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超高齡社會來臨,如何察覺老人身體衰弱老化?促進長輩身心健康這樣做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10小時前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超高齡社會來臨,如何察覺老人身體衰弱老化?促進長輩身心健康這樣做

今天是農曆的重陽節,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在今年8月發布最新一次人口推估報告中顯示,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大於20%)的時點為2025年,亦即明年將面臨我國進入超高齡社會。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雖然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及國人平均壽命增加,但面對老化程度日漸攀升,而人口老化中又以身體衰弱與失智症為重大的議題,因為身體功能退化與失智症發病等的年齡多為65歲以上之老年人,使得身體健康促進與失智症防治的相關議題更被為重視。

陳伯伯剛過七十大壽,偶而出現會想不起某個字眼,比如說:看電視的東西(遙控器)、有人送信件過來(郵差)等,而且想不起來的次數越來越頻繁…。68歲的趙奶奶最近在家裡不想做家事、不想外出,甚至連原本有的興趣打牌也不想去做了,即使孫子陪同鼓勵下也沒有興趣…。本來每天上午都會去公園打太極拳下午去倒垃圾的84歲的吳爺爺,已經將近一個月因為行走困難、肌無力明顯等影響,都沒有下樓梯外出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張自強主任指出,輕度的失智症比較不易察覺,例如:「家屬常抱怨說他記憶不好,可是古早以前的事,他卻記得一清二楚,我看他是故意裝的」。此外,偶而會出現記憶力的衰減、行為似返老還童以及行動力的降低等。但因為大多數長者的生活自理皆可獨立,且較少需要協助,所以大多被認為是正常的老化,亦容易被我們所忽略。身體功能隨著年齡退化而影響到其表現,也是常被忽略變成正常老化的現象,例如:漸少想要外出次數、自我盥洗清潔變差、三餐進食的需求降低…等。

當家中長輩出現下列情形,如: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或是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精神行為症狀,或是出現走路不穩、無法久站、大小便有困難等運動協調功能問題,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的話,就要盡速就醫尋求醫療協助,以降低身心退化或症狀嚴重的程度。

張自強主任提醒,關心長輩的身心健康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包括:協助家中清潔活動,以增加長輩的參與,藉拿著掃把掃地還能訓練手眼協調,也可以增加身體的活動量。最重要的是與家人一同執行,增加了人際互動,也可以使長輩覺得自己還有能力為家人付出,所以成就感也會因此增加。陪著長輩外出,藉者上下樓梯運動,可以訓練長輩的下肢肌力與身體協調性;找到長輩有興趣的活動(如:刮刮樂),可以鼓勵參與也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刮)及認知能力(對獎)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透過這些日常活動,包括:定期運動、作息正常、社會參與等,可以達到預防及延緩失智、失能,強化肌力、增進長輩成就感等目的,度過一個身心健康的重陽節。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