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藥師 陳佳玲 提供自/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唉!今天又沒便意了,排便不順暢總是讓國人感到十分困擾,依照定義正常排便是指「一天三次到一個禮拜三次」都是正常的,有人以為每天均要排便才是健康,因而濫用排便劑導致腸道受損和依賴性,反而得不償失。
痔瘡是因為肛門壓力上升而導致的疾病,痔瘡常見病狀為疼痛和出血,如廁後看到衛生紙上的血漬,難免覺得心驚。導致痔瘡的原因很多,如懷孕婦女、作息不正常、常吃刺激性食物、排便習慣不良、便秘及情緒易急躁等都是引起痔瘡的原因。其中以長期便秘為最常見的問題,其便秘用藥有許多種類可以選擇,可依照藥品特性做適當選擇使用:
1.容積性瀉劑(Bulk laxative):
藥品藉由吸水後膨脹,刺激腸蠕動進而排便,如洋車前子(Psyllium)植物性膠質或人工合成纖維素。適合老年人或產後婦女使用。缺點藥效偏緩慢且須服用足量水才行。
2.塩類輕瀉劑(Saline laxatives):
利用離子在腸中產生高滲透壓原理將水分拉回腸道而改善便秘,常見有氧化鎂(MgO)。缺點可能導致腹痛且腎衰竭病患不適合使用。
3.滲透性瀉劑(Osmotic laxative):
屬不易吸收性醣類(Poorly absorbed sugar),常用有Lactulose和Polyethylene glycol。缺點易導致脹氣或腹痛,且價格偏高。
4.刺激性瀉劑(Stimulant laxative):
直接刺激腸黏膜使腸蠕動增加,常用有Bisacodyl.、Sennoside。影響腸道電解質吸收,可能發生腸絞痛或嚴重腹瀉等副作用,不建議長期使用。
5.灌腸或塞劑(enema or suppository):
常使用的藥品有Bisacodyl、甘油(glycerin)等,原理是刺激腸道蠕動或將糞便軟化,建議有需要時再使用。
痔瘡的治療其中之一就是改善便秘,其用藥如便秘治療;另外就是使用肛門藥膏或栓劑做局部病症改善,其原理是促進肛門血管血液循環,改善疼痛,視情況也可以使用口服止血藥止血或止痛藥處置,亦可考慮手術治療。
便秘和痔瘡都是難以啟口的疾病,病患常常忍耐到病狀嚴重時才願意就醫,其實若有以上症況的病患,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按摩腹部10~15分鐘增加腸蠕動、多吃富含纖維質食物如(韭菜、芹菜、優酪乳、蔬菜莖、筍絲、香蕉、蕃茄、木瓜等)、攝取足夠水分(約2000cc/天)、適度運度及保持正常排便習慣。
持之以恆的日常生活習慣改善,可以協助改善便秘和痔瘡,加上適當用藥可以讓治療更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