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去年8月起爆發羅興亞難民危機,緬甸軍隊更蓄意屠殺羅興亞人,逾70萬羅興亞人逃往鄰國孟加拉,引來國際社會大肆撻伐。《路透》3日獨家報導,3名歐盟官員證實,歐盟為此考慮對緬甸祭出經濟制裁,中止緬甸貨品免關稅進入歐盟市場的政策。
聯合國報告直斥緬甸軍有「種族屠殺的意圖」
歐盟官員向《路透》(Reuters)表示,制裁方案正在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討論,一旦祭出制裁,可能擴及緬甸利潤豐厚的紡織業,影響上萬人的生計,由於歐盟是緬甸第6大貿易夥伴,更是重要外國直接注資的力量,歐盟官員指出,制裁將不會立即實施,而是作為歐盟敦促緬甸停止對羅興亞人種族清洗的手段。
歐盟官員指出,歐盟制裁緬甸的動力,來自聯合國8月公布的報告,聯合國轄下的緬甸議題獨立國際真相調查任務(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Fact-Finding Mission on Myanmar)在報告書中指出,緬甸軍迫害羅興亞人,展現出「種族屠殺的意圖」。美國8月罕見對4名緬甸軍官、緬甸2個軍事單位:第33與第99步兵師祭出制裁,也讓歐盟自認有責任須採取行動。
歐盟目前向緬甸多名軍事將領祭出旅行禁令與資產凍結等制裁,但是尚未對緬甸三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實施制裁,而敏昂萊正是聯合國報告中點名,應與其他5名緬甸軍事將領,以種族滅絕與反人類罪起訴的屠殺下令者。
人權團體也指出,歐盟針對性的制裁並未奏效,仍未促使緬甸軍與政府實際領導人、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保護平民、安置難民,以及停止對新聞自由的危害。各方壓力也讓歐盟開始討論,是否應該對緬甸祭出經濟制裁。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9月就曾呼籲歐盟執委會重新檢視歐盟對緬甸的貿易優惠,而歐盟執委會是歐盟負責貿易政策的機構。
歐盟若對緬甸經濟開鍘 恐重創紡織業
2010年,緬甸軍政府釋放在家軟禁的翁山蘇姬,展開民主化之後,歐盟給予緬甸經濟優惠,讓除了武器之外的緬甸貨品得以零關稅進入歐盟。目前歐盟是緬甸的第6大貿易夥伴,2017年,緬甸出口歐盟的總值高達15.6億歐元(新台幣560億元),幾乎是2012年出口總值的10倍。
歐盟一旦祭出經濟制裁,可能重創緬甸的紡織成衣業。緬甸出口歐盟的貨品,有逾75%都是衣服、襪子,歐盟知名服飾業者,例如愛迪達(Adidas)、C&A、H&M、Inditex、Next、Primark都向緬甸購買成衣,而根據緬甸服飾製造商協會(MGMA)的估計,緬甸紡織成衣業是石油、天然氣之外,第三大出口產業,去年更創造超過20億美元(新台幣621億元)的出口產值,帶來45萬個就業機會。
如何施壓緬甸?歐盟內部仍有歧見
制裁緬甸將影響雙邊關係與緬甸經濟,《路透》引述知情官員,目前歐盟執委會內部對於是否對緬甸展開經濟制裁還有歧見。歐盟貿易委員瑪姆斯托姆(Cecilia Malmstrom)傾向對緬甸展開貿易制裁,然而歐盟外交事務專員(歐盟外長)茉格里尼(Federica Mogherini)則更加謹慎,認為歐盟的政策應該要避免傷害平民百姓的經濟制裁,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則尚未對此表達立場。
一名參與歐盟執委會討論的歐盟官員表示:「我們關注這項潛在措施(經濟制裁)對民眾帶來的影響,但我們不能忽視將(緬甸)軍隊行動描述為大屠殺的聯合國報告書。」另有參與討論的歐盟官員指出:「取消這種(緬甸貨品)免稅准入是最終手段,但若其他措施沒效,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歐盟制裁難題:擔心中國主導緬甸發展
歐盟官員向《路透》表示,歐盟另有讓緬甸紡織成衣業豁免經濟制裁的選項,但緬甸紡織成衣業占出口歐盟貨品超過四分之三,將顯著減少歐盟制裁的影響力。另外一個難題是,美國與歐盟都希望帶動緬甸經濟發展,以支持緬甸民主,削弱中國的影響力。歐盟官員直言,若歐盟採行經濟制裁,將讓中國得以主導緬甸發展。
《 ☞ 加入風傳媒line好友,每日提供給您最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