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家服飾店的門市員工在銷售時,發現有些衣服的味道跟平常不太一樣,他們決定追查來源,最終發現這些衣服來自台灣供應商,因為製造過程中產生某種化學物質,導致衣服有特殊氣味,後來供應商透過技術調整,才解決這個問題。
注重產品品質,不只是品管人員的事,就連第一線銷售人員也願意付出心力追查,這是戶外服飾品牌 Patagonia (巴塔哥尼亞)的故事。 Patagonia 作為 B 型企業,致力於環境與社會永續發展,被《時代》(TIME)雜誌評為 2023 年最具影響力企業之一。
注重永續發展,常會被貼上犧牲獲利的標籤,雖然 Patagonia 沒有公開營收數據,但密西根經濟學雜誌(Michigan Journal of Economics)指出, Patagonia 年營業額在過去 10 年成長翻倍,達到 10 億美元(約台幣 326 億元)。
2024 年 11 月,Patagonia 亞洲環境長暨 B Market Builder Japan 理事篠健司接受《經理人月刊》專訪,被問到 Patagonia 能夠兼具商業成功與永續的原因,他認為「把故事說好」很重要,要能有效傳遞永續行動的影響,讓消費者與員工都願意支持。
把永續行動的影響變成故事,贏得消費者信任
篠健司指出,說好故事的關鍵在於明確傳遞品牌永續行動的影響,就像有些企業雖然宣稱產品採用環境友善原料,但當消費者進一步詢問相關細節時,店員卻回答不出來,導致永續行動的訊息傳遞,僅停留在表面,難以讓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相對地,Patagonia 不僅告訴消費者衣服使用的材料是什麼,也會告訴消費者材料的來源,以及背後的故事。例如傳統棉花作物每年會被澆上數百萬磅的化學品,對土地、農民造成傷害,所以從 1996 年開始,Patagonia 在所有棉製產品中採用 100% 有機原生棉,也鼓勵農民轉換成有機種植方法,例如 Patagonia 與祕魯的一家供應商合作,由對方提供種植技術支援,Patagonia 則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棉花,協助改善農民生活。或是與美國公平貿易組織 (Fair Trade USA)合作,為每一件在公平貿易認證工廠製造的產品,支付額外溢價等。
這樣的溝通,不只是提供資訊,也讓消費者感受到每一次購買背後的意義與價值,從而建立起與品牌更多的連結與信任,也把購買 Patagonia 產品的行為,提升到對永續生活的選擇與支持。
企業投入永續,定位要清楚才能帶動員工參與
Patagonia 的永續作為深入整條價值鏈,從材料挑選、售後服務到組織營運,都把對環境、人類的影響納入考量。舉例來說,在材質上,棉質產品只使用 100% 有機種植的棉花,並提倡減少購物,在產品售出後提供修補服務;在營運面,將 98% 的公司所有權捐給非營利環境保護組織等。
要做到這種程度,除了對消費者的溝通之外,對員工的溝通也很重要。協助企業落實永續行動、亞洲 B 型企業運動共同創辦人暨 DOMI 綠然執行長連庭凱表示,企業在進行永續轉型時,遇到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內部溝通,當員工不了解永續行動與自身的關係,就難以推動轉型。
他建議企業首先要明確地定義永續行動,決定要做哪些事、做到什麼程度,員工才有確切方向能依循,例如 Patagonia 的企業立命為「致力於拯救家園的事業」,以讓地球永續發展為核心來經營企業,因此從產品製造、銷售到回收,都盡量減少對地球的傷害。篠健司表示,當企業立命夠清楚時,同仁會受到影響、做出相關行動,比如說,設計部門同事,會思考如何讓衣服能穿得最久、財務部門會討論怎麼評量公司的非財務表現等。
連庭凱指出,不少企業會將永續行動視為額外的成本,因此裹足不前,當企業有所猶豫,員工更容易動搖。因此,企業面對永續轉型時,應從中找到商業發展潛力,例如 Patagonia 在 2012 年推出 Worn Wear 計畫,只要消費者回收二手衣,就會獲得回饋金,可用於購買 Patagonia 的其他產品,這些二手衣也會上架到 Worn Wear 網站上,提供其他消費者選購。Patagonia 將永續理念與商業結合,不只為自身創造出商業機會,也帶動員工、消費者實踐永續作為,創造出正向循環。
資料來源:Patagonia
核稿編輯:王宥筑
延伸閱讀
KPMG 調查:逾 8 成台灣 CEO 看好景氣發展,最憂心缺工、資安
選對人,就成功 75%!打造 60 億羽絨王國,陳焜耀的5大用人祕訣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胡小敏 Monica 默默的經營
2024年11月30日09:0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