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雅婷逐字稿登上國家兩廳院,杜奕瑾下一步想玩AI鋼琴音樂會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19年06月27日04:14 • 發布於 2019年06月27日04:01 • 吳元熙

台灣最大文化表演場地,為什麼需要擁抱AI?藝術與科技看似搭不上關係,國家兩廳院遇到了哪些挑戰,讓他們需要勇敢跨出這一步?

「每一個人到兩廳院來,都不應該覺得自己是被『排外』的,因為自己的狀況不同,而無法欣賞表演,那種排他感會非常非常強烈,所以我們希望借用科技來改善這個痛點。」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兩廳院過去會雇用速打師,針對戲劇開演前的導言、演後座談等內容提供即時字幕,讓觀眾能透過文字獲得完整表演體驗。不過,這種方式成本相當高,讓兩廳院開始思考改善方案,找上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Labs)合作。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左)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右)談科技與藝術如何共融,雙方認為「勇於嘗試、不怕犯錯」是最主要的共通點。

藉由節目內容、講座文稿等資料,雅婷逐字稿以機器學習方式逐步累積語料,從65%的成功率開始進步,目前能有80%的語音轉文字正確率,並將在7月14日的表演首次提供AI字幕,未來則會逐步發展至演後座談、導覽與各式工作坊,兩廳院也將與其他藝文場館共享這套工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劉怡汝笑說,兩廳院前陣子還嘗試戲劇情境字幕,希望提供更好的無障礙體驗,結果卻收到一些藝術家抱怨,他們擔心字幕提早寫出劇情發展,反而會干擾表演。雖然曾經嘗試Google glass、座位後方架設螢幕等方式來改善字幕干擾情況,但效果都不太好。

「劇場人很常面對失敗。作品不好、不受歡迎都會發生,我們習慣事情不見得會朝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她強調:「所以兩廳院先開始嘗試,只要成功就可以讓台灣其他藝文場所安心,能放心導入新科技。」

杜奕瑾看藝術創作,和軟體人有相同靈魂

「軟體創新就是一種藝術精神!」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舉例,導演齊柏林在2017年過世後,外界才開始重視他的作品。過去大家認為紀錄片就應該是在地面上拍攝,但齊導演從空中視角帶大家看到城市的美麗與哀愁,這就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他說,齊柏林不只是提供作品而已。從軟體角度來看,「自動化無人機」或許是能繼承導演精神的解方之一,因此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始做路徑設計、環景環物拍攝、資料傳輸、如何選擇運鏡,這些都是藝術創作帶來的啟發。

杜奕瑾說,自己對藝術一直很有興趣,或許跟軟體人的創新本質有關。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另一項嘗試,是透過AI創作鋼琴曲。「雅婷鋼琴師」能根據實際對話互動,即時創作樂曲,日前曾舉辦首場音樂會,現在也正與兩廳院洽談,是否有機會讓AI站上舞台。

「劇場人的心臟都很大顆,所以沒有什麼不可能,限制往往是自己給的。我個人最好奇的部分,反而是雅婷如果上了舞台會如何詮釋樂曲。更難的是如何回應觀眾,因為藝術家會受到現場氣氛感染,當機器接受到觀眾回饋時,能不能有很好的互動和反應。」劉怡汝表示。

目前,雅婷鋼琴師能學習特定創作者歌曲,例如:孫燕姿、周杰倫,寫出爵士版本的變奏曲風,但是否能透過不同的「觀眾回饋」,改變自己的表演方式,將是未來實際上台演出的一大課題。

杜奕瑾指出,文化藝術對軟體思維的重要性,在於強調體驗, 「創作沒有絕對的是與否,寫軟體也是相同道理,不會有失敗這件事,而要透過不斷嘗試找到更好的解法。」他說:「就像手上拿了許多樂高,重點是並非選擇哪一塊積木,而是如何蓋出一座城堡。」

每日精選科技圈重要消息,歡迎加入《數位時代》LINE@!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