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考驗誰 要不要老師換你當?
通常農曆鬼門關、校門就開了!許多家長擺脫暑假24小時陪伴小孩「重獲自由」,對老師們來說,新的五個月鍛鍊才剛開始——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挑戰,下班後還可能要接受來自家長的疲勞轟炸,這是一場不間斷的心理和體力雙重考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們對待老師卻不如以往尊師重道?《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曾於2019年調查過十大恐龍家長行為,5年後,怪獸家長是進化?亦或是好一點了?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少子化世代來臨,普遍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對待導師不再是以畢恭畢盡為原則,反而是以消費者心態檢視教師提供的「教學服務」,除了希望老師可以在課堂期間多關心自己的寶貝兒女;若是發現孩子遭受學校、同儕的不公不義,老師卻沒有及時回應,加上孩子的片面說詞,父母認為「不適任的老師」很容易就被拿出來批判公審,久而久之導師的教學熱忱也隨之消磨殆盡。究竟恐龍家長會有哪些行為,網友們對於「怪物父母」又是怎麼看待的呢?
No.10 要求特殊照顧
示意圖/ChatGPT
某些家長認為付錢就是大爺,把教育當成服務業,要求老師提供特殊待遇,把老師當成保母,要求隨時隨地照料孩子,甚至指定教師教導。諮商心理師周欣穎認為,特殊待遇可能引發同儕忌妒或衝突,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若孩子習慣特權,會形成錯誤價值觀,對公平正義的認知產生偏差;如同保母般呵護的方式,可能會使得孩子的依賴性較強,影響孩子未來在學習或生活中的獨立自主;至於過度干預或保護,還可能讓孩子失去學習動機,降低抗壓能力,削弱應對挑戰和挫折的機會,無法學習承擔責任。網友表示「教育不是服務業,教育應該是老師、家長共同負起教育的責任」、「服務業是營利為目標的」、「高中以下的學校老師,本職都是保母好嗎?教書才是順帶的」。
No.9 找人到校施壓、關說或走後門
示意圖/ChatGPT
有沒有聽過家長會透過政治人物、媒體等有力人士施壓或關說,干預學校事務,甚至走後門,試圖為孩子爭取更多資源或特權。像是日前新北市土城區一所國中,傳出學生因段考未依國中會考標準填寫考卷被扣分,家長找來議員關說要求「送分」,後來校方不顧老師們的反對,還是開了先例,讓導師相當無奈,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校方後來出面回應,表示學生評量均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將再次向師生說明,並積極協助七年級新生適應國中的考試方式與習慣,避免類似事件重演;教育局則表示,會持續督促各級學校依規定執行學生評量,確保學生權益。
對此網友相當驚訝,「這樣也可以關說」、「這個議員服務真是到位」、「原來議員都在忙這種事喔」、「這樣的教育行為孩子往後沒有偏差才奇怪,太扯了」、「以後考試0分也可以來關說!」
No.8 只重視成績,不管小孩品性
示意圖/ChatGPT
「成績好,父母就不會說什麼」、「我爸媽只在乎我的成績」是許多孩子的心聲。成績是衡量學習表現的指標之一,但並非決定未來成功的唯一因素,不少家長常專注孩子的成績,並與他人比較,卻忽視了孩子的學習態度、交友狀況及身心健康,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動機,也讓老師在教育孩子時面臨更大的挑戰。
心理師周欣穎解釋,當壓力持續且無法自我調節,孩子容易出現情緒不穩,伴隨憂鬱、焦慮、低自尊等問題,甚至可能自傷或傷人;社交能力與成績同樣重要,無論生活或工作,都需要良好的人際關係。過度專注成績,可能讓孩子忽視自己的興趣和優勢,影響未來發展,建議讓孩子多方探索和學習,才能讓他們更能適應社會環境。網友分享「華人父母真的太在意成績,而非小孩的發展」、「了解學習歷程比看成績重要」。
No.7 平常不管,出事怪學校不會教
示意圖/ChatGPT
孩子在學校出問題的當下,身為家長的你,是否會先責怪學校「教得不好」?捫心自問是否忽略平時對孩子的關注是否足夠。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孩子的價值觀與行為多源自家庭的日常影響,若平時不關心孩子,等問題發生再怪罪,可能會錯失最佳的引導時機。
新北曾有悲劇發生,一名國三生為了替乾妹出氣,與另一名男同學發生口角衝突,隨後持彈簧刀刺死對方,引起社會譁然,不少網友出面聲援老師,認為很多問題來自於原生家庭,「教育失敗,不見得是老師的錯,家庭教育為主因,再來是教育部」、「不要什麼都怪學校,學校真的沒辦法教」、「出事了就開始怪老師怪學校沒有把小孩教好,這樣不合理吧!」、「你各位在怪老師的自己帶回去顧啦!」
No.6 對老師使用命令式語氣
示意圖/ChatGPT
對老師依舊畢恭畢敬嗎?時代不同,有些家長像上司般,不斷檢視或批評老師,不僅態度惡劣,還以命令式語氣要求老師滿足他們的期待,甚至威脅說要投訴老師,讓對方失業,讓部分老師害怕與家長溝通,承受巨大壓力與創傷。
2023年,新莊某間國小的一位家長因為不滿孩子考卷被扣分,跑到學校和教師理論,並以擔任消防署某處科長的職位,揚言要讓老師在教育界待不下去,最後代理老師在校方要求下,將分數加回,隨後家長會長出面捍衛老師,引來不少網友好評,網友表示「支持工作權,公平正義原則,會長加油」、「幸好還是有良知的家長會長不畏強權跳出來說真話」、「絕對不能縱容這種風氣」;也有網友討論,「以後考什麼試,大家家長來大小聲就好」、「台灣就是這樣,有錢有權勝過一切」、「老師要保護自己」、「最難教的是家長」。
No.5 自認教育專家,老師教什麼都要管
示意圖/ChatGPT
老師除了具備本科專業知識,對於教育領域也有所領略,但許多「恐龍家長」憑藉自身高學歷,認為自己比導師懂得更多,便自詡「教育專家」對著任課教師指手畫腳,甚至為了替子女出氣,直接以學生家長的身份衝到學校找同學理論,當著老師的面罵對方「你不會教我自己教」,更嚴重甚至會干涉教學內容,但自作主張代替管教的結果可能會讓親師關係更為緊張。
臉書社團《小一聯盟》近年也經常出現許多網友討論「現在老師不好當」的話題,還有網友以實際案例分享,「特生原班融合教育,行為情緒嚴重干擾班級秩序,導師只能寫在聯絡簿如實告知,家長氣呼呼說老師沒愛心不會教,在潛能班就很好,在原班就不行,是導師不會教」、「A生是嚴重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還會說髒話。兩位前導師幾次跟媽媽說他應該是需要更專業的醫療協助,但爸媽都覺得其實就老師不會教,沒關係他們自己會教,也不願多花錢去找安親班,學校開的免費的補救教學班也不願意上,因為媽媽是家庭主婦,不想花2次時間來接小孩」、「請當一位有品格的家長,而不是讓老師把教育業當成是服務業,請家長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
No.4 24小時狂LINE、打電話找老師
示意圖/ChatGPT
上班族應該不喜歡在下班或是休假期間收到主管訊息,教育界的老師們應該也不例外,「老師」也是一份工作!親師溝通是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重要方式,加上現代網路比以前更為普及,父母可以透過通訊軟體即時得知小孩情況。若是家長太過護子心切,觸犯到導師的私人領域,24小時不間斷以LINE訊息轟炸,甚至奪命連環call、電話一打就是一、兩個小時,更誇張的是就連心理諮商也要找老師幫忙,小心可能會被貼上「怪獸家長」、「恐龍家長」的標籤。
曾有老師在Dcard分享,親師都應該做到互相尊重,「我的LINE沒有設置時間機器人,只有在歡迎訊息時提到請在7-21點聯絡老師,而目前我倒真的蠻幸運,沒有家長會半夜打來騷擾,這或許就是互相尊重的結果吧~希望家長可以配合的,老師自己也要做到,像我超過21點不會再主動聯絡家長,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先以文字訊息為主,通話之前絕對會先詢問方便與否,無論通話或文字都保持最客氣的態度」。
No.3 太擔心孩子,過度保護溺愛
示意圖/ChatGPT
台灣晚婚趨勢、結婚率低落等原因導致少子化情況嚴重,許多小孩從剛出生就被捧在手掌心上呵護,不敢讓他們太早接觸社會,就連到學校也擔心萬分,希望班導可以定期拍照片傳群組,確認自己的子女平安健康,或是不希望寶貝輸在起跑點,要求學校給予最好的師資栽培;但過度保護、寵溺孩子,可能也會帶給老師們不小困擾。
去(2023)年8月一名待業中的南韓女網友在Naver旗下「知識iN」發文,透露自己每天帶著姪子上幼兒園,沒想到看到新來的女教師胸部豐滿還隨動作搖晃,擔心對孩子們情緒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建議該名女教師使用繃帶勒緊胸部,仍遭對方忽視,最後原PO提告虐童也被園方警告恐涉及誣告等罪,為了讓其被解僱,原PO甚至忍不住想聯絡女教師男友。新聞曝光後引來台灣網友熱議,「真的瞎到爆」、「這家長有事嗎?如果這告得成,判定的法官真的恐龍到不行」,也有許多爸爸歪樓回應,「幼兒園家長(爸爸):勸妳不要多管閒事…!!」
No.2 飆罵三字經,用髒話人身攻擊
示意圖/ChatGPT
親師溝通最忌諱沒有保持理性觀點發言,若是無法找到共識就選擇飆罵三字經、上網公審,不僅無法有效解決問題,還可能加深雙方對立與誤解。親師合作的目標最終都是希望能夠讓孩子更好,為了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親師角色更應該以理性的態度對話,傾聽學生需求,避免情緒爆發、攻擊字眼,才能營造良好溝通氛圍。
日前有網友在臉書《靠北家長》社團匿名發文,詢問家長對老師罵髒話、用三字經問候,老師該如何因應,網友紛紛回應,「還好是家長,成年人用成年人的解決方法」、「錄音錄影蒐證提告!對付這種人不用客氣,順便教育家長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這年頭老師真難當,要教育孩子還要教育家長」、「請Google髒話價目表,告不告的成一回事,讓他知道他犯法了是一回事」、「請家長先別那麼激動,冷靜下來我們重新來看問題,看怎麼解決,畢竟到頭來問題還是要解決,老師這邊不能解決的就交給行政去處理。冷靜的錄音錄影存證準備好,別被挑起情緒」。
No.1 瑣碎小事都能投訴公審
示意圖/ChatGPT
數位媒體的年代,只要拿起手機就可以記錄生活周遭發生的情況,學生在課堂能用手機紀錄隨堂筆記,也能將老師的一舉一動放到網路公審並放大檢視,如果網友沒有足夠的媒體識讀,僅透過片段畫面,也容易導致真相被埋沒;家長若是不分青紅皂白跑來學校興師問罪,也會讓親師、師生關係惡化。導師害怕被學生家長告發、投訴,授課時變得戰戰兢兢,不僅縮減教學時的豐富度與多元性,也會讓多數學生權益受到影響。
曾有七年級生網友在《爆廢1公社》分享台北北投某高中生情緒失控毆打老師新聞,透露小時候翹課跑網咖被老師拿木板打到斷掉,事後還會通知家長,雖然當下心情不好,不過回過頭來反而很感謝那位老師,「現在老師根本管不動學生,因為一堆恐龍家長學生又可以錄影公審,各位贊成體罰嗎?」沒想到造成網友熱烈討論,「真的現在當老師好難,以前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現在老師很可憐,以前當過短期的才藝老師,班主任會要求老師討好學生,每次上課給小獎勵,我都左耳進右耳出」、「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了,父母不能打小孩、老師不能體罰,以前的管教方式沒有不好啊,所謂的愛的教育應該也要有賞也有罰才對」。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1年09月20日至2024年09月18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