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巴黎奧運真的有「多元共融」嗎?

換日線
更新於 08月09日12:38 • 發布於 07月31日09:52 • 丁桀/史波特菲爾德
巴黎奧運真的有「多元共融」嗎?

2024 巴黎奧運已於台灣時間 7 月 27 日凌晨在塞納河畔開幕,主辦單位估計吸引全球約 15 億人一同觀禮,巴黎奧運組織委員會主席艾斯堂格(Tony Estanguet)更屢次向媒體宣示:「巴黎奧運會是一場與眾不同的運動賽事。」

巴黎奧運的籌辦,歷經預算追加、塞納河整治、斡旋 LVMH 集團的贊助等難關,加上俄烏、以巴衝突的參賽爭議,以及法國極右派份子的維安疑慮,使這場夏季運動盛事不再只是減碳、平權、永續發展的里程碑,還是再探奧運「促進和平」等論述的關鍵時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筆者將拋磚引玉,觀察巴黎奧運賽會的社會遺產,以及多樣性、平等與包容等政策,再連結台灣運動發展的現況,與讀者一起反思「運動」之於社會、之於你我的角色及意義。

巴黎奧運真的「多元、平等又包容」嗎?

2019 年,巴黎奧運組織委員會成立「2024 奧運基金」對外募款,動員政府、贊助商、公民團體與有志人士,共同推進「奧運賽會遺產」(Olympic Legacy)對運動與社會永續的發展。截至今年 4 月,該基金共投入 4,780 萬歐元,核定超過 1,100 個針對孩童、女性、移民、難民等弱勢群體的教育、平權、職涯、適應相關運動發展計畫,動員參與人數已超過 450 萬人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不過,奧運組織委員會自 4 月起也陸續與相關單位合作,動用警力掃蕩鄰近奧運場館的無人大樓等,強迫安置13,000 名弱勢的無家者、性工作者、藥物成癮者、難民與移民,遷移至巴黎近郊。對此,當地社福團體抨擊是「社會清洗」,與奧運宣稱的「社會責任」形象大相徑庭。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在今年 7 月公布的《2024 巴黎奧運人權指南》亦指出,賽事標語「奧運更開放」(Games Wide Open)應是宣導平權與共融,但仍未見其積極倡議巴黎乃至於全球弱勢族群分秒面對的剝削、歧視與暴力等問題。

「奧會遺產」的本意是盡可能透過「連結」與「合作」,彰顯奧林匹克團結、共融的精神,令每個人都能是奧運賽會的一份子,而非邊緣的弱勢群體。然而,巴黎的經驗是否真的符合《奧林匹克憲章》中的團結與共融,盡在不言中。

選手性別同額不是終點

《奧林匹克 2020+5 改革議題》倡議運動應有促進人權、尊嚴與和平的核心價值,拒絕一切形式的差異或歧見,並且以保障運動場內外的平等參與、良善治理、資源公平分配為普世原則。巴黎奧運實現首次男女運動員同額,即被國際奧委會視為重要里程碑。

不過,英國帆船好手安娜伯內特(Anna Burnet)表示:「選手性別同額只是邁向多樣性、平等與包容的一小步,接下來仍得持續為女性於教練、管理領域的邊緣地位發聲。

法國令人不解的現象之一,還有世俗主義(Secularism)與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兩端意識形態拉扯之下,所產出的爭議規範:法國穆斯林女性選手包頭巾參賽禁令。

學者們也指出,政府或體育主管機關的政策,必須更廣泛考慮不同弱勢族群的社會結構處境。實務案例如歐盟、東協、日本、英國、愛爾蘭、蘇格蘭,或由跨國組織制定框架、或由中央及地方主導計畫實施,配合業務單位的溝通、認識弱勢族群的需求,因地制宜規劃出合適的運動參與、培力計畫。

「運動促進和平與社會和諧」固然是當今世界體壇發展的主旋律,然而,必須從政策制定及社會溝通做起,而非只是為了「符合世界潮流」而做。國際奧委會的多樣性、平等、包容原則……都是信手拈來的概念,但若空有口號,永遠只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台灣運動的下一步:除了跟上國際潮流,別忘解決在地問題

尼爾森大數據庫日前預測,美國、中國將是本屆獎牌數一、二名的熱門國家,台灣不在其預測的前三十名國家行列內。另一方面,美國體育週刊《運動畫刊》預估台灣本屆將由黃筱雯(拳擊)、羅嘉翎(跆拳道)與射箭混雙,為台灣奪得一金二銅共 3 面獎牌。

不過,無論國外媒體的預言是否成真,都無法改變台灣接下來的運動發展方向,尤其「體育署升格體育部」及新版《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規劃已於今年 6、7 月份完成 4 場說明會,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收斂各界人士建言、完成與執政團隊溝通的任務,令「議題導向」的政策白皮書能對應「任務導向」的部門業務,才是有助於接軌國際發展的關鍵。

舉例而言,新版《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首次納進「運動平權多元包容」篇章,其內容有機會延續現有運動政策論述(如《推廣女性參與體育運動白皮書》)、政策框架(如運動i臺灣 2.0 計畫內的外籍移工運動樂活專案、適應體育)等等。但是,要能保障前述族群的參與權,現行法令如《國民體育法》等相關配套法規,無疑必須修法跟進,才可能真正落實政策白皮書的良意。

筆者認為,體育署升部及新版白皮書,不能只是「跟上國際潮流」,而是得「解決在地問題」。英國倡議組織 Moving to Inclusion 或許是一個借鏡對象:它為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及北愛爾蘭運動委員會提供指引框架,成為政府、專業人士、一般民眾三方之間的政策溝通工具。因為唯有實際觸及各界人士所需,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運動,不只是運動,卻也只是運動

國際奧委會(IOC)主席湯瑪士巴赫:「體育運動是奧運的核心,但奧運遠不止於此,它超越了競技的範疇。」

巴赫先生日前在啟動「運動,不只是運動」倡議活動的致詞中,強調運動在當今早非獨善其身的場域,如本文開頭沸沸揚揚的俄烏、以巴衝突,就涉及運動選手的參賽爭議;奧委會今年 3 月初公開聲明反對「運動政治化」,卻也是一例。

上述國際奧委會的行徑,不免令人感覺看似政治、卻又反對政治化:一方面,國際運動組織必然得捍衛選手參賽的權益;另一方面,卻又背負著各界人士的道德枷鎖。兩相映照,恰恰顯現出國際運動發展夾在「政治現實」與「運動理想國」間拉扯的真實。

筆者曾於他處討論「運動自治」的焦慮、運動與政治的邊界;前南非總統尼爾森・曼德拉曾說:「運動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本文所提到的巴黎奧運、其他國家,甚至是台灣的政策經驗,不也都真實地道出運動介入社會的力道嗎?

不過,我們也得承認運動絕非解決社會問題的「萬靈丹」,更不是世界政治局勢唯一的道德解。運動只是一項工具,而使用它解決「社會問題」的人,正是活在當下關心著世界的你和我。

【延伸閱讀】

●奧運的「另類台灣之光」!這 13 位執法的台灣裁判,也值得喝采
●那些年,從奥運消失的運動項目──【深度專題】2024 巴黎奥運•聚焦歐洲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4
  • pcgamerxp
    多元共融這是屁話一句,不可能達成的。
    07月31日23:40
  • Cecilia💝🍜🍍🍝🍕🏖️
    要辦國際性活動當然要清理啊🧹 哪國都有一樣 這就是現實生活的面 所以不要🙅‍♀️做難民不要戰爭 不要讓自己國家陷於貧窮 走到哪國去落腳求生存都一樣 歐洲幾國已經很重人權包容了 收容多國難民已經造成治安和財政負擔了 還能要求啥養照顧一輩子❌‼️
    07月31日16:44
  • YWC
    巴黎奧運禁止巴西衝浪運動員使用帶有耶穌圖案的衝浪板。 衝浪者若昂·奇安卡 (João Chianca) 被禁止使用帶有里約熱內盧著名救世主基督雕像圖案的衝浪板。 在一篇現已刪除的Instagram 故事中,這位衝浪者透露,他在比賽前兩週被告知「這幅畫在奧運會上不被授權,因為基督是一位宗教人物,而且奧運會有嚴格的規則,注重完全中立。
    08月01日02:38
  • 栢誠
    又一個為了開幕式 那變性影片人在洗白的媒體
    08月01日06:2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