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想進一步認識新朋友,卻聊不下去?無法透過交談拉近距離的 2 個原因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野口敏

1. 缺乏深入內心的對話

別再提5W1H,聊聊對方自己的事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圍繞情報的對話很容易中斷

「怎麼辦……沒有話題能聊。」
為什麼圍繞情報的話題,會對第二次會話產生困難?其中一個原因是,會話的內容只有情報而已。例如,第一次見面的人對你說「出於興趣,最近開始進行登山活動了。」這時該怎麼回答呢?我猜你大概會像這樣子發問吧。

「去爬了哪些山呢?」
「一個月去了幾次?」
「下次想去爬哪座山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或是你也可以說「我從學生時代就攻過八座山頭了!」開始分享你自己的經驗。但在這個話題結束之後,又該說些什麼呢?這樣你就必須找到新的話題,而且很快就會把話題用完了。
因此,情報會話又被稱作「5W1H」會話,想要在第二次見面的時候讓會話變得更順利的話,就要盡量避免使用情報會話。

第二次見面要讓對方變成焦點

如果想不靠情報推進對話,又該怎麼做呢?那就把對話內容指向對方身上,將他變成話題的來源。

當對方說「最近開始爬山」之後,我們就可以針對對方的狀況作思考。

很快就能聯想到如「第一次爬山之後腳會很痛嗎?」或是「想爬山之前是不是要進行某些訓練呢?」等,從不同視角才會看到的問題。對方被問到「有做訓練嗎?」等問題,就會回答像「進行了從家裡徒步兩小時到公司的練習」這樣的答案,如此一來就能把話題從山轉移到對方身上。
「那天幾乎沒做什麼工作呢。」對方如果提到這類的話題,就表示你距離對方的生活又更近了一步。

會話與情報交換的不同之處

會話與情報交換是不一樣的東西。

第一次的會話或許會藉由提問來獲得情報,但第二次以後的會話,要更注意如「感激」、「後悔」等這些對方的情感,這才更符合人性。這就是進行第二次會話的秘訣。

POINT:不要把會話當成情報交換,而是看向其中所包含的生活和情感。

2. 無法拉近雙方距離

滿足對方話語中的四個需求:

實現人心中的「四個期望」

前面已經提到,為什麼情報交換會導致第二次會話不順利的理由。即使是第二次見面,彼此的感覺仍然像第一次一樣,並沒有真心相通的情感。會發生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第一次的交談中,我們並沒有成功拉近彼此的距離。縮短彼此之間的關係該如何做呢?方法就是滿足對方的「四個期望」。

1. 希望自己說的話能夠得到「好反應」

人的第一個期望,就是自己說出去的話能夠得到「好反應」。當說自己「老家在岩手」的時候,在意的不是聽到「景點」或是「名產」,而是對方能夠產生共鳴。沒有什麼比一句「哇,是岩手啊!」更能夠讓對方感到開心的了。

2. 希望對話能夠被「正面肯定」

第二點,就是給予對方正面肯定。像是說「岩手真是個好地方呢♪」這樣,全程都以積極肯定的態度接受對方的話語,這是巧妙進行對話的訣竅。無論是誰,如果自己說的話被否定,都會感到不悅吧。不要進行反駁或更正,而是用積極的反應來接受對方說的話。

3. 希望對方對自己產生更大的興趣
得到共感和肯定的反應使人心情愉悅,如果對方因此對我更感興趣,提出更深入的問題,會讓人感到更加高興。「在城市裡體會不到這種幸福吧?」如果能被問到這樣的問題,話匣子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4. 想更了解你
當對方完全滿足,在這一刻,他終於對你產生了興趣。他會開始想知道「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當你聽取、肯定對方的話語並產生共鳴,最終對方也變得願意聆聽你的故事。此時重要的不是你的身分,而是傳達能夠讓對方了解你的故事。

只有當從第一點到第四點的願望都得到滿足時,對方才會對你產生親近感。一旦達到這個目標,對話將變得更加熱絡。反之,換句話說,如果彼此的距離沒有縮短,不論見了多少次,談論的內容都將一成不變。
當然,更具體的方法我們將在之後詳細介紹,敬請期待吧!

(本文出自《第二次見面怎麼聊?》,平安文化)

延伸閱讀

沒話聊時,一直發問只會造成反效果!不想讓對話冷掉,請這樣做
給客人用專櫃等級的耗材,不心痛嗎?接案造型師教會我的 3 件事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