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網友雖然從小和爺爺奶奶用台語溝通,不過講台語時卻還是會有突然「卡住」的詞彙,Yahoo奇摩搜尋「年中回顧」整理出從2022年1~5月,網友最常搜尋「台語怎麼唸」的幾個詞彙,幫助網友的閩南語更加輾轉(liàn-tńg)。
伯母(a-ḿ)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第一時間看到「伯母的閩南語怎麼唸?」可能會反應不過來,但其實不用想得太複雜,根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伯母在閩南語中稱作阿姆(a-ḿ);伯父在閩南語中稱作阿伯(a-peh),網友其實常常會在日常生活中聽到。
小孩(gín-á)
根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小孩在閩南語中稱作囡仔、囝仔(gín-á,連結中有提供正確唸法);如果是指身材高大、排行在先的或較年長的、長大等意思,可以講大漢(tuā-hàn);身材矮小、年齡較小、輩份排行在後的,可以講細漢(sè-hàn/suè-hàn)。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蝙蝠
根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夜婆(iā-pô)、密婆(bi̍t-pô)都是指蝙蝠。在華人的文化中,蝙蝠是福氣的象徵,所以如果看到有蝙蝠飛進家中也不用太緊張,可能是預示著家中將有喜事發生,可以把窗戶都打開,讓蝙蝠自己飛出去就可以囉。
舅媽(a-kīm)
根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舅媽在閩南語中稱作阿妗(a-kīm,連結中有提供正確唸法),要小心不要和嬸嬸的閩南語阿嬸(a-tsím)搞混;舅舅在閩南語中則稱作阿舅(a-kū)。
老鷹(bā-hio̍h)
根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老鷹在閩南語中稱作鴟鴞(bā-hio̍h,連結中有提供正確唸法),也可寫成「覓鷂、覓鴞」。
螳螂(tsháu-kâu)
根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螳螂在閩南語中稱作草猴(tsháu-kâu,連結中有提供正確唸法),指螳螂在草叢上跳來跳去,就像是猴子一樣;而蚱蜢在閩南語中稱作草螟仔(tsháu-meh-á)。
jude 爛解說
螳螂根本是因為用手弄頭的樣子很像猴子吧?
2022年06月15日08:5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