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農糧|供應疑慮升溫!俄羅斯小麥出口受限,南美乾旱推升玉米價格

優分析
更新於 02月18日07:24 • 發布於 02月18日07:25 • (Mandy)-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2025年2月1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期,國際農產品市場出現顯著變動,投機資金開始調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大豆與小麥期貨的部位,影響價格走勢。從基金資金流向來看,市場對大豆的看法趨於悲觀,而玉米則維持相對強勢,小麥市場也在供應疑慮下大幅反彈。

基金調整部位:玉米抗跌,大豆遭拋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截至2月11日的一週內,基金經理人大幅減少 CBOT 大豆期貨與選擇權的淨多頭部位,從 57,029口降至 28,475口,幾乎腰斬。值得注意的是,當週大豆的賣壓中,有超過一半來自於新建空單,顯示市場看空情緒升溫,也就是說,越來越多交易者開始押注大豆價格會下跌。

相比之下,CBOT 玉米的淨多頭部位雖然從 364,217口減少至 332,389口,但市場上並未出現明顯的新建空單,顯示投機資金雖然減少多頭部位,但整體仍對玉米市場持相對樂觀態度,尚未急於放空。

這波資金流向的變動,與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供需報告息息相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USDA 下調了全球大豆庫存預測,降幅比市場預期還大,但整體庫存仍處於歷史高點。市場擔心供應充足將壓抑價格上行空間。

📌USDA 也下調了 2024-25年的全球玉米庫存預測,預計會比去年少。不過,因為玉米需求增加,如果不算中國,全球玉米庫存與消費的比率將降到 29年來的最低水準見此報導)。代表供應會變得更吃緊,支撐市場對玉米價格的信心。

價格走勢:玉米創新高,大豆疲弱

市場情緒的分歧也反映在價格上:

📌CBOT 大豆期貨:在上週四跌至近一個月低點,最近三個交易日也持續小幅下滑,顯示市場對大豆價格仍持觀望態度,整體情緒偏弱。

📌CBOT 玉米期貨:上週三至週五上漲 2.5%,週五更創下 16個月新高,報每蒲式耳 4.99-3/4美元,反映市場對未來供應收緊的預期。

這樣的價格走勢,也受到南美氣候影響:

1. 阿根廷玉米與大豆作物條件惡化,儘管近期降雨稍有緩解,但未來一週預測氣候將趨於乾燥,這可能影響收成。

2. 巴西第二季玉米種植進度落後,雖然近期進度加快,但播種延遲仍可能增加後期產量風險。

小麥市場強勢反彈,受多重因素支撐

截至2月11日,基金經理人連續第二週減少 CBOT 小麥期貨與選擇權的淨空頭部位,但整體規模仍達 82,809口,接近歷史同期高點。

相較之下,基金在玉米市場仍大舉押注價格上漲,形成強烈對比。不過,過去兩週這種「玉米看漲、小麥看跌」的差距稍微縮小。自2006年以來,投機者從未像現在這樣同時對玉米大舉做多,卻對小麥大舉做空。

上週三到週五,CBOT 小麥期貨價格上漲 4%,並在週五創下 4個月新高。推動小麥市場走強的主要因素包括:

1. 俄羅斯小麥產量預測下滑,市場擔憂供應減少。

2. 黑海地區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可能影響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小麥出口。

3. 俄羅斯政府開始實施出口配額,已導致俄羅斯小麥出口價格連續四週上漲,進一步推升全球小麥價格。

市場關注焦點:南美產量與美國新作物前景

本週,市場將關注以下幾項關鍵因素:

✅ 巴西大豆收割與玉米種植進度:播種進度與氣候條件將影響全球供應預測。

✅ 阿根廷作物狀況:若乾旱持續,可能進一步影響玉米與大豆的產量。

✅ 美國2025年新作物價格變化:影響農民的種植決策,進而影響未來供需。

✅ 俄羅斯小麥出口政策變動:若進一步限制出口,可能繼續支撐全球小麥價格。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