 33 張,部分漁民甚至無天災救助資格
凱米颱風看問題》如何落實農業保險?學者:保險應更有彈性、農民要有危機意識

凱米颱風系列報導,全部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