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維基百科20周年:全人類共同打造的免費知識庫,如何造福你我的生活?

風傳媒
更新於 2021年01月12日23:20 • 發布於 2021年01月12日23:20 • 蔡娪嫣
維基百科標誌。( Nohat@Wikipedia/CC BY-SA 3.0)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閱讀量最多的參考工具書──維基百科(Wikipedia),即將於1月15日迎來上線20周年。作為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的免費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包含志願者以300多種語言編寫的條目數量達到5500萬。網絡分析公司Alexa指出,維基百科是全球最受歡迎網站第13位,領先Reddit、Netflix和Instagram。

維基百科是全球前50熱門網站排行裡,唯一的非營利機構網站,它無視矽谷巨擘靠經營網站成功的秘訣,沒有股東、沒有廣告、沒有讓創辦人成為億萬富翁,僅靠非營利慈善機構「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維持運作,並吸引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志願貢獻,使維基百科自然地茁壯發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該網站的深遠影響力是無庸置疑的,它讓所有人都能免費獲取無窮無盡的各種知識。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創始人卡利(Brewster Kahle)指出,維基百科的非營利性質,使其可以專注於提升讀者和編輯者的利益,努力維護崇高的理想,例如準確性、公正性和良性辯論。

儘管由業餘人士撰寫條目,使其多年來被認為權威性不足,但近年網路新聞、社群媒體平台充斥假消息,反倒增長維基百科的聲譽,也證明了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首席產品官聶格林(Toby Negrin)對維基百科的評價──「真理的守護者」。

維基百科的由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0世紀末網路技術逐漸發達,產生技術樂觀主義(techno-optimism),認為普通人也可以把電腦作為解放、教育和啟蒙的工具,維基百科便是在這樣的氛圍下生成。2001年創業家威爾斯(Jimmy Wales)與哲學家桑格(Lawrence Sanger)共同創立維基百科,他們使用程式設計師坎寧安(Ward Cunningham)1994年設計的維基(Wiki)概念,創建出開放式協同合作網站。

何謂維基(Wiki)?

坎寧安首先開發的「全球資訊網上開放、可供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字系統」,並將其命名為維基(Wiki),源自夏威夷語的「Wikiwiki」,本意是「快點快點」。Wiiki系統讓人們可以同時在網路上進行文本瀏覽、建立和更改,坎寧安則認定維基是「一種允許一群使用者用簡單的描述,來建立和連接一組網頁的社會計算系統」。

威爾斯生於1966年,擁有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金融學學士學位、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金融碩士學位,畢業後到芝加哥期貨公司上班,雖然是期貨交易員,但他熱愛電腦程式,閒暇時間試著編寫電腦代碼。1996年他與兩位夥伴嘗試創業,創立了Bomis,一個「以男性為導向的搜尋引擎」,以色情內容為賣點,但是這個網站並沒有帶來穩定收入,促使威爾斯計畫成立心中嚮往的線上百科全書。

在一場客觀主義(Objectivism)哲學的線上討論會議上,威爾斯與小兩歲的哲學家桑格碰面,兩人一拍即合,也對於線上百科全書的計畫躍躍欲試。2000年3月,威爾斯創立內容開放的線上百科全書Nupedia,邀請桑格擔任總編,他們的目標是打造「品質媲美專業百科全書」的網站,由專家撰寫各種條目,在條目網頁置入商業廣告營利,不過由於所有條目內容都需要經由同行評審嚴格審批,導致志願編寫的專家失去熱忱。

Nupedia內容審核緩慢,網站上線大半年,僅有2個條目獲得審批。為了加速內容成長,桑格2001年1月向威爾斯提議,以維基系統作為百科全書協作平台,讓所有人都能參與撰寫條目,且無須經過編輯審查。維基百科網站(Wikipedia.com)於2001年1月15日正式上線,新模式使Nupedia黯然失色,到年末時,維基百科已包含18種語言的2萬多個條目,2004年增加到25萬個條目,2006年增加到100萬個條目,增長速度迅猛。

「全人類共同打造的知識庫」是可笑的烏托邦概念?

如同許多烏托邦概念會被嘲諷為過於理想化,維基百科──由任何人共同打造的知識百科全書概念,多年來也被當作笑話。2007年美國圖書館學會(ALA)前主席評價道:「一些人衷心支持維基百科,這使我感到困惑。」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維基百科在理論上可能沒有辦法消除人們對其權威性的質疑,但是它總體而言相當準確,在實踐上也已取得成功,每月有超過200億的頁面瀏覽量,它已成為任何網路用戶的標準參考書。近年來,由於社交媒體網站常因為審查制度、「假新聞」、假消息和陰謀論充斥而為人詬病,因此沒有這些麻煩問題的維基百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極佳網站聲譽。

「網際網路的寶藏」

現在,科技巨頭紛紛把維基百科當作「中立仲裁者」,例如YouTube官方把陰謀論影片標註警告信息時,常會引用維基百科條目作為事實查核;臉書(Facebook)自2018年起提供用戶點擊查看新聞消息來源的按鈕,可檢視新聞來源的維基百科條目描述。

此外亞馬遜(Amazon)和蘋果(Apple)的語音助手Alexa和Siri,回答用戶問題時,往往直接搜索維基百科。谷歌(Google)的搜尋頁面也使用維基百科內容來進行事實查核,這些做法將把渴望了解更多信息的用戶,帶往維基百科頁面。

去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找上維基百科合作,通過該網站提供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可靠信息,這次合作對於防止「假訊息大流行」(infodemic)起到關鍵作用。通過人群協作打擊肆虐的假消息,促進一般民眾對重要知識與消息的理解,也無怪乎,網際網路檔案館創始人卡利,將維基百科形容為「網際網路的寶藏」。

維基百科的價值和影響力很難計算,因為其基金會的收入來自慈善捐贈。2018年一項研究估計,美國平均每位消費者每年為維基百科上貢獻的價值約為150美元(約新台幣4200元);如果這項研究正確,那麼光是在美國,維基百科網站每年的產值就大約為42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1754億元)。

維基百科如何維持準確?

維基百科是學生、教授、新聞工作者和任何好奇資訊人士的首選,一項研究表明,它還是世界上最常被參考醫學信息的網站。關於它的準確性,《自然》(Nature)期刊2005年公布一項調查,比較《大英百科全書》與維基百科的錯誤率,發現兩者一般條目出現錯誤的次數差不多。此後多項其他研究也表明,《大英百科全書》與維基百科的準確度不相上下。

那麼維基百科如何維持準確?首先由於維基百科的開放性,使其容易遭到駭客與破壞者惡作劇,維基首席產品官聶格林表示,他們花費很多心力阻止外部攻擊,例如開發演算法監管條目;對於去年美國總統大選,他們特地改變規章,要求只有創設30天以上、修改條目500次以上的帳戶才能編輯條目。

其次,由於網站具有開放性且流量相當大,有助於確保快速發現並修復錯誤,但較少人搜尋的冷門條目如果出現錯誤,可能會更久才被發現。此外,維基百科的志願編輯可以隨意增添、修補段落,這使得意識形態論述變得更加客觀、多元,而針對志願編輯的繁複規範,也提高了惡作劇者加入的門檻,有效阻止一時無聊、對某知識領域一知半解的人參與。

換句話說,其成功的大部分原因在於協作編輯者所創造的優良文化。在每篇條目的討論頁中都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志願編輯相互辯論某個主題的值得注意之處、主要來源的質量,以及應排除哪些信息等等,透過不斷討論與撰寫,經驗法則逐漸成為編輯仰賴的可靠準則。

維基百科活躍的志願編輯者尼可勞(Ser Amantio di Nicolao)建立了網站上三分之一的條目。

線上百科全書的未來?

維基媒體基金會執行董事馬赫(Katherine Maher)表示,她非常看好維基百科網站的生存前景,因為它的運作根植於人的本性,「人們喜歡做正確的事情,也喜愛展現自己的能力。」

而使網站長期運作的因素還包含,編輯軟體與時俱進、定期吸收志願編輯新血,例如為年輕人、中低收入國家公民提供智慧型手機的維基編輯軟體,幫助他們透過手機修改內容。馬赫估計,維基百科的編輯中大約80%是男性,並且多半來自北美和歐洲,這是因為維基本身在美國、歐洲、俄羅斯和日本很流行,但在印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卻很少被使用。(推薦閱讀:被迫在家工作的日本上班族心聲:一直關在套房裡好憂鬱,我想進辦公室上班啊!

她說,為了使維基百科健康運作,吸收來自不同地區的志願編輯也很重要,「我們的願景是,打造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共享所有知識的世界。」現在這種烏托邦想法已經很少被認為天馬行空,畢竟它已獲得長達20年的成功。

《 ☞ 加入風傳媒line好友,每日提供給您最重要新聞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