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鼻塞、打噴嚏、流鼻水=感冒?解決寶寶鼻子3大問題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20年04月06日02:32 • 發布於 2020年04月01日00:00
鼻塞、打噴嚏、流鼻水=感冒?解決寶寶鼻子3大問題

 

許多家長對於寶寶鼻子出現一些狀況感到十分困惑,像是半夜睡覺時,總是發出「呼嚕呼嚕」的呼吸聲;早上起床掀開棉被時,接連不斷的打噴嚏,甚至從鼻子內流下長長的鼻涕;清潔鼻子時,鼻涕裡卻參雜著一些血絲。然而,究竟這些問題與感冒是否有關?父母該如何處理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寶寶鼻子易出現3大狀況 

一般來說,寶寶鼻子最常出現的狀況有三種,包括鼻塞、鼻出血和流鼻水。

1鼻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社團法人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謝元富表示,由於寶寶剛出生,許多器官尚未發育成熟,鼻腔較成人更為狹窄,且黏膜薄且敏感,一旦受到外物刺激就容易充血或腫脹,因此,寶寶會經常出現鼻道阻塞的情況。鼻腔呼吸道的阻力,若用鼻子構造做為區分標準,鼻孔佔1/3,兩側下鼻甲佔1/3,剩餘的鼻腔則1/3,在寶寶鼻腔狹窄的情況下,類似海綿體構造的下鼻甲只要一充血,便會腫脹,即造成寶寶明顯的鼻塞症狀。然而,感冒時,倘若鼻涕或其他分泌物直接塞住寶寶的後鼻孔,或是沒有每天固定清潔乾淨鼻腔內的分泌物,長期下來也會造成鼻塞症狀。

延伸閱讀:寶寶發燒、咳嗽、鼻塞、紅眼症,居家照顧法大全

剛出生的寶寶只會使用鼻子呼吸,2個月後才學會以口腔呼吸,寶寶面臨鼻道阻塞的困擾時,可能會在情緒上顯得較為躁動、容易哭鬧或沒有食慾等情形。不過,影響最明顯的是睡眠品質,當寶寶睡覺時,父母會時常聽見寶寶發出「呼嚕呼嚕」的呼吸聲或有分泌物卡住鼻腔的呼吸聲,懂得翻身的寶寶可能會由正躺轉為側躺,再從側睡變成趴睡,整晚翻來覆去而無法好好入眠,學會坐著的寶寶則是可能睡著又了坐起來,以表達自己的不舒服,爸媽必須隨時觀察鼻塞是否已造成寶寶的睡眠困擾。

倘若發現寶寶發生鼻塞問題,呼吸時出現怪怪的呼嚕聲或張口呼吸,甚至鼻塞狀況趨於嚴重,應立即檢查鼻腔是否有分泌物堵塞。如果是鼻屎或鼻涕阻塞在鼻腔,不一定非用吸鼻器,也可以用棉花棒沾取生理食鹽水或濕紙巾將分泌物以旋轉方式慢慢捲出來,但分泌物已變成硬塊狀,拿沾濕的溫毛巾稍微熱敷寶寶鼻子約3~5分鐘,使鼻腔較為通暢,待分泌物被蒸氣軟化後,再取棉花棒或濕紙巾清潔,切記不要對寶寶的鼻腔太過粗魯,避免造成鼻腔黏膜損傷。

倘若寶寶鼻子的分泌物還有一些堆積於鼻腔後方,爸媽沒有辦法深入清潔,建議吸點水蒸氣或將頭部稍加墊高,這樣寶寶會比較好入睡。

2流鼻水

由於寶寶的鼻腔黏膜比較脆弱且敏感,接受到外界刺激就會容易流鼻水,像是氣溫變化、接觸灰塵或其他過敏原,又或者感冒病毒引起之上呼吸道感染造成。其中,接觸過敏原是寶寶長期流鼻水的主因。若感冒導致的流鼻水,2週左右就會好轉。

一般而言,寶寶流鼻水都是從兩側鼻腔一起流出,但如果頭部受過撞擊或外傷,單側鼻腔流出看似清澈的鼻水時,父母就必須非常小心,因為這不是過敏或感冒所引起,可能是顱底骨折後產生裂縫,使腦脊液自顱底破裂縫隙中,經過鼻腔流出來,造成鼻水流不停的假象,此時家長應盡速帶寶寶到醫療院所檢查,否則可能會出現腦部受到感染的狀況。

延伸閱讀:按按腳底,居然可以舒緩寶寶這15種不舒服

若感冒病毒所造成的流鼻水,可以透過藥物治療來達到效果,平時應遠離病原,減少出入公眾場所的次數;其次,對於先天性體質過敏的寶寶來說,避免接觸過敏原是降低身體不適的不二法門,因此,在居家環境的安排上,盡量減少使用易讓寶寶過敏的家具及用品,例如:地毯與厚重的窗簾都可能會積累較多的灰塵,不適合有過敏寶寶的家庭。

然而,無論是感冒病毒或過敏體質所造成的流鼻水現象,爸媽都必須做好寶寶的鼻腔清潔,適時清理分泌物,使寶寶鼻子較為舒服。

3鼻出血

大部分寶寶鼻出血的位置是在鼻中膈前方的一塊區域,鼻中膈前段為4條動脈匯集之處,血液較為豐富,加上鼻腔黏膜尚未發育成熟,黏膜薄且脆弱,容易造成鼻出血狀況,原因不外乎鼻腔黏膜脆弱、外物刺激、過敏引起的搔癢症狀、藥物或其他疾病影響等。也就是說,若寶寶的鼻腔黏膜受到外物刺激或被破壞時,便會發生鼻出血,例如:寶寶學習走路,鼻子不小心撞到桌子,又或者擤鼻子過於用力、習慣性揉鼻子等行為,甚至環境過於乾燥。

其實鼻出血是鼻腔黏膜損傷的一種表現方式,在鼻出血過後,鼻腔內部的黏膜尚未修復完全時,鼻腔黏膜會更脆弱及敏感,若寶寶的鼻腔再次受到搓揉或傷害,都很容易造成二度出血。經過大概1週後,寶寶受損的鼻腔黏膜才會修復較完全,逐漸趨於穩定。

處理步驟

當寶寶出現鼻出血時,不要過度驚慌,建議採取以下步驟:

1. 採取直立式坐姿,並將寶寶的腰部挺直,頭部保持正常位置,勿過於後仰或前傾,因為後仰可能會造成鼻血倒流,進而使寶寶吸入氣管或肺內嗆到,前傾則不容易止血。

2. 大部分寶寶鼻出血的位置都是在鼻腔前方,爸媽可用適當的力量捏住兩側鼻翼,以直接加壓止血法約5~10分鐘,通常就會止血。

3. 若捏住兩側鼻翼也無法止血,將衛生紙沾溼輕輕的塞進鼻腔,繼續對出血側的鼻翼加壓止血,也可於鼻樑上方冰敷,幫助鼻腔內的血管收縮,達到止血的效果。

4. 若加壓與冰敷皆不能止住,代表鼻出血的位置可能不是在鼻中膈前方,而是在其他較難察覺到的地方,爸媽必須趕緊將寶寶帶至鄰近的耳鼻喉科院所,請專業醫師進行診斷與止血,切勿延誤就醫時間。

居家預防策略

父母應該先了解寶寶鼻出血的原因,包括用手摳到鼻孔、過敏造成鼻子癢、感冒使鼻子不適、受到外物刺激、環境過於乾燥等,以採取預防措施,以下建議供父母做參考。

1. 改掉寶寶愛搓揉鼻子的習慣,降低因鼻腔黏膜損傷所引發鼻出血的情形。

2. 及時治療、改善過敏與感冒帶來的不適感,避免鼻腔黏膜充血腫脹,造成鼻出血的狀況。

3. 注意周遭環境,調整適當的活動空間,避免寶寶在活動時不小心碰撞到物品。

4. 若天氣比較乾燥,建議關掉除濕機和冷氣,增加空氣中的溼度;但在天氣較冷時,應該幫寶寶的口鼻做好保暖工作,並且戴上口罩,避免鼻腔黏膜過於乾燥。

捏鼻子餵藥比較輕鬆?

有些父母會聽信傳統民間流傳的謠言,像是「常捏寶寶的鼻子可以讓鼻子變挺」、「捏住鼻子,餵寶寶吃藥比較輕鬆」等,謝元富醫師再三提醒,寶寶的鼻腔尚未發育成熟,加上成人的力量較大,長時間捏鼻子反而會造成鼻腔黏膜或血管的損傷,導致鼻出血或發炎的情形發生。若因為寶寶害怕藥味而捏鼻子餵藥,大部分的寶寶會將藥吐出來,因此,不建議家長經常大力捏住寶寶的鼻子餵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