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頭城大坑罟關聖帝君263年祭典跳過火

宜蘭新聞網
發布於 02月10日15:37 • 宜蘭新聞網

宜蘭縣頭城大坑罟協天宮今日帝君生,舉辦263年傳承的跳過火儀式!5000斤木炭燃起火路,35頂神轎、150尊神像赤腳過火,象徵消災解厄,展現最傳統的關聖帝君信仰文化。

頭城大坑罟最早可追溯至1762年(清乾隆27年),當時來自福建漳州府佛曇鎮大坑村的移民定居於現今頭城大坑里,並攜帶關聖帝君與玄天上帝神像(在蘇澳大坑罟建廟)分別建立信仰中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頭城協天宮供奉的關聖帝君神像有兩大奇特之處: 麝石雕塑神像:高50公分,通體純白,據傳可退熱去疾,庇佑信眾健康。

「神中神」鎮殿神尊:開台基祖「七吋神尊」鑲入鎮殿神尊之腹,被視為至高靈驗之神。

該廟的信仰文化流傳至今,已成為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慶典之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今日過火儀式在下午3點30分舉行,由黑令旗率領神轎巡庄與海岸,庇佑漁民及信眾平安,並由道師李珠堂主持科儀,進行五方定法、開火路,除邪壓煞。

儀式流程包括: 黑令旗開路:象徵驅邪開道。

5000斤木炭堆積成火路,神轎與信眾依序赤腳踏火,寓意消災解厄。

禁忌提醒:生肖屬蛇、豬及身體不潔者不得參與,避免沖犯神明。

協天宮主任委員紀蒼麟表示,每年農曆正月十三為關聖帝君聖誕,依循傳統舉辦祝壽、繞境、巡庄、跳過火等祭典,不僅展現信仰傳承,也讓在地居民與遊客共同感受文化盛事。

今年活動更延續「武荖坑大石鼓、阿兼城水查某、大坑罟臭魚脯」的地方特色,廟前沿街還擺設農漁產品,象徵豐收與庇佑。

跳過火儀式由大刀(105斤)、二刀、小刀依序開道,35頂神轎、150尊神像順利過火,場面浩大,展現宜蘭最傳統的過火儀式,讓這項宗教文化繼續薪火相傳。

★立即關注《宜蘭新聞網》Line官網!宜蘭在地新聞訊息不漏接!★

頭城大坑罟關聖帝君263年祭典跳過火
頭城大坑罟關聖帝君263年祭典跳過火
頭城大坑罟關聖帝君263年祭典跳過火
頭城大坑罟關聖帝君263年祭典跳過火
頭城大坑罟關聖帝君263年祭典跳過火
頭城大坑罟關聖帝君263年祭典跳過火
頭城大坑罟關聖帝君263年祭典跳過火
查看原始文章