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為強化防衛戰力及汰換舊式輕型戰車,規劃在「雲豹」八輪甲車衍生研製裝置105公厘戰車砲成為輪型戰車,預定在2023年生產2輛原型車,但輪型戰車能否量產,關鍵技術在於「高膛壓低後座力」105公厘戰車砲能否自製?軍方人士指出,軍備局202廠進行的砲管自緊設備機具翻新案,以及新購砲管膛線加工機、半自動銲接等設備,均由歐洲廠商得標,履約驗收最快要到今年年底完成;砲管的毛胚則由國內鋼廠提供,規劃要2023年下半年後才會進行開始進行105公厘戰車砲試研製,因戰車砲製成技術複雜且難度高,驗測長達半年以上,最快要到2023年底才能揭曉。
雲豹八輪甲車在研發時,曾有105公厘突擊砲車(圖最右邊,P1原型概念車)。(國防部提供)
105公厘戰車砲低後座力研改降至20噸 測評中科院獲准
軍備局編列7億7884萬元以代號「獵豹專案」,從2019年到2023年試製兩輛105公厘輪型戰車案,原規劃是由軍備局202廠擔任主合約商整合與測評角色,中科院勇虎計劃室負責戰車砲、砲塔與射控系統,八輪甲車與抗彈鋼板則由209廠(原兵整中心)負責,中科院透過商購管道向美採購兩門全新的M68A2 105公厘低後座力戰車砲,因代理商未在2021年期限內交貨,迫使整個計劃大轉向,先以陸軍CM-11勇虎戰車的M68A1 105公厘戰車砲進行低後座力研改,2021年8月完成後座力大幅降低40噸(由60噸降為20噸),已由中科院測試合格。中科院依此持續研製砲塔與射控系統。
中科院透過商購管道向美採購兩門全新M68A2 105公厘低後座力戰車砲,因代理商未在2021年期限內交貨,則改以CM-11勇虎戰車(圖)M68A1 105公厘戰車砲進行低後座力研改。圖為漢光37號實兵演習執行全島反登陸重砲射擊演練,在八里海灘進行灘岸守備作戰。(陳愷巨攝)
CM11戰車對敵目標進行火力射擊。圖為裝甲542旅今年6月在三軍聯訓基地,實施「三軍聯合作戰訓練測考111-3、4號操演」。(取自陸軍臉書)
軍方人士指出,因10多年前202廠曾經研製過「高膛壓低後座力」105公厘戰車砲,因未獲國防部核准而被迫中止計劃,主要是202廠在35年前向德國萊茵金屬公司購得一套砲管自緊設備機具,加上廠內也有砲管膛線加工機(臥式螺旋拉床機具)等設備,當年該設備主要用於生產76快砲等火砲的砲管。因戰車砲砲管所承受的膛壓是最高,無論砲管製成的材料與工序都是技術難度最高,各國對戰車砲製成技術都採取高規格的管制,因此要研製105公厘戰車砲除了生產機具要翻新外,要有驗證105公厘戰車砲砲管是否合格的自緊壓力、熱處理溫度等標準數據,更重要的是砲管毛胚如何取得。
「獵豹專案」砲管自緊設備機具升級 膛線加工機年底抵台
據了解,為不使「獵豹專案」開天窗,軍備局2021年啟動自製105公厘戰車砲方案,202廠年底以1億1千萬元預算進行砲管自緊設備機具性能提升,經國內外三家廠商競標後,因義大利廠商得標,因該廠商具有多項實績,202廠也前往訪廠確認其技術,全案預定今年底可完成翻新的性能提升的驗收工作。至於砲管的來復線(膛線)加工機,經評估原有的設備不符合翻新,採新購案並透過國際招標,有兩家歐洲廠商投標,由瑞士廠商得標,新購的砲管膛線加工機預定今年底抵台。
圖為花防部戰車營在2019年實施戰備部隊彈藥裝載訓練,針對M60A3戰車實施105公厘翼穩穿甲彈及破甲榴彈等彈藥裝載作業。(取自陸軍臉書)
但研制戰車砲最關鍵的砲管,軍方官員表示,將由國內鋼廠提供砲管毛胚,202廠會依美軍規範戰車砲管承受最大的20萬PSI壓力(磅每平方英寸:pound per square inch或pound-force per square inch),在砲管自緊設備機具內,以油壓30分鐘來驗證砲管,看看其自緊機壓力與熱處理等品質數據是否合格;對於驗證戰車砲的數據,202廠已取得相關數據,通過後才會進行下一步驟的砲管膛線加工等後續製成。
據指出,製造戰車炮管因高膛壓,其材料要求較為苛刻,需要加入鉻、鉬、釩、鎳等金屬元素,這是為了能夠幫助其增強炮管的韌性和強度,冶煉過程何時與何種溫度要加入何種金屬都是技術。軍方人士指出,待明年驗測機具完成驗收後,才是真正啟動試研製105公厘戰車砲的開始,預定需要6個月以上時間來驗證砲管品質是否有達到標準,再來才是後續的射擊驗證,最後也要到2023年底才能揭曉研製的105公厘戰車砲是否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