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婦人本身患有心房顫動,平常有服抗凝血藥物防血栓,近期因要接受介入性治療而停藥數天。最近天冷,她早上起床後,突然感到右側無力,且語言含糊不清。家屬見狀後,第一時間通知了救護車。在發作兩小時內,該婦人被送到台大醫院急診室。急診醫師立即啟動院內腦中風處置流程,並由神經科醫師評估後,確認腦部影像無出血,診斷為左側大腦缺血性中風。
因為患者近期停藥所以沒有血栓溶解劑的禁忌,經過家屬同意下立即注射靜脈血栓溶解藥物,並由腦中風介入整合團隊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患者經處置後恢復良好,出院時幾乎恢復至中風前的狀態,並預期在規律復健下會持續進步。
倘若當時延遲了中風辨識或就醫,或是選擇前往無法處置急性中風的醫療院所,可能會使受損的神經無法恢復,最終造成患者、家庭和社會的沉重負擔。
突發性症狀可能是腦中風徵兆
台灣腦中風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湯頌君提醒,突發性的臉歪嘴斜、肢體無力,或是講話模糊不清等,都是常見的腦中風症狀。然而,除了這些,語言表達困難或理解障礙、走路不穩、動作不協調、劇烈頭痛或頭暈等,也可能是急性中風的徵兆。
湯頌君說,民眾若出現突發性的臉歪嘴斜、肢體無力,或是講話模糊不清等症狀,應立即撥打119,啟動醫療快速通道,爭取在黃金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藥物,打通栓塞的血管,降低失能和死亡風險。
春節冷氣團來襲 低溫驟降增加腦中風風險
湯頌君提醒,今年春節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低溫與溫度驟降會造成血管收縮,進而使血壓上升,增加腦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根據德國一項研究指出,氣溫在24小時內下降2.9°C,中風風險增為1.1倍,如果是心血管風險較高的族群,包含三高、心房顫動、吸菸、體重過重、缺乏運動習慣,甚至有腦中風家族史等,風險則會增為1.3倍。
腦中風不只要命 2/3病患恐失能
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在11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四。台灣每年約新增3萬名腦中風病人,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腦中風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腦中風病人的失能比例接近六成。
腦中風主要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湯頌君提到,因腦血管堵塞形成的缺血性中風就佔八成,這群人是否能減少失能的關鍵,就是盡可能在黃金時間內,把栓塞的血管打通。然而許多人對腦中風的徵兆並不清楚,以為一定要像電視連續劇裡表演的一樣「突然倒下」或「意識昏迷」才是腦中風,而忽略中風症狀。
延誤1分鐘死掉190萬個腦細胞!
事實上腦中風的症狀各式各樣,常見的狀況反而是單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甚至是臉部表情不對稱等。也有多數人認為出現不舒服狀況休息一下就好,甚至不知道一旦發生腦中風應該立即撥打119送醫。研究顯示,腦中風每延誤一分鐘治療,會造成190萬個腦細胞死亡,並增加失能或死亡的風險。
有狀況快叫救護車才不會延誤
上述的89歲婦女成功救援且沒留下後遺症。湯頌君表示,「坐上救護車就是急救的開始」,很多家屬因為緊張,擔心等救護車延誤就醫,但其實出現腦中風徵兆應立即撥打119,目前各地消防局皆有參與急性腦中風區域聯防計畫,將疑似急性中風個案會直接送往具備急性處置專責醫院,進而縮短中風處置的時間。
緊急救護員受過專業訓練,接獲民眾119通報後,會迅速趕到現場,一旦懷疑是急性腦中風,會根據病人狀況送往有腦中風醫療團隊的醫院。在途中,救護員會聯繫醫院,提前啟動腦中風醫療團隊,減少急診檢傷時間,加快病人到院後的處置速度。
冷氣團來襲,腦血管疾病高危險群需特別警惕。記住「微笑、舉手、說你好、快打119」的口訣,及時識別腦中風徵兆,爭取黃金4.5小時的治療時間,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圖片來源/台灣腦中風學會.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湯頌君醫師
媛媛戀愛🆔skm526 介紹女友給你
02月10日07:57
k 右腳兩腳趾走路會麻痛,去部屏神經外科吳×勳看診!術前哄開刀,術後變失智嘲笑凶惡,命也被糟蹋掉了!自費上百萬開了五次刀,近二十次先進止痛手術,還裝了脊椎止滑夾及三根支架!術後腰背臀腿腳骨頭時刻都極度酸麻痛冰冷無力,超強止痛藥安眠藥吃到腎臟都壞了還是得繼續吞,身心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醫就只丟了一句你多保重!一生勞碌,沒想到人生才六十就要跟妻女永別!過年過節妻小也只能在家守著癱瘓的我,母親祭日也五六年沒法去了,真心不想拖累她們想早點走但又捨不得,只怪我太容易相信人害了全家!
02月01日00:1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