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奇特的Podcast節目,每一集長達4小時,每月只更新一次,卻讓從矽谷到華爾街的大人物緊追著它。
《Acquired》是由兩位投資人,吉爾伯特(Ben Gilbert)和羅森塔爾(David Rosenthal)主持的熱門商業類音頻節目,成立十年,目前每月收聽量達60萬人,但這些聽眾可不是普通人——4成有頂尖企業的高管身份。
談商業故事的音頻很多,《Acquired》的獨特之處在於,兩位主持人深厚的商業研究功底,和引人入勝的說故事方式。
吉爾伯特和羅森塔爾先前都在創投Madrona Venture Group工作,成為好友的他們最初只是隨興錄製了Podcast節目,沒想到十年後這個節目不僅改變了他們兩人的生活,也潛在影響了無數企業CEO的經營策略。
為什麼讓高管沈迷?
靠著研究企業與商業界的實力,拆解分析「世界上最成功企業」起家到綻放的過程
「某件事是如何從沒沒無聞,變成現代世界最重要、或最有價值的機構,」吉爾伯特說,「這是一個非常吸引聽眾的鉤子,也是我們每一集的鉤子。」
羅森塔爾補充,如今,羅馬帝國已經不存在,如果觀眾尋找類似「英雄傳說」的敘事,那麼其實蘋果、微軟的成立故事就是他們的最佳選擇,「我認為企業是當今最大、最好的非虛構傳奇,這是人類追求偉大的舞台。」
兩位主持人像狂熱的書呆子,研究著這些尖牙公司、波克夏、台積電;除此之外,近期也創新地加入泰勒絲、愛馬仕、LVHM等非科技領域研究對象。
為了完成足夠全面的史詩級研究,每一集都要耗費數百小時製作,所以《Acquired》一年只發布12集。也因資訊量龐大,原則上成品長度都逾4小時。然而,這樣長時間的「歷史課」其實毫不嚇退聽眾,反而讓他們愛不釋手。
因為吉爾伯特和羅森塔請了一位編輯,共同嚴格審查每單集4次,只要聽到稍嫌無聊的段落,就會毫不留情剪掉。因此,這4小時都是令人上癮的精華片段。
「一旦你開始聽就很難停下來,」蘋果高層庫伊(Eddy Cue)承認,他對情節著迷到回家停好車後還不下車,享受在車廂裡繼續聆聽《Acquired》的愉悅,「當我聽完時,總是覺得學到了很多東西,」他說。
針對單集內容,羅森塔爾通常會有一個鬆散的大綱,搭配50頁的要點,吉爾伯特則有一個要討論的關鍵主題列表,但他們對話並沒有提前寫好腳本。
事實上,兩人的融洽互動,是音頻特別具吸引力的一部分。
「我們是彼此的製作人,我們同時是表演者和研究人員,這讓我們能夠創造出一種市場上找不到的產品,」吉爾伯特告訴《FastCompany》。
直覺獲商業成功,不改初心
最多人收聽的單集,是他們對波克夏傳奇人物蒙格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採訪。
黃仁勳自己也對那場採訪印象深刻,還在輝達內部展示了影片給員工,「我真的為班和大衛感到驕傲,」黃仁勳對男性時尚媒體《Esquire》說,「我仍然記得他們創立之初,以及他們思考如何服務『想要深入瞭解某特定主題的聽眾』的過程,」「《Acquired》的成功,表明他們的直覺是正確的。」
解釋企業如何達成商業成功,已經成為《Acquired》自己商業成功的公式。
現在這檔節目業配贊助費落在40萬到60萬美元(約1267萬-1901萬台幣)之間,並且每年為吉爾伯特和羅森塔爾帶來上百萬美元的收入。
它也為他們帶來了投資機會:兩人已投資贊助該節目的成長期科技公司,並且最近完成了名為「Acquired Capital」的三千萬美元基金的首輪融資。
在財務上大獲成功,羅森塔爾和吉爾伯特在題材的選擇上,則堅守原則:不跟風
「對我們來說,製作的節目必須跟得上時代,但也必須是永恆的,」吉爾伯特強調, 多數其他Podcast都會報導一些有關新聞的事情,「但從現在起六個月後,這些內容的價值就會慢慢歸零,」「我們希望創造出價值在5年後與現在不會差太多的內容。」
說到新聞報導,兩人的任務其實與第一線記者相似,也會採訪所講述公司的前員工。但他們定位自己為「歷史學家」,更看重閱讀、搜集、詮釋文獻資料的功夫。
在如今累積了150多集後,吉爾伯特與羅森塔爾依舊摩拳擦掌準備迎接下一家公司的考古活動。
他們列出了接下來希望涵蓋的50家公司。位居榜首的是蘋果、Google和迪士尼。其他未來的單集還包括法拉利、戴爾、IKEA、雅詩蘭黛,以及他們孩子喜歡的樂高。
兩人告訴《華爾街日報》,總是在要錄音的那天,一大早就醒來,因為太興奮而無法入睡;也會告訴家人,當晚不要指望他們回來吃晚餐了。
在開錄時,他們會全程站著,「不能坐著,即使我們在研究過程中感到有點累,」這兩位狂人,就是這麼投入這項熱血沸騰的「運動」。
對於還沒有聽過這檔節目的潛在受眾,吉爾伯特有一個宣傳詞:「如果你認為世界正在因為資本主義而被毀滅,那麼《Acquired》是一個很好的材料庫,可以讓你了解這是如何發生的,」「如果你相信創新是推動全球人類福祉的唯一因素,那麼《Acquired》對你也會很有幫助——這就是用來慶祝創新的節目。」
(資料來源:Acquired, WSJ, FastCompany, The Verge, Geekwire)
【延伸閱讀】
這個處,九成公務員都會寫程式!63歲處長7年堅持,用AI救700位獨居老人
●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807期《兆元台廠 AI機器人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