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哈佛商業評論管理年會的主題:「生成式AI浪起,迎接全球經濟超級週期」,聚焦在生成式AI的趨勢觀察,期待為台灣產業擘劃出清晰道路。
今(4)日活動吸引超過400名企業菁英及領導人與會,首先登場的是兩位國際級的大師,包括已經擔任《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編輯15年的殷阿笛(Adi Ignatius),以及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的策略前瞻教授、2023年名列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第4名,同時也是國際知名的「量化未來學家」(Quantitative Futurist)艾美.韋伯(Amy Webb),分享AI浪潮下的管理創新與策略展望。
本場年會由政大商學院名譽教授,也是《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編委召集人周行一擔任主持人,他在開場致詞時指出,《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有兩大特色:第一是「歷久彌新」,即使是數十年前的文章,到今天仍然是深刻雋永並極具參考價值;第二則是「與時俱進」,像此次年會聚焦的主題生成式AI,就是最新及備受關注的大趨勢,近期《哈佛商業評論》也有非常多探討這個主題的文章。
除了國際大師的分享外,本場年會也請到二位國內的重量級貴賓蒞臨,分別是AWS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以及前教育部長、現任政大講座教授吳思華,分別就產業發展及培育AI時代領導人為題發表專題演說。
AWS王定愷:企業需要「安全護欄」,資料才不會在網路上裸奔
王定愷指出,許多年前就有人預言,AI在2023年就會超越人類智慧,2045年更會超越集體人類智慧。不管未來是否成真,未來企業進行任何策略規畫,都必須追隨AI的發展趨勢。
圖/AWS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張智傑攝。
亞馬遜是在2006年開始提供公有雲的服務,當時科技公司都沒有人看好以網路書店起家的亞馬遜能夠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但如今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已經成為遍及全球34個國家或地區,服務數百萬客戶的雲端服務供應商。
AWS的雲端服務涵蓋三個主要層面:算力層、平台層和應用層。AWS提供即時的算力服務,不需要企業購買昂貴的AI伺服器或做固定資產攤提,可以避免快速技術變革帶來的資產過時問題。
另外,AWS也以平台的模式提供大型語言模型(LLM)所需的相關應用,像是「檢索擴增生成」(RAG)這類的服務,提高AI的正確性和品質需求;同時也具備企業所需要的安全護欄(guardrails)。「企業就不用擔心自已的資料會在網路上裸奔,什麼都被別人看光光,」王定愷說。
生成式AI的時代,也必須具備新經濟思維。王定愷解釋,新經濟思維強調解決問題與由下而上的創新。就像亞馬遜的創新並非來自高層決策或靈感,而是來自基層員工對未來服務的構思,以及試誤(try and error)。
這種新經濟思維必須靠數據戰略來推動,實現數據的創新應用,尤其重要的是要將IT部門由後勤部隊轉化為第一線的戰鬥部隊,才能在新經濟時代獲得競爭優勢。
前教育部長吳思華:未來領導者要具備多重角色、四項特質
緊接著王定愷之後,政大講座教授吳思華則提出培育未來AI新世代領導人的作法。
圖/前教育部長、現任政大講座教授吳思華;張智傑攝。
吳思華指出,AI引爆了產業革命,即將改變現代企業的經營邏輯,所以需要不一樣的產業領導人;尤其現在愈來愈多工作透過人與AI協作進行,未來要如何管理或是整合這種工作模式,對新一代的領導人將是巨大的挑戰。
吳思華對未來AI時代的領導人提出的建議是:從傳統領導者強調的策略規劃能力,升級為生態系統的樞紐;不僅要管理好自己的公司,還要能夠建立和維護整個生態系統。
要做到這一點,未來的領導者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包括理念倡議者、活動與成員的布建者、交換機制的架構者、社群連結者、動能蓄積者和制度創建者。
他強調,從長期人才培育角度來看,未來的領導者需要培養的核心能力包括創造力、想像力、設計力、敘事力、生態經營策略,以及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智慧倉儲的能力。此外,領導者還要學會在新興的生態系統中建構有效的治理架構。
另外,AI時代的領導者還應該具備四項特質,首先是具備宏觀視野、能精準提問、誨人不倦的「教育長」;第二是結合AI智能、關注人本精神、賦能組織,提升資源價值的「創新者」;第三是積極倡議、對未來有清晰的願景、推動人文生態系發展的「革命家」;第四則是在公私利益間取得平衡、辨別善惡、整合生態系統共同資本的「賢明智者」。
吳思華認為,AI時代為台灣產業再一次帶來典範移轉的機會,雖然我們在網際網路時代,未能在軟體服務業的發展占據有利的地位,但進入AI新時代,台灣應該在健康、教育、文創等領域的優勢基礎下,盡早培育擁有開創新局能力,同時具備人文精神的領導人,才能開創出一番新局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