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所發佈的7月出口值統計,隨著iPhone拉貨效應以及車用晶片需求迫切助攻,7月出口值達433.2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次高,締造連25紅的佳績,然而,由經濟部統計處公布的7月外銷訂單卻因通膨壓力、終端需求走弱而翻黑。明明都是代表出口,為何數值卻呈兩樣情?
出口和內需是國內經濟雙引擎,因此許多產業、企業或是經濟學者會藉由研究相關指標,觀察國內景氣趨勢變化。以台灣來說,觀察出口的重要指標分成由經濟部統計處發布的每月外銷訂單,以及由財政部所發佈的台灣出口總值,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出口總值是從台灣出貨,通過海關輸出到國外的實質出口金額,外銷訂單則可做為出口的「領先指標」。
為因應市場變動的特性,各式經濟指標可拆分成3種類型,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同時指標(Coincident Indicator)、以及落後指標(Lagging Indicator)。
領先指標顧名思義即是能「領先預測景氣或市場價格變化」,主要功能為提前反應經濟,預測未來走向。而外銷訂單是根據外銷廠商承接國外客戶貨品訂單額度,所編製而成的統計資料,這些訂單在經過數月後,才會轉化成為外銷金額數據。
一般來說,會以年增率作為衡量外銷訂單興衰的基礎,當外銷訂單年增率趨勢持續上升時,代表廠商接單金額續揚,也同樣顯示未來實際出口表現暢旺;當接單金額下降,外銷訂單年增率走弱,代表實際出口值即將轉淡,嚴重的話恐面臨下行挑戰。
當媒體報導7月出口規模達433.2億美元,續創佳績時,各界卻擔憂下半年出口疲弱,因為7月外銷訂單年增率下探,經濟部又預估8月將連2黑,即是在暗示台灣接下來的出口即將面臨衰退的危機,而此時的實質出口好成績,早已在數月前的外銷訂單中就已提前預告。
不過,之所以是「提前反應的指標」,代表與實際表現上仍有差距,但方向一致。以直觀方式思考,先接單才會有出口,但仍然會出現訂單與出口不一致的情形,例如由國內接單,但由國外轉單或生產,便是「有訂單,沒出口」,造成訂單金額與出口總值有落差最常見的例子。
除了經濟部所發佈的外銷訂單可提前反映未來出口表現外,由中華經濟研究院所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新增訂單」指數也是其中一個觀察出口的領先指標。值得注意的是,8月新增訂單指數已連續5個月緊縮,是指數由2020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顯見下半年出口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