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父母的語言力量大!親職教養作家羅寶鴻:好好跟小孩說話,鼓勵比讚美更能幫助孩子肯定自己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1年11月22日01:53 • 王惠英(未來Family記者)

美國研究發現,在小孩3歲前,父母對孩子所說的話會直接影響大腦的發育,而早期語言接觸的差異,更進一步影響孩子後來所表現的語言技巧及學業成就。

早期語言環境的影響,不只在於父母說話數量的多寡,對小孩說的話愈多、字彙變化愈多,孩子的字彙量成長得愈快、智商測驗成績也愈高;更重要的是,父母經常使用正向語言(如肯定句、鼓勵句,「做得好」、「謝謝」等)或負向語言(如否定句、禁止句,「不可以」、「停下來」等),也會造成孩子學習發展上的差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父母善用正向語言,養成小孩正向人格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父母使用的語言與說話的口氣,對小孩的自我感覺有很大的影響,正向語言給予的是關愛與支持、負向語言可能帶來羞辱及不安,但要養成使用正向語言的習慣不容易,需要持續的練習。

如果可以「好好」跟小孩說話,是否就是跨出正向教養的第一步?親職教養作家羅寶鴻表示,「好好」跟小孩說話,不只是不打罵、不威脅、不利誘,即使是好好的、超理智的講道理,沒有與孩子產生連結、他們感受不到關愛,同樣也無法幫助孩子養成正向人格。

羅寶鴻坦言,即使在蒙特梭利教學現場有長達20年的經驗,遇到自己的小孩仍是很大的挑戰,看到不當的行為會感到焦慮、緊張。因此,他在陪伴兒子的過程中,不但運用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論,同時融入阿德勒的正向教養與薩提爾的成長模式。

「阿德勒的正向教養主張,要養成小孩的正向人格,最重要的是保有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歸屬感與價值感。」羅寶鴻指出,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被在乎的,以及自己是一個好孩子,在這個前提下,輔助孩子成長、給予孩子規範,讓他們了解待人處世的道理。

羅寶鴻提醒:「有情緒時不要管教孩子」,父母終究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完全沒有負面情緒,如果忍不住想要責備孩子,頂多罵兩句就夠了,先離開現場,等安頓好自己再回來。

舉例來說,羅寶鴻在兒子大班時曾指導他下象棋,有一回兩人玩暗棋,兒子連續悔棋3次,被爸爸責備後很生氣,拿起棋子想丟人。他看到兒子的舉動有點驚訝,立刻反擊:「你要做什麼?」「你想丟我嗎?」兒子也嚇得愣住了。他覺察到自己生氣的情緒後,停頓一會兒、緩緩站起來,告訴兒子:「我不想玩了。」「我很生氣。」「我想上去休息一下。」「我不希望我生氣的時候會傷害了你。」

羅寶鴻把想做的事情、內在的情緒、對孩子的感受,如實誠懇地說出來,然後到「積極暫停區」去休息,並利用「3A情緒急救法」,也就是「我覺察自己在生氣」(Aware)、「我承認自己在生氣」(Acknowledge)、「我允許且願意陪伴自己的生氣」(Allow),讓情緒慢慢流動、釋放出來。等心情平靜下來,再與孩子做互動。

 

 

關心、好奇的詢問,開啟親子之間對話

羅寶鴻強調,父母想要好好跟小孩說話,必須掌握2大心法:其一是對待小孩的態度要和善且堅定;其二是先連結感情(感受到愛),再處理事情(進入討論)。

和善,指的是尊重小孩的態度;堅定,包括尊重自己的態度,以及對規範的堅持。羅寶鴻觀察,很多大人會因為愛孩子、擔心孩子受傷,而輕易妥協、放任、失去應有的規範,即使他們不尊重自己也沒有關係,「其實當孩子有冒犯的言語和行為時,需要捍衛自己的尊嚴,才能夠讓孩子學到與人說話該有的分寸」。

倘若看到孩子表現不當的行為,通常「事出必有因」,需要先連結感情,再處理事情。羅寶鴻建議,「父母先克制自己的情緒,練習客觀敘述具體的情況,再以關心、好奇的態度去詢問,才能開啟親子之間的對話。」

比方說,小孩看到人沒有打招呼,避免使用質問句、責備句:「你怎麼不打招呼?你這樣很沒禮貌!」(貼標籤,壞孩子),改為客觀具體的事實描述:「爸爸看到你沒有跟叔叔打招呼,怎麼了嗎?是什麼原因啊?」(好奇詢問,表達關心),然後陪著孩子釐清想法及嘗試調整。

 

改變說話方式,有助於親子連結

父母試著改變說話的方式,用詢問和對話取代命令、指責,有助於產生彼此的連結、促使孩子思考及感受自己是有能力的。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例子:

‧小孩喜歡頂嘴、講話沒禮貌:「你怎麼講話這麼沒大沒小的?你知不知道我是你媽?」→「媽媽覺得你講話有點不禮貌,這樣媽媽聽起來不舒服。」

‧小孩寫作業、做家事等,經常叫不動、拖拖拉拉的:「每次叫你都叫不動,真的是沒救了!」→「根據你訂定的日常慣例表,現在4點30分,應該做什麼?」「媽媽叫了你兩次,你都沒有動作,是怎麼了嗎?」「我現在需要幫忙,你可以過來幫我一下嗎?」

‧小孩玩遊戲經常輸不起,輸了就會發脾氣、鬧情緒:「這有什麼大不了的,玩輸了就生氣,以後誰還要跟你玩?」→「你現在很生氣,是因為自己輸了?輸了很難過?很努力卻輸了,讓你很失望?」「我以前也輸過,沒關係,我可以陪你。」「如果因為輸了很生氣,怎麼讓自己好過一點?」

 

讚美令人感到快樂,鼓勵肯定自我價值

讚美和鼓勵都是正向語言,但長期下來會有不同的結果。羅寶鴻說:「我們要給孩子的不是空泛和浮誇的讚美,而是真誠和具體的鼓勵,因為讚美讓孩子習慣往外索取,鼓勵讓孩子養成往內肯定。」

很多時候,大人會透過讚美、笑臉或集點等方法,認可小孩不錯的行為表現,卻可能讓他們誤以為自尊(自我價值)是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成為討好別人的人;反之,鼓勵是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獨特、長處、努力與進步等,在內心產生歸屬感與價值感。

如何正確地鼓勵孩子?羅寶鴻分享一個要訣:「透過具體的事實描述,加上誠懇的正向肯定。」

例如孩子寫完作業,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我剛剛看到你寫作業時很認真、很專心,很努力地把所有作業都寫完了,謝謝你能夠為自己的作業負責任。」

又如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父母仍可以鼓勵孩子:「你這次考試考差了,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雖然這次沒考好,但我知道你希望自己可以更棒,對不對?」「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從中學到一些寶貴的經驗。」

羅寶鴻同時建議,父母可以落實「睡前3件事」,在睡覺前說出3件謝謝小孩的事情,能夠增長他內心裡面的歸屬感與價值感;如果孩子比較大了,也可以邀請他說出謝謝父母的3件事,讓彼此的愛能夠更加的流動。

「大人對孩子說話時,停頓多一些、步調慢一些、感受多一些。」羅寶鴻補充,要在對話裡增進內在情感的連結。

「記不記得小時候,我們被大人罵完後,晚上蓋著被子暗自哭泣,覺得自己很糟、自己是不被愛的?」羅寶鴻說,如果每天至少花5分鐘做到「睡前3件事」,對大人和小孩都是美好的事。即使陪伴的時間有限,但一定是有品質的陪伴,因為親子之間是有連結的,可以感受到愛與價值。

 

照片提供:羅寶鴻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