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小心「慢性寂寞」吞噬你的員工!如何打造有歸屬感的職場、釋放團隊潛力?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9月19日15:03 • 發布於 09月19日03:22 • 盧廷羲

每 5 位美國人,就有一人受到「慢性寂寞」(chronic loneliness)影響,這是指一種長期持續的孤獨感,即使周圍有朋友、家人或同事,仍然感受孤獨。2017 年,有 15 萬 8000 人美國人死於酒精、止痛藥或其他藥物成癮,這類死亡人數不斷上升,使許多人受到「社交痛」所苦。

這些負面情緒,可能來自不同因素,好比政治問題、性別或種族歧視、職場霸凌、經濟壓力…… 等。慢性寂寞帶來的結果,是人們缺乏歸屬感,最終引發抑鬱狀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心理學先驅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需求層次理論中,把歸屬感擺在中間,更靠近底部的安全需求、生理需求。不過,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傑佛瑞.寇恩(Geoffrey Cohen)在新書《這星球不該孤獨》指出,歸屬感對於現代人來說,是愈來愈需要留意的課題。

寇恩把人們常遇到的歸屬感問題,稱為「歸屬感不定」(belonging uncertainty),指的是一個人懷疑自己,不一定能在特定環境中完全被接納,所產生的低落。一旦歸屬感受到威脅,會衍生出更多負面情緒,像是心生恐懼、畫地自限、不願意了解他人。

一個簡單的情境改變,可能讓許多人感覺備受尊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一直以來,心理學家持續研究歸屬感的成因與解法。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葛瑞格.華頓(Greg Walton)2011 年提出「明智的干預」(wise interventions)的心理學策略,透過簡單但有針對性的干預手法,幫助個人改善行為、情緒與生活狀況。

舉例來說,若新進員工認為自己是少數群體,與團隊格格不入,沒有歸屬感,公司可以做的「明智干預」包含:新人培訓、闡述企業文化,或是設立導師制,使新人遇到問題不會孤立無援。

寇恩接續前者的研究,並進一步指出,干預行動是否「明智」的關鍵在於,執行者要深思熟慮、富有同理心,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展現出真的想幫忙的心態,干預才會有成效。相反的,如果沒有換位思考,這些行動可能造成反效果,使歸屬感更低。

在 20 世紀以前,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是受到內在人格影響,後來有較多學者發現,情境也是改變人的重要因素。比方說,某個人可能在辦公室內表現靦腆,下班到了球場,卻非常外向。

寇恩說明,想提升其他人的歸屬感,使用的干預方式,應與情境有關,他提出「情境營造」法,也就是藉由改變某種情境,來影響其他人。寇恩舉了一個例子,在美國加州低所得地區,有位高中老師,總是能讓所有人安靜下來聽課,甚至包含行為偏差的學生。

這位老師使用的方法是,他不直接叫學生的名字,而用更有禮貌的說法,像是費南德茲先生、賈西亞小姐,「他使用一種看似無關的儀式,增進了團隊歸屬感。」他指出,某個人可能對特定情境有極大反應,別人則不會,彼此應注重其他人過去的經驗,才能判斷在不同情境下,要如何與他人互動。

從雇用開始堅持文化多元性,團隊凝聚力、決策品質表現更佳

一個人是否有歸屬感,最常見的情境,還是在職場上。美國企業文化專家艾德里安.高斯蒂克(Adrian Gostick)舉例,有位剛畢業的年輕雇員雪柔,擁有優異的學歷、技術、社交能力,卻還是在公司上得不到歸屬,她曾抱怨「每天早上,主管都會發群組信,表揚別人的成就。」

寇恩指出,企業沒辦法營造歸屬感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多元性,好比身障者雇用比例過低,或是男女仍然同工不同酬。為什麼公司需要多元文化?這是因為,生活經驗過於相近的員工,知識、觀點很可能重疊,決策品質也不如團隊組成多元的團體。

如果企業的多元性不足,會使歸屬感直線下降。寇恩研究發現,從招募、面試階段,歸屬感低的企業很有可能使面試者卻步。他分析了一項由 100 萬名學生研究的資料,發現學生對於某領域的熱情,與他們在該領域的實際成就,關聯性其實不高。因此,當企業執著尋找「熱情」者,反而容易造成偏見。

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是,企業要主動建立明確的雇用標準與升遷、加薪制度,也就是落實「明智的干預」。例如,審核求職者的資格之前,先請一組公正的評鑑人員,觀察面試官是否對於相同能力的男、女求職者,打了不同的印象分數。

又好比,在實施職業測驗(評估求職者的技能)之前,先進行價值肯定練習(values affirmation exercise,寫下最重要的價值觀與反思,增加自我肯定感),能提升受到歧視族群的過關機率,也增加歸屬感。

寇恩總結,不論在哪一個場合或情境,只要夠理解對方的立場與生活經驗,透過主動干預的方式,就能慢慢營造歸屬感,使團隊凝聚力更強。

(本文取材自《這星球不該孤獨》,時報出版 )

延伸閱讀

幫女同事搬箱子,卻被誤解為調情?談職場上無意識的「無禮行為」
職場上,如何與有實力但強勢的人結盟?廉頗與藺相如的人際啟示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