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保險業因應IFRS與ICS魔王級挑戰的在地解方

遠見雜誌
更新於 06月27日02:53 • 發布於 06月28日04:00 • 王儷玲

2026年保險合約會計準則(IFRS17)以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將同時上路,台灣保險業以長年期及高利率保單居多,此次接軌造成保險業者需認列龐大負債,甚至必須逐年增資,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考驗。

除IFRS17外,台灣同時接軌ICS更進一步提高保險監理資本要求。ICS比過去RBC制度更嚴格,現行RBC的風險信賴區間是95%,而ICS則增加到99.5%。要求所有壽險公司都按照國際大型保險集團的資本標準來接軌,自然難度很高;根據惠譽信評的估算,在台版ICS框架下,台灣壽險業的資本要求將是目前RBC制度的三到四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國際保險監理趨勢下,保險業資本必須合理反映風險,但相對地也使業者面臨巨大增資壓力,如何在維持金融穩定、公司穩健經營以及維護保戶權益之間取得平衡,是金管會與保險業者共同的難題。目前金管會已採取一系列在地化過渡性措施,協助業者度過接軌難關,包括放寬外匯準備金限額、給予15年過渡年限的寬容、允許發行次順位公司債等,非常值得肯定。

因地制宜,朝三大方向滾動式調整

面對如此巨大挑戰,台灣未來應如何進一步因地制宜滾動式調整,以下提出幾點重要發展方向: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淨資產缺口寬容年限採自然終止:高利率保單是我國特有,過去長期負債缺口已是歷史共業,實無法因會計制度改變而短期填補,建議寬容措施可採取依保險合約自然終止(run-off),避免15年過渡期屆滿後,保險公司再次面臨重大增資衝擊。

二、引導保險資金投資永續:目前只有政策性國內公共建設得適用1.28%風險係數,建議可借鏡國際與歐盟Solvency II經驗,將範圍擴大,包括長期股權、綠色債券、減碳基金、房地產、基礎建設、私募股權基金、影響力基金等永續投資商品,都可適用不同的在地化較低係數,讓保險資金錢留台灣投資綠能、淨零減碳、高齡長照等永續產業,引入台灣永續投資新活水,並可促進台灣產業與經濟成長。

三、淨值比在2026年接軌ICS時同時退場:「淨值比」無法反映經營風險與公司正確價值, 不適合做為保險公司是否增資的監理指標。而ICS能準確反映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與體質,且比現行RBC制度更嚴格,應取代淨值比成為新監理指標。

台灣壽險業應化危機為轉機,未來金管會仍需持續推動更多因地制宜的監理寬容措施,而業者接軌需有短、中、長期資本強化計畫,在投資、商品與服務策略上也應盡快與時俱進,以CSM為核心調整商品轉型策略,善用保險科技開發創新保單,並透過永續投資協助台灣解決綠能減碳、氣候變遷、高齡永續等問題,相信定能開創台灣壽險業新藍海。

(前金管會主委、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口述。廖君雅採訪整理)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